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題目
大班美工教案——福州市三寶之一:“傘”
二、活動目標
通過制作小傘,了解傘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激發(fā)幼兒對身邊常用的傘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主動探究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各種各樣的傘。
五、活動過程
想一想,如果下雨了,我們該怎么辦?
(1)在樹底下避雨。
(2)可用外衣、書包等頂在頭上當作“傘”。
(3)可買一件雨衣或一把傘。
參觀“傘店”。
教師帶幼兒自由參觀傘店,觀察傘的主要特征,探究傘的結構,了解傘的用途等。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傘分成傘面、傘骨兩部分,可撐開收回。
(2)傘面有大、有小、有圓、有方。
(3)傘骨有長有短,有的像拐杖,有的像棍子。
(4)傘的品種不同:有拼盤上的小傘、紙傘、布傘、舞蹈傘、遮陽傘、防紫外線傘等。
分一分。傘店的傘很多,如何布置更合理更美觀?幼兒根據(jù)傘的用途、特征,自主分類擺放。
想一想傘有什么用途。
(1)傘能防雨。
(2)傘能遮陽光。
(3)傘能美化生活。
畫一畫,發(fā)明一把既好看又有用的傘。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套圈》這個音樂活動是一個比較老的教材,在以往的活動中是由教師將套圈的方法告訴幼兒,然后幼兒學會進行游戲,在這個過程中缺乏幼兒的主體地位。對照新《綱要》的理念要求,我嘗試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在“開放”的活動過程中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套圈的方法,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讓新的.教學觀成為“老教材”的領路人。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探索套圈的方法,學會三人協(xié)調(diào)地動作。有條理的解決問題。
2.能夠隨著音樂自主創(chuàng)編一些套圈玩法。
3:樂意與每一個同伴合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1. 重點:能夠讓幼兒會玩三人套圈的游戲。
2. 難點:探索套圈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歌曲《三人套圈》 2、課件、視頻 3、毛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教師帶小朋友進活動室。老師說:小朋友們好,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都有好朋友嗎?誰是你們的好朋友呢?一起清唱《找朋友》。
2.師:我們來玩?zhèn)游戲,好不好。《好朋友抱一抱》當我說:“找啊找啊找朋友,二個小朋友抱一抱!蹦銈兙涂焖俚恼业脚笥驯г谝黄。然后三個、四個抱一抱。
二、播放視頻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游戲,小朋友先看視頻,然后我們一起玩游戲。
2.先讓幼兒嘗試著玩,讓幼兒自己摸索著找出游戲規(guī)則。三個人在一起應該怎么套圈?
三、觀看圖片
看圖片里幼兒的手,老師總結游戲規(guī)則:1.要雙手交叉。2.一個小朋友的左手放上面右手放下面,另外兩個小朋友左手放下面右手放上面。3.兩個小朋友用手去套另一個小朋友,再互相的用手套,最后完成游戲。
四、玩游戲
聽音樂一起玩游戲。在手上套上毛穗,作為區(qū)別,老師做指導。
活動延伸
讓幼兒想想其他套圈的方法,也可以兩個小朋友一起套住腿、胳膊、腦袋等。隨著音樂自己創(chuàng)編游戲。
總結
小朋友今天我們玩了這個套圈的游戲,你們覺得有趣嗎?回去把這個游戲也教給爸爸媽 媽跟他們一起玩游戲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圖形的反復變化中,訓練幼兒思維,提高操作能力。
2、通過讓幼兒反復對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圓形等圖形進行變化操作,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shù)量的各種圖形。
3、培養(yǎng)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重點】
掌握圖形的要領。
【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圓形拼成一幅畫(機器人)。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的紙,放在信封中。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有趣的`畫,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教師拿出掛圖背朝幼兒),變!一幅畫展現(xiàn)在幼兒面前!皺C器人”對!你們看機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坝蓤D形拼成!焙茫∠旅嫖覀兙蛠碜鲇嘘P圖形的游戲。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嘗試活動:觀察、思考。
l、機器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組成。)
2、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圓形6個,半圓形6個,正方形1個,長方形4個,梯形5個,三角形1個。)
第二次嘗試活動:用折紙游戲,看圖形的變化。
1、發(fā)禮物:(學具)小朋友,上面的游戲,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師要獎勵每位小朋友一份禮物(發(fā)學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裝的是什么禮物,好,下面就請你們自己打開小信袋(里面出現(xiàn)多種顏色的圖形)。里面是什么?你們喜歡不喜歡這些小圖形呢?它們還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還會變成其它形狀呢,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2、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1)請幼兒動手變一變(折紙)。
。2)請幼兒說說變化的結果:(幼兒用記錄表記錄)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三、結束部分:
五彩圖形妙趣橫生: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鋵嵥有更好玩的方法呢,只要我們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你們想試試嗎?
