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實用的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受熱以后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過程與方法:
1、從影響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熱后產(chǎn)生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樂于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愿意積極探索。
教學重點
1、關注水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教學難點
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熱水,冷水;天平,試管;氣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要使一杯冷水變成熱水,有哪些方法?
2、師生交流。
。A設:這個活動讓學生自主討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給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熱
1、師: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裝滿冷水,然后浸入熱水中,仔細觀察冷水袋的變化。
2、根據(jù)看到的現(xiàn)象嘗試做出解釋。
3、小組討論,誰的解釋更有說服力。
(預設: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觀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做出解釋或推測。)
4、全班交流。
5、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關?
6、冷水由沉變浮能不能用物體沉浮的幾個因素來進行解釋?
7、再次對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測。
。▎l(fā)學生從影響物體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體積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問題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變的情況下體積的變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重量是否發(fā)生變化。
2、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體積是否發(fā)生變化。
3、分析整理
水在變熱過程中哪些方面發(fā)生了變化,我們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有什么疑問?
板書設計
給冷水加熱
水受熱------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重點
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提出問題、建立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意義
教學方法
引導—探索法
教學準備
臺燈、插座、燈絲燒斷的燈泡、燈泡、螺絲刀、磁鐵、多個黑盒(內置鐵球、木塊、蘋果或香蕉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問1:看到什么現(xiàn)象?
2:導致臺燈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許多問題引起我們的思考
如:①電飯鍋沒有火苗,為什么可以煮熟食物
、隍球旧钤谕寥览铮遣皇强砍酝辽?
對于這些問題,你想過、但有沒有研究過?你想知道該如何去研究嗎?
桌上有三盞臺燈,請同學上前操作臺燈的使用
學生操作:一盞燈亮,有兩盞燈不亮
引入課題:科學探究
二、探究活動1:臺燈不亮的原因
導致臺燈不亮的原因有哪些,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回答可能有幾種假設:
可能停電了
可能開關壞了
可能插銷未插好
可能燈泡壞了
……
設計、驗證假設
學生通過思考上臺操作排除故障
得出結論
由于燈絲斷了、接觸不良導致臺燈不亮。
此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身邊發(fā)生的現(xiàn)象,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三、探究活動2:人的腳印與人有什么關系?
學生思考并回答人的腳印長短與人的高矮、胖瘦、男女、大人、小孩等都存在關系。
[討論]主要探究腳印的長度與人的身高有什么關系
問(1):誰知道自己的的身高,再用刻度尺測量一下自己的腳印
找兩個同學用刻度尺測自己的腳。ㄐL度)
問(2):從這兩個學生的個案能不能得出結論?
分小組討論、回答
[強調]:還應測量不同人群(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重)的身高和腳印的長度,進行統(tǒng)計、得出結論。
問(3):怎樣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提出的方法有何優(yōu)點?
(表格法和圖象法)
記錄有何優(yōu)點?(便于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得出結論)
如何再次檢驗結論是否正確?(同學間討論交流)
學生對腳印的了解,更多的是來自書本和影視知識,屬于間接經(jīng)驗。此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利用探究活動1的方法,感受腳印探究的意義,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四、探究活動3:黑盒探究實驗
簡述:在臺燈的探究中,我們可以直接觀察臺燈各部分的結構
在我們研究的腳印實驗中,我們可直接測量腳印的長度。但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和測量的。
如:我們生病發(fā)燒時,不能直接觀察到病變的器官,就像手里拿的黑盒子。我們不能直接觀察到里面的東西,對這樣的問題應如何探究呢?
最簡單的方法是打開來看看,但很多東西是不能打開的,F(xiàn)在要運用我們的.智慧和已有的知識來探究盒子里裝的物體有多大?什么形狀?估計是什么材料做的?……并將操作記錄在表中,最后闡述自己探究的過程。
[實驗]:探究盒子里裝的東西。
分組實驗進行黑盒探究
學生上臺交流,闡述探究過程,檢驗推測結果
根據(jù)推測結果,思考如何使設計更完備。
思考:黑盒是否一定是黑的?日常生活中,有那些問題是黑盒問題?
