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景之治創(chuàng)立者劉啟生平簡介
漢景帝劉啟是西漢第六位皇帝,繼承并發(fā)展了父親劉恒的事業(yè),后世稱他與劉恒所統(tǒng)治時期為“文景之治”。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景之治創(chuàng)立者劉啟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漢景帝劉啟生平簡介
劉啟是西漢第6任皇帝,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劉啟在位16年,勤儉愛民,勵精圖治,奉行與民休息的治理方針治理國家,減輕賦稅,修改刑罰,改進服役制度,同時重農抑商,大力發(fā)展農業(yè),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不僅如此,劉啟以身作則,成為了人們爭相模仿的好榜樣,對人謙恭和藹,所以在劉啟的治理下,整個國家社會安定,風氣良好,可謂是一派盛世。劉啟成為了萬人敬仰的好皇帝,然而這樣的一個盛世之主卻也有一個陰暗面。
劉啟骨子里是一個暴戾殘忍的君主,歷史上對劉啟都是贊多于罵,因為他為整個西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劉啟當太子期間,曾與吳王之子下棋,兩人因下棋發(fā)生爭執(zhí),劉啟活活打死了吳王之子,從而為七國之亂埋下了禍根。如果說這時候的劉啟是因為年少不懂事,性格暴戾兒釀成的慘劇可以忽略,那么我們能理解。但是隨著劉啟的成長,其本性就更加暴露無遺。
劉啟繼承帝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整死了鄧通,這個父親曾經的好基友和恩人。鄧通曾為劉恒吸膿瘡從而挽救了劉恒一條命,更是在劉恒晚年時候對其不離不棄,讓劉恒能安然離世。鄧通對劉啟也是很大幫助的,曾幫劉啟講話,不然劉啟哪有那么順利當皇帝。劉啟一上臺就抄了鄧通的家,最后鄧通被活活餓死。
除了這兩件小事外,還有殺晁錯,殺功臣周亞夫,逼死親子劉榮都是劉啟一手執(zhí)掌,過河拆橋,忘恩負義,暴戾殘忍顯現無遺。
劉啟的母親是誰
在歷史上劉啟的母親是竇太后,原名竇姬,河北武邑人,漢高祖去世后,呂后獨攬大權,竇姬被呂后賞賜給代王劉恒,實則進行監(jiān)督。被派往代國共有5個宮女,但是劉恒專寵竇姬一人,兩人婚后育有1個女兒和2個兒子,女兒名叫劉膘,兒子名叫劉啟和劉武。
公元前180年,劉恒被擁立為帝,成為漢文帝,而竇姬則被立為皇后。公元前179年,劉啟以其純厚慈仁的美德被立為儲君。漢文帝駕崩后,劉啟即位成為漢景帝,而竇姬則尊為皇太后,故稱為竇太后。
竇太后寵溺少子,喜歡她的小兒子劉武,想讓劉啟死后傳位給他的弟弟劉武。劉啟和劉武到最后的兄弟情堅硬,公元前144年,梁王被拒絕流滯京城后回到家不久就去世了,這讓竇太后怨恨劉啟,直到劉啟封了梁國為五個國家才將竇太后哄開心。
竇太后于公元前135年去世。
在影視作品《美人心計》中劉啟的母親是竇漪房,竇漪房在代國生了劉啟,劉啟的一生是比較悲劇的,因為劉啟的母親生了他但是卻沒有給他足夠的愛。竇漪房鐘愛劉武,也就是后來的梁王,最后竇漪房誤會劉啟殺死了梁王,直到劉啟死的那一刻都沒有原諒劉啟。
劉啟的母親出生貧寒,從一個漢宮侍女到最后的母儀天下與他本身的氣質與努力是分不開的,竇太后為推動文景之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繼承了劉邦的意愿,所以竇太后對整個西漢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歷史上的劉啟
歷史上的劉啟是西漢第六任皇帝,父親是漢文帝劉恒,母親是竇姬。劉啟于公元前188年出生在山西平遙,劉啟在兄弟中排名老五,后來因為劉恒的前四個兒子早死,于是劉恒就成為了長子,繼承了皇位。劉啟于公元前157年登基為皇,為漢景帝。