1、師生共同享受動手制作的快樂。
2、作品交流。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媽媽找一找,你家里哪些東西是你認識的圖形。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并能用語言來表達,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2、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3、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客人老師好!
師:誰知道一共來了幾位客人老師?
生舉手回答。
二、活動新課
1、 認識左右手。
(1) 剛才你回答問題舉的是哪只手?(右手)
出示卡片《右》——認識右,跟老師一起念“右”。
每個小朋友的凳子底下都有一面小紅旗,把它粘在你的右手背上好嗎?老師也在右手粘上小紅旗。誰能告訴老師右手可以做什么?
生自由回答。
生:用筷子吃飯。
生:用右手寫字,上網(wǎng)用右手握鼠標。
生:右手拿球拍,握手。
。ǎ玻┯沂帜茏鲞@么多事呀,那與它相對的是哪只手呢?(左手)
出示卡片《左》——認識左,跟老師一起念“左”。
左手能做什么呢?
生:右手寫字時,左手把本,右手拎不動東西時,左手幫忙。
師:左右手合作力量大,我們要多鍛煉左右手,尤其是左手,它會使我們越來越聰明。
。病⒄遗笥。
左和右是一對好朋友,你身上有這樣的一對對好朋友嗎?
生:左眼和右眼。
生:左腿和右腿。
生:左胳膊和右胳膊。
……
找到這么多好朋友,我們現(xiàn)在和這些好朋友做個游戲吧!
三、課堂鞏固(游戲)
1、聽口令做動作。
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跺跺左腳,跺跺右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拍拍左腿,拍拍右腿。同學們做得真不錯。
。、這些是我們自己身上的左右,那我們周圍,我們的.位置有左右嗎?誰來說說?
生:張東在我的左邊,曹博在我的右邊。
生:付美琦在我的左邊,李容光在我的右邊。
師:好,那我們就和你左邊或右邊的小朋友玩拍手歌吧!
乒乓乒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手心手背,左手摸鼻梁。
3、貼鼻子
師:剛才我們的小朋友都摸到了鼻子,可是有一個小朋友沒有鼻子很苦惱,我們來給它貼上好不好?
找一位小朋友來上前貼,其它同學只能說左、右來提示他,讓他把鼻子貼正。(左轉三圈,右轉三圈)
師:鼻子有了這位小朋友笑哈哈,誰把它的笑嘴貼上?
也是象剛才一樣,只能喊左右。
師:這兩位小朋友真棒,老師和你們擁抱一下。發(fā)給你們一個小獎品。
4、體驗左右相對性。
師:剛才老師和那位小朋友握手,伸的都是右手,可為什么方向不一樣呢?
生:因為老師和他面對面,左右正相反,就像照鏡子一樣。
四、課后延伸
師:我們知道左和右是不一樣的,你知道生活中什么事是分左右的嗎?
生:行人車輛靠右側通行。
生:司機坐在車輛的右邊。
生:解放軍叔叔齊步走時先邁左腳。
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用你的右手跟客人老師再見!