此活動的目的是創(chuàng)設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情境。利用學生對未知的好奇心,給學生更大的展示空間,并通過相互協(xié)作和交流發(fā)揮所有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評析:同學們的探究過程是在不斷建立假設、設計、驗證假設。而最后得出的結論只能說明“可能是”什么,只有打開才能證明。
舉例:科學家對科學探究的過程
結束語: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臺燈不亮”了解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通過“腳印的研究”熟悉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又通過“黑盒”問題參與了探究的實驗,我希望同學們把今天學習的科學探究方法應用到今后的學習中,培養(yǎng)科學的探究。
板書設計
一、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二、一起探究
三、黑盒探究實驗
科學教案 篇3
一、研討意圖
1、新手老師與能手老師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育用書的比較研究。
2、活動內容和要求對中班幼兒的適宜性。
3、幼兒從不會到會做豆?jié){的學習過程及指導策略研究。
二、活動研討實錄:
新手老師**(中3班)和能手老師**(中1班)一起選擇了省編教師用書中的《我會做豆?jié){》為活動內容,而后兩人分別獨自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和開展了《我會做豆?jié){》系列活動,本園課題組對兩個班級的活動進行跟蹤觀察,開展反思與研討。
中一班第一輪研討活動實錄
教師:***
活動目標:了解工具的變化過程,學習制作豆?jié){的方法,體驗制作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浸泡過的黃豆,石臼、石磨、粉碎機、全自動豆?jié){機,電暖鍋。
活動過程:
1、以“小熊請小朋友做豆?jié){”引題。
師:有只小熊開了一家豆?jié){店,今天生意太好了忙不過來,想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
2、認識制作豆?jié){的工具。
。1)介紹工具的名稱。
師:小熊家里有幾種做豆?jié){的`工具,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吧。(石臼、石磨、粉碎機、全自動豆?jié){機)
幼兒都很高興,跟著老師。老師一邊介紹工具名稱,一邊簡單說說使用工具的方法。老師介紹時一部分幼兒去找他們喜歡的工具,并用手動它,三三倆倆竊竊私語。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這幾種工具制作豆?jié){的基本方法。
師:這幾種工具都可以做豆?jié){,你們開動腦筋想想如果你選石臼或石磨或粉碎機做豆?jié){,你會怎么做?
幼兒大部分都選擇了石磨,能講出要將黃豆放入石磨上的小洞里邊并加上水,然后磨豆?jié){。一兩個幼兒說到石臼的用法,懂得加黃豆加水,用石臼舂。沒有幼兒介紹粉碎機。他們中有一半人對工具的名稱還不是很熟悉。
。3)教師示范石臼、石磨、粉碎機制作豆?jié){的方法。
教師示范時兩個幼兒迫不及待地擠到教師面前來看個究竟,其他幼兒大叫:“老師我看不到。”
3、學做豆?jié){。
。1)幼兒分組嘗試用石臼、石磨、粉碎機制作豆?jié){。
師:小朋友可以選你們自己喜歡的工具做豆?jié){,每組四個人,挑好工具后每小組商量怎樣做豆?jié){。小朋友也可以去參觀其他組。
幼兒的目標很明確,他們占著自己喜歡的工具。有七、八位幼兒挑中了石磨,但有兩個幼兒抱著石磨不放,于是有一部分幼兒只好走到其他組。石磨組剩下四個幼兒,其中兩個女孩同意用一個石磨,兩個男孩卻爭起來,一位提議用“錘子、剪刀、布”決定,另一位同意了?墒禽?shù)男∧泻s不愿意離開,贏的大叫:“老師他輸了,還要玩這個,不肯走!崩蠋熇≥?shù)男∧泻⒌氖郑骸霸纲服輸,你輸了就要去其他組!毙∧泻⒖蘖似饋聿浑x開。老師將他帶到食堂粉碎機旁,不再理他。