漢景帝在歷史上有著良好的聲譽與評價,被列為中國歷史上較開明的君主之一。漢景帝劉啟繼承和發(fā)展了其父親劉恒的事業(yè),重農抑商,大力發(fā)展農業(yè)。劉啟推行與民休養(yǎng)的國策,減免賦稅,減輕徭役,讓百姓生活水品達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大力興修水利,積極鼓勵發(fā)展農業(yè)。面對實力不斷膨脹的諸侯,劉啟平定藩王,著手削藩,平定由削藩引起的七國之亂,最終鞏固中央集權,鞏固自己的皇位,穩(wěn)固政局。
外交方面,劉啟加強軍事力量,一面采取和親政策建立友好邦交,一面則大力反擊匈奴,讓其氣焰不要太過于囂張。
劉啟在位16年間,于內于外都采取開明寬松的政策,整個社會經濟得到了大力的發(fā)展,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整個政局趨向于穩(wěn)定,國力昌盛。劉啟的這些政治舉措得到了良好的收獲與回報,劉啟將其父親的事業(yè)得以繼承并發(fā)揚光大,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并為其兒子劉徹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漢武帝劉徹的漢唐盛世與劉啟的努力有著分不開的聯(lián)系。
歷史上的劉啟勵精圖治,勤儉治國,可謂是美名一片,在西漢歷史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對諸王:成功平叛,穩(wěn)固皇權
景帝前三年(前154),爆發(fā)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王國的叛亂,史稱吳楚之亂,或“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之亂的發(fā)生,既有遠因,也有近因。高祖十二年(前195),劉邦立兄劉仲之子劉濞為吳王。吳王劉濞開銅礦,鑄“半兩”錢,煮海鹽,設官市,免賦稅,于是吳國經濟迅速發(fā)展,劉濞的政治野心也開始滋生。文帝時,吳太子入朝,與皇太子劉啟(即景帝)博弈,因爭棋路發(fā)生爭執(zhí),皇太子抓起棋盤將吳太子砸死。漢文帝派人將尸體運回吳國,吳王劉濞憤怒地說:“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又將靈柩運回長安埋葬。從此,劉濞稱疾不朝。漢文帝干脆賜他幾杖(茶幾、手杖,對老年人尊敬和優(yōu)待的象征),準許他不用朝請。但吳王劉濞不但沒有悔改,反而更加驕橫。
晁錯像漢景帝即位后,吳王劉濞日益驕橫,反跡也越發(fā)明顯。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奪諸侯王的封地,收歸漢廷直接統(tǒng)治。他給景帝上《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禍小。不削,其反遲,禍大!本暗鄄杉{了晁錯的“削藩”建議,于景帝前三年(前154),以各種罪名先后削去楚王戊的東?ぃw王遂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6個縣。
景帝前三年正月,漢朝廷削地的詔書送至吳國。吳王濞立即誅殺了由朝廷派來的二千石(郡級)以下的官員。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遍告各諸侯國。消息傳來,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等,也都起兵配合。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終于爆發(fā)了。
劉濞發(fā)難后,即率20萬大軍西渡淮水,并與楚軍會合后,組成吳楚聯(lián)軍。隨即揮戈西向,殺漢軍數萬人,頗見軍威。梁王劉武派兵迎擊,結果梁軍大敗。
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后,景帝立即派中尉周亞夫(絳侯周勃的次子)為太尉,率36位將軍迎擊吳楚叛軍,派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率兵解齊之圍,并命竇嬰(竇太后堂兄之子)為大將軍,駐滎陽督戰(zhàn)。