開著小汽車走吧!靠右側通行。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熊和兔子的故事》是根據(jù)俄羅斯民間故事改編,故事中有兩個主要角色,一個是占領了大量田地卻不肯耕種的懶惰的大熊,一個是沒有田地可耕種卻很勤勞的兔爸爸,兔爸爸為了改善生活狀況,向熊借地,并與熊達成三次協(xié)議,熊三次不同的回答得到卻是一樣的結果。最后,在兔爸爸的良苦用心下,熊決定自己耕種,最終大家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故事幽默、詼諧,將農(nóng)作物的多樣性巧妙地融入故事情節(jié)中,將語言和思維有效整合,創(chuàng)設了幼兒輕松愉悅的應答氛圍,同時激發(fā)了幼兒探索糧食生長秘密的興趣,并在潛移默化中體會糧食來之不易,為主題活動的順利開展進行了良好的鋪墊。
根據(jù)故事的`構思和蘊含的教育價值,我將故事分為兩個課時完成。本次活動為第一課時,通過分析人物背景、討論故事重點情節(jié)、猜測理解故事結尾讓幼兒進入故事角色,體驗人物心情變化,調(diào)動幼兒的看圖說話的興趣,在回應中提升幼兒的語言水平,提升對角色行為變化的理解,共同體驗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
活動目標:
1、初步聽懂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的幽默和詼諧,理解“貧困、富裕、勤勞、懶惰”的詞義。
2、知道農(nóng)作物的果實長在不同的部位。
3、感受耕種的辛苦,懂得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了解故事大概內(nèi)容。
2、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播放故事《熊和兔子的故事》,了解故事大概內(nèi)容。
幼兒完整聽一遍故事。
提問:這個故事是講誰的故事?熊是一只怎樣的熊?兔子呢?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些什么事?
2、結合《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1-3頁"熊和兔子的故事",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理解兔子一家向大熊借地耕種的原因及大熊的第一次選擇。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熊,就這樣,說定了"。
提問:為什么小兔一家要向大熊借地耕種?(學詞"貧困")大熊是個怎樣的人?(學詞"懶惰")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大熊的生活狀況和兔子這個人呢?(學詞"富裕",知道"富裕"與"貧困"是反義詞;學詞"勤勞",知道"勤勞"與"懶惰"是反義詞)兔子想到什么方法度過貧困的生活?大熊第一次選擇農(nóng)作物哪個部位?
。2)幼兒看《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1頁,教師提問:大熊怎么了?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上面收獲了什么,下面收獲了什么,哪部分更有食用價值)第二次大熊要選擇農(nóng)作物的哪個部位?你覺得他會得到上面呢?
(3)幼兒看《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2頁,教師提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次兔子種植了什么?
。◣椭變豪斫膺@里的農(nóng)作物哪部分更有食用價值)你猜第三次大熊會選什么呢?這次會如愿以償嗎?為什么?
3、、幼兒看《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3頁,教師提問:你看懂畫面了嗎?結果怎樣?
4、理解自己勞動收獲幸福的道理。教師講述故事最后部分,提問:大熊變得怎樣了?它和兔子一家最后的生活是怎樣的?(學詞"幸福")三、師幼討論,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大熊一共選擇了三次,第一次選擇了什么?第二次選擇了什么?第三次選擇了什么?
(2)第一次選擇大熊拿到收成了嗎?為什么?你還知道哪些食物的果實是長在地下面的?
。3)第二次選擇大熊拿到收成了嗎?為什么?你還知道哪些食物的果實是長在地上面的?
。4)第三次選擇大熊又怎樣了?為什么?