食堂的粉碎機體積較大,而且操作時會移動,還要使用電,小朋友感到很困難,于是向老師求救:“老師,我們弄不來。”于是老師幫他們插上電源,踩住粉碎機的下端。粉碎機通了電源,“轟隆隆”工作起來?薜男∧泻⒈晃,又跑來三個小朋友。他們高興極了,有的往機子里加黃豆,有的加水,場面又緊張又好玩,有個小朋友竟尖叫起來。一下子一個大臉盆就裝滿了豆?jié){。這組的豆子也很快用完,小朋友就向其他組借,“豆子給我一點!薄拔业亩棺雍苌,不要拿了。”但食堂粉碎機組的小朋友照樣抓了一把就走了,沒去拿豆的小朋友就一直往機里加水!斑@樣一來豆?jié){就很稀了,不能加水了!崩蠋熢谂蕴嵝眩谑羌铀男∨笥淹O聛。可借黃豆的小朋友回來了,他又大加水。
旁邊家庭粉碎機組的小朋友打不開粉碎機的蓋子很著急:“老師這蓋子打不開,你來幫幫我們。”老師過去幫他們打開了蓋子,并將他們做好的豆?jié){倒入旁邊的小碗。老師示范開蓋子,但這組的小朋友仍叫老師開了三次蓋子。
石磨組的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只見他們石磨盤上有許多豆渣,盛豆?jié){的碗里的豆?jié){有些稀,還有少許的豆渣。石臼組的小朋友正用力地舂黃豆,但只見石臼里還是些清水和半碎的黃豆。這組有位小女孩說:“老師我們弄不來!薄坝檬粲昧︳!崩蠋熣f完并示范,但沒見到黃豆?jié)n!耙唬玫狡渌M去加工吧?”老師提議要停工了,老師請小朋友坐下來。仍有三、四位小朋友圍在石磨那里。
。2)幼兒觀看教師用全自動豆?jié){機制作豆?jié){,同時用電暖鍋煮幼兒做的豆?jié){。
教師出示全自動豆?jié){時幼兒就叫到:“老師你做給我們看吧。”急切地想看這種工具如何做豆?jié){。但由于豆?jié){機有些損壞,教師只稍介紹操作方法。
。3)組織幼兒討論:哪一種工具做豆?jié){又快又方便?
師:剛才你們都做了豆?jié){,你們覺得哪一種最方便呢?
幼兒都說是食堂的粉碎機,教師接著問幼兒粉碎機做出的豆?jié){要拿到鍋里煮,而全自動豆?jié){機可以直接煮,那哪一個更方便呢?由于幼兒沒見到全自動豆?jié){機的操作,還是有一半幼兒說是食堂粉碎機,于是教師就補充到:“食堂的粉碎機一下子做出很多豆?jié){,因為它比較大,功率高,但是最方便的是全自動豆?jié){機。其實很早的時候人們是用石臼做豆?jié){的,后來他們發(fā)明了石磨,這就方便多了。可是人們還是要用力氣,仍很累。有電了后,人們發(fā)明了粉碎機,可粉碎機做出來的豆?jié){還要拿到鍋里煮不方便。于是人們就想如果在粉碎機下裝個加熱器不是就很方便了嗎?就有了全自動豆?jié){機,F(xiàn)在我們來看看豆?jié){煮好了沒有?是不是又香又好喝?我們一起去請其他小朋友來分享吧!
4、延伸活動:
在區(qū)域活動中投放省編教材學習包中的“看圖說一說:4種制作豆?jié){工具的演變過程,并在圖旁寫上序號。”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圍繞北極星順時針運動,北極星相對“不動”,是因為地球自轉的結果。
2、能根據(jù)已知“北極星相對不動”等事實證據(jù),推測地球繞地軸自轉,而且地軸始終是傾斜的。
3、做模擬實驗研究北極星。
4、主動和小組同學合作探究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5、體會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證據(jù),有助于更好地解釋現(xiàn)象。
教學重點: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地軸始終是傾斜的。
教學難點:北極星看上去“不動”的原因。
教學準備:硬紙片兩張,水彩筆,地球儀,轉椅,四季星座運行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
談話:人們在夜間觀星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北極星不動,而其他的星星都圍繞北極星運動。
二、探究北極星為什么“相對不動”:
1、看圖:(P82頁兩副圖)這兩副圖有什么相同之處?
(1)星星都在怎樣運動?是否都有一個“圓心”?
。2)“圓心”是否在天頂位置?是不是與天頂有一定的傾斜角度?
2、討論:照片中為什么北極星保持“不動”?
。1)小組交流
(2)模擬實驗一:在一個紙板上畫出北極星和北斗七星等星星,然后轉動紙板,觀察北極星是否不動,其他星星都圍繞北極星運動。再用一個紙板當作地平線,然后旋轉紙板,觀察,哪些星星能被觀察到,哪些不能被觀察到,從這現(xiàn)象中能想到什么?
。3)模擬實驗二: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所以我們在夜間能看見星星東升西落,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怎樣能在自轉的地球上看到北極星“不動”呢?