景帝派周亞夫等迎擊叛軍的同時,內心卻搖擺不定,這給了袁盎以可乘之機。袁盎原為吳相,與劉濞關系甚密。袁盎對景帝說:“方今之計,獨有斬錯,發(fā)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刃血可俱罷。”景帝為換取七國罷兵,果然相信袁盎的話,表示“不愛一人以謝天下”,于是腰斬晁錯于東市,并殘酷地族誅?上ш隋e一片忠心,就這樣為小人讒言所害。
景帝誅晁錯,去掉了七國起兵的借口,然而七國仍不罷兵,這就進一步暴露出其反叛的面目。景帝后悔莫及,于是決定以武力平息叛亂。周亞夫像漢軍很快平定了七國之亂,吳王濞逃到東越,被殺。
七國之亂是西漢中央與諸侯王國間的一次關鍵性的戰(zhàn)爭,僅僅三個月就勝負分明。漢廷為何速勝?叛軍為何速敗?其答案至少可以歸納出以下三點:
臣心、軍心、民心的向背。漢朝建立以來,偃武修文,與民休息,使社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fā)展,百姓生活日漸好轉,所以臣民擁戴漢室。如平民趙涉向周亞夫建議:漢軍經藍田出武關,即可迅速控制洛陽軍械庫,又可避開吳楚伏兵,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相反,吳楚等七國為了各自的私利,驅使百姓,挑起戰(zhàn)火,犯上作亂,破壞安定,再加上勾結匈奴,更為廣大人民所厭惡,所以遭到國內從上到下的反對。
策略、戰(zhàn)略得當。七國叛亂事起,太尉周亞夫就向景帝獻計說:“楚兵勇悍,正面交鋒恐難取勝,希望棄梁國之地,然后斷絕吳楚糧道,就可以平定他們了!贝擞嬍且詴簳r放棄某些空間來換取時間,達到牽制叛軍、挫其銳氣的目的。后來戰(zhàn)爭的發(fā)展完全證實了周亞夫的判斷。
人才運用得當。景帝深諳用人之道,如以太尉周亞夫為漢軍主帥,可謂選帥得人。而吳王濞雖能廣泛招納天下亡命之徒,但卻不能真正任用他們。
七國失敗后,形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景帝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著手解決王國問題,以加強中央集權。調整諸侯王國的設置。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楚王外,其余六國皆被廢掉。繼續(xù)大力推行削藩。此后,絕大多數諸侯王國僅領有一郡之地,其實際地位已經降為郡級,國與郡基本上趨于一致。諸侯王國領郡由高祖時的42郡減為26郡,而中央直轄郡由高祖時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jié)h郡總數大大超過諸侯王國郡數。這一變化,對于國家統(tǒng)一,加強中央集權,意義十分重大。
抑貶諸侯王的地位。“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剝奪和削弱諸侯國的權力,收回王國的官吏任免權,取消“諸侯皆賦”,僅保留其“食租稅”之權,并且收奪鹽鐵銅等利源及有關租稅。此后,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經過景帝的改革,漢初推行的諸侯王國制,至此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諸侯王在名義上是封君,實際上“唯得衣食租稅”而已;但是諸侯王勢力并未徹底解決,以致后來漢武帝不得不繼續(xù)采取相應的措施。
對匈奴:和多戰(zhàn)少,蓄勢待發(fā)
景帝時期是匈奴“最強大”的時期,強大的匈奴騎兵南下進擊漢地,燒殺搶掠,嚴重威脅著西漢王朝的統(tǒng)治。而此時漢朝社會經濟有了恢復和發(fā)展,但要戰(zhàn)勝匈奴,條件仍不成熟。在這種情況下,景帝怎樣處理漢匈關系呢?總的來說,是有戰(zhàn)有和,但和多戰(zhàn)少,以和為主。
景帝堅持和親,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軍事沖突,為經濟發(fā)展贏得了時間,為以后漢武帝反擊匈奴做了準備。當然,景帝并不是一味妥協(xié),也進行了必要的抵御。在不多的反擊匈奴的戰(zhàn)斗中,涌現了李廣、程不識和郢都等一批卓越的將領,其中尤以“飛將軍”李廣最為突出。