四、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你喜歡熊還是兔子,為什么?聽了故事,你還有什么想法。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看圖片來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猜想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充分引起了幼兒的興趣與學習欲望,使得幼兒對故事理解掌握的更好。能夠更好地掌握好故事中要吃苦耐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給人帶來得視覺效果。
2嘗試用不同色彩來表現(xiàn)“心情”或“感受”
3提高色彩感知力和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 夏冬兩季的色彩畫兩幅(圖一、圖二)
2 “我的夢”色彩畫兩幅(圖三、圖四)
3 圖畫紙、畫好畫面沒畫背景的圖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以聊天形式引出話題
二、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
1出示圖一、圖二,通過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色彩的冷暖。
師小結:紅、黃、橙、綠。。。色彩在一起給人感覺很熱很暖,所以咱們叫他們暖色;紫、藍、白。。。色彩在一起給人感覺很寒冷,所以叫冷色。
2出示圖三圖四,通過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色彩的.明暗。
師小結:淡黃、淺綠、天藍、粉紅。。。,這些顏色 在一起給人感覺很明亮、寧靜、柔和;深藍、大紅、褐色。。。。這些色彩在一起給人感覺很暗,很恐怖。
三、鞏固色彩的明暗、冷暖
請幼兒在自己的油畫棒中找一找那些是冷色,那些是暖色?那些顏色明亮,那些顏色灰暗?
四、嘗試用色彩來表現(xiàn)“心情”或“感受”
1、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以及感受。
2、師提出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
嘗試用色彩來畫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畫具體的事物,畫好后,可讓別人猜猜你遇到了什么事?
幼兒自由選擇話紙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循壞觀察、指導、并通過交談了解幼兒想法,鼓勵其大膽常試,肯定其創(chuàng)作,即時給予適當評價。
活動結束:
集體欣賞幼兒創(chuàng)作,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用的是什么顏色?表達了什么樣的心情或感受?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蠶寶寶長大及結繭的過程。
2.用語言、繪畫等方式記錄表達自己觀察的過程。
3.對喂養(yǎng)活動感興趣,體驗蠶寶寶結繭的艱辛,萌發(fā)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蠶寶寶生長過程的 PPT。
2.熟蠶的照片和圖片,錄像,紙和筆。
3.蠶繭幾個。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經(jīng)驗。
提問:
最近,我們班來了許多小客人,它們是誰呢?那蠶寶寶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圖片:
這是小朋友畫得蠶寶寶,它和你們講得一樣嗎?
(1)現(xiàn)在的蠶寶寶還吃桑葉嗎?不吃桑葉的蠶寶寶叫什么名字?
(2)蠶寶寶剛來時是什么樣子?你們是怎樣喂養(yǎng)的?
(3)從蟻蠶到熟蠶它們是怎樣長大的.?請你們邊看錄象邊商量,請一個小朋友來記錄蟻蠶到熟蠶的生長過程。
3、幼兒分組畫畫。
4、蠶寶寶結繭。
(1)這些蠶寶寶長大后會干什么?;本文它們是怎樣結繭的?是不是這樣呢?
(2)幼兒看錄像。
提問:
蠶寶寶結繭要幾天時間?當你看到蠶寶寶結繭這么辛苦,你們心里有什么想法?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學學看,學了以后感覺怎樣?