用一個轉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墻上貼一顆星星當作北極星,請一位同學坐在轉椅上,當眼睛盯著北極星看時,北極星好像是不動的,如果視點落在哪一顆星星上,周圍的星星就會圍繞哪一顆星星運動。
。4)觀察陀螺運動,想象:陀螺轉動時,圍繞著一個假想的軸。能想象地球是怎樣運動的嗎?
。5)模擬實驗三:在一個球上貼幾個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讓球自轉的同時,想辦法讓小人能看見教室一面墻上的“北極星”不動。
。6)閱讀P83頁的資料,研討一年中北極星“不動”的原因。
三、拓展:
1、觀察地球儀,思考:地球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鐵軸要做成傾斜的
2、交流:地球自轉還有什么特點?填寫P83頁的表格。
板書設計
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自轉, 地軸始終是傾斜的
科學教案 篇5
本課主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玩蹺蹺板為切入點,進一步認識、探究有關平衡的科學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能用觀察、體驗和已有經(jīng)驗對杠桿尺平衡做出假設性解釋;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認識杠桿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關心人們運用杠桿平衡的技術成果;愿意與人合作與交流;
3、知道杠桿尺的平衡條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支架、杠桿尺、直尺、鉤碼、蠟燭、設計表格。
活動過程
游戲導入:演示“蠟燭蹺蹺板”實驗。
談話:這是一個有趣的“蠟燭蹺蹺板”游戲,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誰的發(fā)現(xiàn)多?
學生:他的左右兩端不斷地蹺起來。
師: 你在生活中玩過類似的游戲嗎?他為什么一會兒蹺起來一會兒有落下來呢?
探究活動:
活動一:感知蹺蹺板的平衡,提出問題
出示書中圖片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圖片,看他們有什么不同。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然后組織學生交流)
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也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總之大家都想知道蹺蹺板平衡的辦法
活動二:探究使蹺蹺板平衡的辦法
1、討論探究方案
。1) 提出活動紙想:請大家結合你的生活經(jīng)驗猜測一下怎樣才能使杠桿尺保持平衡。
。2) 學生討論后組織匯報。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預測都有可能,但還不是結果,要知道這些預測是不是正確,還要驗證,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預測,結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組為單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 學生小組討論,制定方案。
學生匯報交流。
2、進行探究實驗
。1)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同學們已經(jīng)做好了實驗的準備工作,現(xiàn)在可以動手、試一試,看誰的方法多,發(fā)現(xiàn)多?誰的記錄詳實?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與學生共同探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及空間。
3、 交流實驗情況即發(fā)現(xiàn)
活動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現(xiàn)象
師: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規(guī)律,請大家看這段資料(雜技演員走鋼絲等)
師生交流: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類似這樣的現(xiàn)象?
誰能用我們了解的蹺蹺板的道理,揭示剛上課時“蠟燭蹺蹺板”的奧秘。
拓展活動: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探究了有關平衡規(guī)律方面的知識,你打算用它來干什么?
學生交流。
出示關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勵學生在課下做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玩具。
板書設計:
蹺蹺板
物重
左右一樣
距離
科學教案 篇6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硬度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劃痕。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二、教學重點:能通過比較檢驗材料的硬度,金屬的特性。
三、教學難點:金屬的特性
四、教學準備:
黑色不透明塑料袋,毛巾,水泥磚,木頭、卡紙、鐵尺,塑料尺,空飲料罐,記錄表,信封等。
核心思想:
1. 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用實驗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第一次接觸對比實驗,應硬強調實驗的公平性。從游戲,和實驗過程共同體現(xiàn)。
2. 相對性,材料比較時的軟和硬,是相對的。
3. 硬度是材料的重要特性(重要物理性質)。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硬度,即使是同一種材料,硬度也不一定相同。
材料準備:
繩子。Ppt,涂色的跆拳道表演板。青磚碎片、表演板碎片。記錄紙、木塊、卡紙、鐵尺、塑料尺、榔頭、金屬愛心兩個、金屬墊板、易拉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兩個黑色袋子
師:上課之前之前老師有個問題,誰還記得上一節(jié)的科學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生:我們周圍的材料
師:誰能來說一說那我們周圍有哪些材料啊
生:金屬,木頭。。。。。。。(叫兩個學生)
師:恩,還有很多同學舉手,這說明了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材料,是不是啊現(xiàn)在呢老師這里有兩樣材料,出示木頭和毛巾,這兩者之間有什么區(qū)別
生回答:木頭硬,毛巾軟等(師一邊讓學生說用什么方法判斷出的)
師:那么這兩種材料同學們一摸就知道毛巾很軟,木頭很硬,這兩者之間的軟硬很明顯。不過,老師這里還有一種材料哦,舉起水泥磚提問:請看這是水泥磚(下去讓學生摸一摸)提問,怎么樣,生回答,很硬。
師:舉起木頭,那和木頭比這兩者又是誰硬呢
生:水泥磚或者木頭(不能重復回答,所以提問時要問誰有不同的看法)
三、比較硬度
1.師:看來大家對磚和木頭有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磚和木頭哪種材料硬。
你認為誰硬?為什么?(用生活經(jīng)驗來解釋方法)
2.師: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我們猜測認為,磚比木頭硬。1.猜測:磚>木頭(可追問:大于符號是什么意思?——磚的硬度可能大于木頭的硬度)我們在科學課上,就要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哪種材料硬。
3.師:在課堂上,你認為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磚和木頭誰硬呢?