李廣,隴西成紀(今甘肅莊浪西)人。他的先祖李信是秦國名將。所以李廣堪稱將門之后。李廣有一套不正規(guī)的治軍方法,非常適合于塞外的地理條件和敵情條件,他的部隊簡單、機動、長于應變。所以司馬遷稱贊他說:“勇于當敵,仁愛士卒。號令不煩,師徒向之!毙倥艘宦犂顝V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以致他們稱李廣為“飛將軍”。
景帝除了支持李廣、程不識等邊將對匈奴抵抗,及維持和和戰(zhàn)戰(zhàn)之外,還采取了一些措施,為以后武帝時期匈奴問題的徹底解決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其中主要有兩項。
劉徹初名彘,天生聰穎過人,慧悟洞徹,進退自如。據《漢孝武故事》載:“至三歲,景帝抱于膝上,撫念之……試問兒:‘樂為天子否?’對曰:‘由天不由兒。愿每日居宮垣,在陛下前戲弄。’”小劉彘信口而應的回答,使劉啟不得不對這個兒子另眼看待。劉彘有驚人的記憶力,求知欲特別強,尤愛讀書中古代圣賢帝王偉人事跡,過目不忘。景帝深感詫異。劉彘“訟伏羲以來群圣,所錄陰陽診候龍圖龜冊數萬言,無一字遺落。至七歲,圣徹過人”,景帝遂改劉彘名“徹”!皬亍弊直硎境錆M智慧,達到圣德的要求。于是劉啟就萌生了易太子的念頭。
景帝四年(前153),立寵妃栗姬子劉榮為太子,史稱“栗太子”;封劉彘為膠東王。不久劉彘取栗太子而代之的契機出現了,原因是館陶長公主劉嫖插進來了。
劉嫖是漢景帝的姐姐,竇太后的愛女長公主想把其女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沒想到竟遭到了栗妃的一口拒絕,劉嫖因此與她結下怨恨,心存報復之念。
與栗姬不同,王夫人機敏圓滑,當館陶長公主劉嫖想將比劉彘大四歲的女兒許配給他時,王夫人見長公主地位崇高,在竇太后跟前說一不二,當下滿心歡喜地答應下來。
于是6歲的劉彘與10歲的陳阿嬌訂了婚,時在景帝前六年(前151)。同年九月,皇后薄氏因無嗣被廢,從此,館陶長公主屢屢向景帝稱贊劉徹如何聰明,如何達理,使景帝更加喜愛這個孩子。同時,長公主經常向景帝進讒,誣陷栗姬。景帝便在前七年(前150)十一月,案誅大行,廢栗太子劉榮為臨江王。半年后,王夫人被立為皇后,7歲的劉徹被立為太子。
爭儲的余波后來,中元二年(前148),臨江王劉榮不慎犯法,被從江陵(今屬湖北)征詣京城。中尉郅都令人嚴加看管、審訊。劉榮極其憤懣、悲傷,寫完向父親的謝罪辭后,自殺身亡。
劉徹被立為太子,梁孝王劉武不肯就此罷手。他廣延四方豪杰之士,多做兵器弩弓等,儲存金銀“且百巨萬”,又派人刺殺袁盎等十余名大臣。陰謀敗露后,梁王大為恐慌,買通韓安國走長公主的后門,疏通竇太后,稍得寬釋,但景帝對他已疏遠多了。梁王劉武連沮喪帶驚恐,不久就身染惡疾而亡。景帝將梁地一分為五,在不知不覺中就削弱了劉武諸子的勢力。
景帝另立太子后,對權傾朝野的條侯周亞夫最不放心,又尋機處置了他。景帝后元年(前143),竟然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周亞夫削職下獄。一代名將,5天不吃東西,最終嘔血冤死。逼死周亞夫與冤殺晁錯一樣,都說明景帝“寡恩忍殺”,慣于過河拆橋。
漢景帝陵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景帝劉啟患病,病勢越來越重,他自知不行了,臨終前對太子劉徹說:“人不患其不知,患其為詐也;不患其不勇,患其為暴也!辈坏、知己,還要知機、知止。景帝似乎已經感覺到兒子有許多異于自己的品質,把天下交給他是放心的,路還是讓他自己走吧,多囑咐也無益。不久,景帝病死于長安未央宮,葬于陽陵(在今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qū)正陽鄉(xiāng)張家灣村北)。太子劉徹即皇帝位,這就是漢武帝。
【文景之治創(chuàng)立者劉啟生平簡介】相關文章:
漢和帝劉肇的生平簡介10-27
漢惠帝劉盈的生平簡介03-25
建世帝劉盆子生平簡介01-20
漢朝短命皇帝劉纘生平簡介04-19
漢文帝劉恒的生平簡介01-20
東漢孝章皇帝劉炟生平簡介01-22
西漢孝平皇帝劉衎生平簡介07-29
西漢孝成皇帝劉驁生平簡介01-20
西漢漢昭帝劉弗陵生平簡介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