5、蠶寶寶吐了絲,接了繭,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6、出示繭。
(1)繭里面有什么呢?它和吐絲前的熟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2)老師總結:蠶寶寶真了不起,它從小變成大,從大變成不一樣的東西。那蠶蛹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7、幼兒猜想。
小朋友猜了很多,蠶蛹到底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活動延伸:
關于蠶的一生還沒有玩,我們將繼續(xù)帶領孩子在科學區(qū)中觀察蠶蛹變成了什么?蠶媽媽是怎樣生寶寶的,這樣他們對小蠶的一生就有一個系統(tǒng)的、完整的認識。
活動反思:
由于自身經(jīng)驗的不足,在課程審議時將這一活動安排在了還沒有蠶寶寶飼養(yǎng)的季節(jié)。由于這次的活動安排的時間還不是蠶寶寶飼養(yǎng)的季節(jié)。所以沒有蠶寶寶可以讓小朋友飼養(yǎng),因此對蠶寶寶的生長、活動等習性不熟悉。
農(nóng)村本是家家戶戶都飼養(yǎng)蠶的,但是現(xiàn)在飼養(yǎng)蠶寶寶的家庭越來越少。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有接觸過蠶寶寶,對于蠶的生長過程一點都不了解。在出示蠶的生長過程圖后,我先讓孩子們猜蠶寶寶最初的樣子,小朋友都猜錯了。但是由于請小朋友自己自由的猜蠶的生長過程,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非常的感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回答問題。還會因為自己猜對蠶寶寶生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歡呼雀躍。孩子們對于蠶寶寶在生長過程中會蛻皮充滿了好奇。這些都只能留待到養(yǎng)蠶的季節(jié)時再讓孩子們進行觀察。
主要采用了圖片和教師講解為主。如何讓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主動、積極參與呢?我就讓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猜想先討論、講述。我再進行糾正、補充,這樣不僅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還能讓對所學知識映像更深刻。
在以后課程審議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到季節(jié)性活動的時間安排。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和表現(xiàn)京劇旦角人物特征,引起對京劇的興趣。
2.體會做事應有次序、不遺漏,初步學會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
3.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幼兒帶來了報紙上有關京劇演出的海報,引起大家廣泛的興趣。
2.插入材料:京劇人物服裝三套。
活動過程
(一)利用海報,進行有關京劇的談論
1.海報上是誰?說說有關她的事情。(這是楊貴妃,她是一位皇后,又會唱歌又會跳舞。還會喝酒,喜歡洗澡……)?
2.我們在路上怎么從來沒有看見過這樣打扮的阿姨,京劇演員的化裝有些什么特別的地方?(京劇化裝的都是古代的人物,她們臉蛋是桃紅色的,眼睛眉毛往上翹起,還穿著美麗的長裙,帶上有珠子和絨球的帽子……)
(二)了解旦角人物特征,思考作畫步驟
化裝:有個小姑娘要表演京劇,開始化裝。化裝要梳頭、上油彩,描眉毛、眼線和涂口紅,什么應該先做,什么后做呢?(教師按幼兒的討論進行演示,使幼兒體會順序的意義)
小姑娘表演楊貴妃,化好裝上舞臺,導演說:“不行!”為什么?(衣服還沒有穿好)她穿好服裝上舞臺,導演又說:“回來!”為什么?(沒有戴帽子,貴妃戴的是鳳冠)她帶上帽子上舞臺,導演還是說:“慢!”貴妃還把什么道具忘了?(一把扇子)現(xiàn)在貴妃出場為大家表演舞蹈,大家熱烈歡迎,還說:“再來一個!”現(xiàn)在表演文成公主:(注:文成公主十分勤勞,她出嫁到西藏,教那時的人們織布、種田,直到現(xiàn)在大家還在紀念她)趕快換裝,換上另一件戲裝能上舞臺嗎?(不行,沒換帽子)快換上頭花能上舞臺嗎?(不行!沒拿扇子)文成公主拿著佛塵(注:打掃灰塵的工具)隨著鑼鼓聲出場,大家熱烈歡迎。
再表演一個會打仗的`穆桂英,F(xiàn)在該做什么?(由幼兒提示,教師操作)
(1)換裝;
(2)戴上有兩根長長的野雞毛的帽子;
(3)手拿馬鞭表示騎在馬上。
(三)引導創(chuàng)作
1.扮演一位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化裝。
2.交代規(guī)則:
(1)必須由自己完成化裝,中途不能問別人:“好了嗎?”