生:用手指在上面刻劃、掰、摔、撞、劈。(讓學生說說他的判斷標準:說說看,用這種方法來測試,怎么樣算軟的,怎么樣是硬的?)
。ㄏ茸寣W生說完,再逐一分析)
4. 師:學生分析幾種方法的優(yōu)劣:
撞、劈、摔:海綿是軟的,但用這些方法都不能辨別出來。
捏:看材料有沒有變形?排除
掰:掰的過程中,我們對材料用力,材料會變形,這個叫做材料的柔韌性。
Ppt:劃:劃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因為硬度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劃痕。
6.師:ppt!圖上就是鐵尺在刻泡沫,你看到了什么?
在刻的過程中,你看到的泡沫表面留下了凹進去的痕跡就是劃痕,這種判斷物體軟硬的方法叫做刻畫法。
7.師:你覺得用刻畫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嗎?
。ㄓ眉饨强、力氣不能太大、相互刻。)引導,生:應該刻兩次,互相刻畫,互相證明,這樣才能得到公平的結果。
8.下面我們就用刻畫法來比較一下磚和木頭的軟硬。
9.學生實驗并交流:(拿出一號信封)
10.你覺得誰硬?為什么?
磚刻畫木頭有劃痕。而木頭刻畫磚沒有劃痕,所以,磚比木頭硬。(材料裝信封放回桌子)
11.思考:磚上的痕跡是劃痕嗎?
四、更多材料的硬度比較
1.老師這里還有四種材料請大家來比較。Ppt:分別是鐵尺,塑料尺,木頭、卡紙。
2.猜測一下,硬度從大到小排隊?學生猜測
實驗的時候,老師提供了記錄用的表格,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ㄓ描F尺分別去刻畫、鐵尺和鐵尺是同一種物質,沒有劃痕)
3.這個表格完整嗎?(用鐵尺刻別的材料的同時,也要用其他材料來相互刻)
4.實驗開始前,再次強調幾個實驗要求。
用一種材料依次去刻畫其它材料,并把實驗結果及時記錄在表格中。
有劃痕的打鉤,沒劃痕的打叉。
劃的時候,用力大小要一致,這是為什么?
5. 學生實驗。下面我們就用刻的方法來比較一下磚和木頭的軟硬,(拿出2號信封和記錄表,請及時記錄),(完成比較早的組,建議用刻畫法比較一下身邊其他材料的軟硬。)
6. 學生交流。教師在大表格上打鉤。
7. 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結論:鐵尺>塑料尺>木頭>卡紙
8. 處理:紙頭比木頭硬。(他們?yōu)槭裁唇Y果是這樣?你有什么想法?)
9. ——請這一組的同學上來演示(相互刻)!僬移渌唤M的木頭來和它的木頭對比!f明:方法對,而同樣是木頭也可能有不一樣的硬度。
10.師:思考,在這里,什么最硬?那它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嗎?這四種材料中什么最軟?它是自然界中最軟的嗎?說明:硬和軟是相對的。鐵是相對比較硬的材料。
五、認識金屬。
1. 師:鐵硬,所以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鐵。你在生活中,看到哪里用到鐵了呢?
