- 相關(guān)推薦
送范山人歸泰山原文及賞析
一、原文
送范山人歸泰山
唐代:李白
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時(shí)還。
二、譯文
東魯范山人抱著求仙的愿望,告別我又要回到泰山。
入山群巖如片雪,山路杳在青崖間。
過去南天門,日觀峰即可登攀。
多少云山可望不可及,此去不知何時(shí)回還?
三、注釋
魯客:指范山人。
魯客抱白鶴:據(jù)《抱樸子》載:“欲求仙革,入名山,帶靈寶符,牽白犬,抱白雞,以白鹽一斗及開山符檄著大石上!薄独m(xù)博物志》又載:“學(xué)道之士,居山宜養(yǎng)白雞、白犬”。這里說“魯客抱白鶴”,既寓有求仙學(xué)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雞”、“白犬”更美。
杳:遠(yuǎn)。
天門:指泰山的南天門!冻鯇W(xué)記》引《泰山記》云:“盤道屈曲而上,凡五十余盤。徑小天門、大天門,仰視天門,如從穴中視天窗矣”。
日觀:日觀峰。在泰山玉皇頂東南。為岱頂觀日出處!靶袢諙|升”為岱頂四大奇觀之一。
四、賞析
“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鮮明,但詩人讓他“抱”上一只“白鶴”,這樣就引人注目了。于是,李白的目光隨著這片白色的行進(jìn)向泰山移去。“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間”,距離遠(yuǎn)了,看上去更小,但因?yàn)槌霈F(xiàn)了青色(“青崖”)作為襯托,仍很清晰;“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更高了,更遠(yuǎn)了,更小了,這時(shí),詩人又巧妙地使用紅色(“日”暗藏著紅色)作底,所以還依稀可見;最后,“云生望不及”,“白鶴”終于被飄浮的云朵遮住了,范山人的身影看不見了,佇立送行的詩人不禁油然而生惆悵之情:“此去何時(shí)還”?
此詩完整再現(xiàn)了初唐送別詩三部式的結(jié)構(gòu)。首先,詩人用首聯(lián)“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介紹了送別事件以及友人的去處。其次,詩人用中間兩聯(lián)按時(shí)間順序進(jìn)行風(fēng)景的描寫,友人離開初期是“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苯酉聛硎恰案吒咧撂扉T,日觀近可攀!弊詈螅娙擞梦猜(lián)抒發(fā)別情。從詩人對(duì)這一片白色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直到“云生望不及”,表達(dá)出李白對(duì)范山人的一片深情。
【送范山人歸泰山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送楊山人歸嵩山原文及賞析09-03
送楊山人歸嵩山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8
《送何遁山人歸蜀》賞析09-27
贈(zèng)別王山人歸布山原文及賞析08-29
《送僧歸日本》原文及賞析09-07
送贊律師歸嵩山原文及賞析02-22
送賀賓客歸越原文及賞析07-22
送贊律師歸嵩山原文及賞析08-19
送僧歸日本原文及賞析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