(2)完成化裝的小演員聽到出場的鑼鼓聲后才能出場。
3.聯(lián)系日常經(jīng)驗按自己的想象為角色“選配服裝”,例如:有鳳凰的帽子,有海浪的長裙等。教師適當引導幼兒觀賞同伴的創(chuàng)意,進一步引發(fā)想象。
4.畫一畫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并適當裝飾舞臺背景,豐富畫面。
。ㄋ模┰u價觀賞、繼續(xù)談論
1.模擬敲響鑼鼓,演員出場,集體檢查他們是否完成化裝,對完成化裝出場和沒有完成化裝不出場的幼兒表示鼓勵。
2.幼兒自報演出劇目,教師協(xié)助記錄。例如:《貴妃醉酒》、《貴妃舞蹈》、《文成公主紡紗》、《文成公主種菜》、《穆桂英練武》、《穆桂英大敗金兵》等。
3.要給幼兒時間完成作品,并將作品和“劇目”同時布置展覽。
4.繼續(xù)談論京劇人物的故事,搜集有關圖書畫片或錄像等。進一步引發(fā)對京劇人物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勇于嘗試、認真完成任務的道理。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豐富幼兒的詞匯:難為情、趟。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 豐富有關馬、磨坊的知識
經(jīng)驗物質(zhì)準備:老牛、小馬、小松鼠圖片、動畫課件
活動過程:
一、依次出示動物圖片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三位動物朋友,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依次出示老牛、小馬、小松鼠,每次出示小動物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兒,運用難點前置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老牛、小松鼠對很水深淺的理解)分析: 他們之中誰最高?誰最矮?小馬呢?
過渡語:今天小馬要幫媽媽馱麥子,過程中會發(fā)生哪些事情呢?
請小朋友仔細的聽。
二、 教師完整清講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分析: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教師引導幼兒看課件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分析故事內(nèi)容分析:
1、老馬交給小馬一個什么任務?
(把半袋麥子馱到磨房去)
2、在送麥子去磨坊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3、老牛是怎樣說的?小松鼠是怎樣說的?小馬是怎樣做的?
4、老牛為什么說河水很淺?
5、小松鼠為什么說河水很深還淹死過他的小伙伴?
6、老牛和小松鼠說得對嗎?(解決難點,理解大與小,深于淺的相對性,無論是老牛還是小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站到小河中感受河水的深淺,所以他們兩個說的都對。)這說明了什么?(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在"小馬難為情地說"中斷,"難為情"是什么意思?(豐富詞匯:難為情)媽媽是怎樣說的?小馬最后過河了嗎?"趟"是什么意思豐富詞匯:趟
四、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
五、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拓展:聽完《小馬過河》的故事分析:
1、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2、當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怎樣做?
活動反思:
《小馬過河》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jié)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希望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扎扎實實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馬,還有老馬,老牛伯伯、松鼠。這些“人物”的語氣、語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馬是“媽媽”,說話該用親切的語氣。老牛伯伯是老一輩,朗讀時聲音要粗,語氣穩(wěn)重。小松鼠從樹上跳下時講的話,語氣要急切。小馬天真、有禮貌,讀時要用適當?shù)恼Z氣表現(xiàn)出來。在指導朗讀時,我先示范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接著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訓練朗讀,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故事中蘊含的美。
當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后,讓學生記住老馬、小馬、松鼠、老牛的話,并想象當時的情境,進一步領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說話的表情、語氣也不同,然后鼓勵學生加上動作和表情,把課文的對話“表演”出來。這樣做,既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又能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老馬說的話是理解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同樣一條河,老牛水水很淺,松鼠說水很深。他們誰說得對?為什么?2.如果是一頭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過這條河,問問你,你該怎樣回答它們?在整個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然后全班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依據(jù),忽視了小馬的實際情況而下結論,它們說法不一,是因為它們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個問題讓學生明確,處理問題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去判斷,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
總之,《小馬過河》是經(jīng)典的童話,它包容的東西太多,孩子們從中悟得的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多層面的。閱讀是極具個性化的東西,只有給個性化的閱讀交流的時間,我們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但是,我總感覺本節(jié)課上學生個性化閱讀交流的時間比較少,每個學生個性化的看法表達不夠充分。以后教學中,還要在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上多下功夫。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精選]09-17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0
大班教案(精選)08-1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7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選)08-29
(精選)大班教案09-1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