2.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些生活中的鐵制品,一起來看看PPT。
3. 你看到的鐵制物品,除了利用了鐵的堅硬,你還發(fā)現(xiàn)它有什么特點嗎?(導熱、導電、光澤)
4. 4. 我們以鐵為中心,記錄了更多和它有關的內容,像這種簡單的網(wǎng)狀圖,我們把它叫做氣泡圖。以后的科學學習中,會經(jīng)常用到。
5. 生活中還有很多有鐵類似性質的材料,它們有光澤,能導熱、導電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金屬。不僅這樣,他們還有一個有趣的特性。(延展性實驗)
6.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金屬嗎?(現(xiàn)在你知道易拉罐為什么用金屬做了嗎?看視頻)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總共上了三次,一次是我們科學組老師一起聽,一節(jié)是請來了教研員一起聽,最后一節(jié)是浙江省校長培訓班的老師來我們學校參觀聽課。想起上這節(jié)課的最初想法是因為之前剛聽了丁言君老師的這節(jié)課,隨后又在寧波市基礎改革展示課上聽了一遍,覺得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等各方面都上的很不錯,所以想把這節(jié)課的聽課內容整理一遍然后自己學校上幾次,加深印象。結果正等我想按照丁老師的`教學設計上課時被通知下周四省級培訓班的校長要來聽課,校長還請了教研員賀老師來幫我指導,一聽這情況,心里就很著急,總感覺教研員要來我總不能完全按照丁老師的教案去上,因為丁老師的教學設計是賀老師一起幫他設計出來的,如果我現(xiàn)在完全按照這設計上,不改變一下,總覺的難為情,所以迫不及待情況下,我就試著去改變教學設計,其實我本來就覺得有些設計上丁老師的上課風格我學不來,再導入上已經(jīng)有所改變,現(xiàn)在看來個別細節(jié)上也還得改變一下,但是改下來還是和原來的設計出入不大,畢竟丁老師的設計已經(jīng)很好了,所以最后沒辦法我還是這樣上了。
賀老師一聽我的課就指出了很多細節(jié),這恰恰是我平時教學所忽略的,比如上課時不能把身體的背影對著學生,這樣是不尊重學生的,我們老師應該站在講臺周圍,讓全體學生看到你說話,而不是背著聽課。還有比如在評價學生的時候要尊重學生,有時候錯了應該以委婉的方式反問等等。另外在課的設計上賀老師又幫我理了一遍,思路就更加清楚了。在整個的指導過程中,賀老師一直強調“以生為本”,指出不管是教學設計還是提問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其實我反思在之前的備課過程當中,我設計每一個問題都是從自己角度出發(fā),總是考慮我提的問題學生會不會大范圍回答不然我就接不上,課就上不好了,本節(jié)課在提問學生有什么辦法可以區(qū)別木頭和磚的軟硬,為了防止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辦法甚至有些方法根本是錯的,我擔心到時學生一亂說我就應不過來,所以索性干脆提問的時候給學生限制了方法,要求不能借助其他物體,這樣一來,雖然學生的回答會在你的設計預料之中,但是仔細一想其實這是限定了學生的思維,不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發(fā)散,其實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認為自己不應該因為自己的課堂調控能力不夠而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去進行限定,這樣就明顯違反了“以生為本”的理念,所以通過這次的課我認為自己今后在教學設計方面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嗎,而不是從老師自己出發(fā)。
最后總的感言上一節(jié)課很折磨人,上好一節(jié)課更折磨人,回想自己接到這個上課任務,每天總是牽掛著,但是我覺得經(jīng)歷每一次上課和評課的過程,自己對課的理解和理念以及上課的水平都會得到提升。設想著到哪一天我才不會對上課產(chǎn)生恐懼。或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多上課,多反思。
科學教案 篇7
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A、認識和了解熱對物質狀態(tài)有影響;
B、認知自然界中的一些自然現(xiàn)象。
C、知道物質狀態(tài)有三種:固體、液體、氣體。
2、能力培養(yǎng)目標:
A、培養(yǎng)觀察、記錄、歸納、判斷的`能力。
B、動手操作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崇尚科學的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和確立科學的自然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策略:
1、 獨立觀察思考、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調查研究。
2、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 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在探究學習活動中,加強學生對事物或事物種類的認識了解和掌握。
4、 強調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概述。
教學重點、難點:操作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教師:水、冰、酒精燈、鐵架、石錦網(wǎng)、鐵鉗、鐵板、記錄表、蠟燭、燒杯、錫條、水槽。
學生:記錄表、鐵架、石錦網(wǎng)、酒精燈、水、水槽、蠟燭、燒杯。
導入:
做一個小實驗:冰塊在熱水中融化。(冰塊是固體,水是液體)。引導到物質狀態(tài)有三種:固體、液體、氣體。
水在冰箱里能變成冰,冰在太陽下曬又變成水說明了什么?說明熱量對物質有一定的影響。
那今天我們來做一做實驗,用實驗來證明――熱對物質狀態(tài)的影響。
進入教學內容:
1、 實驗前的提示和要求:
A、注意安全教育。
B、實驗工具的介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C、實驗記錄卡的說明。
D、小組合作,分工:前后四人一組,組長、記錄員、操作員、輔助員。
2、 實驗開始:
各小組開始動手做實驗,分工明確。
老師-巡堂輔導;學生--做實驗、填寫實驗記錄卡;檢查學生完成情況,了解各小組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并給時給予幫助。
3、 實驗結束后要求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并分析各小組在實驗過程中做得好的地方互相借鑒。
4、 教師總結。
實驗記錄卡
實驗內容:
實驗工具:
要注意的事項:
組員名單:
。訜幔⿲嶒炦^程(盡可能的詳細記錄)
實驗時間實驗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或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
2-4分鐘
。矗斗昼
。叮贩昼
。贩昼娨院
。ɡ鋮s)實驗過程
。保卜昼
實驗總結 (通過實驗你知道了什么?學到什么?)
第一點
第二點
其它
你不明白的地方: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新成就。
2、了解科學技術提升和改變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單純依賴自然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效益。
3、知道我國是一個傳統(tǒng)的、發(fā)展中的農(nóng)業(yè)大國,解決了世界上五人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是我國農(nóng)業(yè)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重點:
了解我國農(nóng)和品的進口與出口情況,以及我國與世界的農(nóng)業(yè)交流,增強國際理解。難點:列成對我國農(nóng)業(yè)充滿希望和憧憬的發(fā)展態(tài)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入
2、閱讀與介紹。
在閱讀袁隆平院的照片和文字時,進一步討論:“袁隆平院科學研究的成果增產(chǎn)了那么多糧食,這說明了什么呢?”(科學技術具胡巨大的力量,是第一生產(chǎn)力。)
在欣賞玻璃日光溫室、無土栽培技術的照片和文字時,討論無土栽培技術。對學生可能不十分清楚的這部分內容,老師可結合教科書上的圖片進行講解。
在欣賞網(wǎng)箱養(yǎng)殖、規(guī);莸梆B(yǎng)殖,現(xiàn)代化飼養(yǎng)牲畜的照片和文字時,討論“這些是何生產(chǎn)公式?,這些生產(chǎn)技術有什么好處?”者可結合圖片進行講解。延伸性討論:“你還知道哪些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
3、老師總結:“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并應用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才大幅度地提高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產(chǎn)量和質量,在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為我代勞的生活提供站越來越豐富的'優(yōu)質產(chǎn)品!
第二課時:
1、導入。“前面我們了解到,改革開放的中國已經(jīng)邁進了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門檻,科學技術又為農(nóng)業(yè)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向著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的目標大踏步地前進。甸的農(nóng)業(yè)不僅為我國,同時也為世界做出了偉大貢獻!
2、閱讀與討論。(1)我們偉大的祖國用只占世界十分之一耕地解決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免除了饑餓。(2)我國有4.7億人口從事立契農(nóng)業(yè)勞動,我國與世界各國進行著農(nóng)產(chǎn)品的交流。通過討論知道,我國既出口農(nóng)產(chǎn)品,也進口農(nóng)產(chǎn)品,這就是世界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和貿(mào)易往來。
3、小組探究。指導學生分小組讀教科書上的圖,查找一下我國出口哪些農(nóng)產(chǎn)品,主要出口到什么國家和地區(qū);我國主要進口什么農(nóng)產(chǎn)品,是從世界哪些地方進口的。組織學生指圖討論。
4、發(fā)表與交流。
(1)各小組進行識圖匯報和交流,同時也可以邊匯報,邊組織學生在世界地圖上標注我國出口和進口農(nóng)產(chǎn)品的情況,老師引導學生我國的農(nóng)產(chǎn)品銷往世界各國,又從世界各國購進必需的農(nóng)產(chǎn)品。
。2)學生匯報見過和吃過的進口水果、奶制品、畜產(chǎn)品等。
5、老師總結。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08-01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5
科學教案(精選)08-02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9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8
【精選】科學教案07-28
科學教案(精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