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jīng)驗,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石潭記》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1
第一課時
1、教師示范朗讀。
2、學生朗讀,生字正音。
3、小組內(nèi)合作,嘗試梳理課文文意。
4、答疑。(回答學生在梳理文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5、請一名學生講述課文內(nèi)容。
6、其他同學指正。
7、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課文。
8、朗讀課文比賽。
第二課時
1、討論各段大意:
明確:
、 水之清;
、 水之魚;
、 水之源;
、 環(huán)境與心情;
、 同游者介紹。
2、比較本文與《三峽》在寫法和內(nèi)容上的異同:
明確:《三峽》多客觀描寫,本文既寫出了小石潭環(huán)境的幽靜,又抒發(fā)了作者的抑郁憂傷之情。
3、思考如下問題:
① 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
、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③ 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 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明確:
、 “從小丘西行……下見小潭”。
、 “全石以為底,……為巖”。
、 “潭中魚可百許頭……似與游者相樂”。
、 “四面竹書環(huán)合,……悄愴幽邃”。
4、說說你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介紹這個地方的景物特色以及你當時的心理感受。
5、作業(yè):寫一篇游記。下周一課堂上交流,老師也將帶來自己的游記交流。
第三課時
1、生交流所寫的游記,組內(nèi)選拔優(yōu)秀篇章。
2、讀優(yōu)秀作品。
3、議所讀作品。
4、教師讀自己的納木措湖游記。
【反思】
這本是幾節(jié)平常的文言文學習課,一如既往的備課,一如既往地走進課堂。可是,一切卻不一樣了……
在和學生一起分享小石潭秀美風景的同時,一時間心血來潮,竟滔滔不絕的講起了自己到過的許多地方的風景特色。包括江南的如夢水鄉(xiāng),麗江的風韻古城,大西北的樸素民風……大到人文風景,小到土特小吃,給學生說了很多。虔誠的學生一個個伸長了脖子,無一人走神。我也越講越起勁,還在黑板上畫了一個蹩腳的地圖,地圖太難看了,學生哄笑了起來,我也一臉歉意,手忙腳亂的修改,學生立馬說:沒事沒事。我知道,他們迫不及待要聽的是老師天南海北的神吹胡侃,他們那么喜歡跑題的老師,又怎么會怪老師畫不好地圖呢。
這樣上課或許背離的追求教學成績的初衷,可是我認為于學生是有益的。至今,我仍然記得自己在小學學習“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這句話時的茫然與困惑,也不能忘記自己在真正走出家門去領略各地風情的興奮與驚訝。的'確,我們的祖國太美麗,太富饒,可是,有多少孩子真正領略了,又有多少學生為祖國的地大物博所深深折服,“愛祖國”更多的時候變成了一句口號或是空談。責任感有時候就是一瞬間產(chǎn)生的,我就是在那一刻,在學生充滿求知的渴望的眼睛中明白了這一點:我有責任讓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為我們祖國的美麗富饒所折服,進而真正熱愛我們祖國大好河山。我鼓勵學生走出去,在課堂上講這么多題外話無非調(diào)動他們的興趣。98級學生一畢業(yè)就集體出去了,他們說是受我的影響,我覺得自己值,也為學生感到高興,我認為只有走出去才會有經(jīng)歷,才會有體驗,才會寫出好文章,才不枉我們生在如此美麗的國家中。
第三課時給學生讀了我的納木措游記,那是我在旅藏途中的日記,教室里鴉雀無聲,從學生虔誠的眼神中我讀到了虔誠,在學生專注的笑臉上我看到了信任。給學生一些熏陶,一些影響,我感到驕傲。許多學生有不良愛好,比如上網(wǎng)吧,看日本漫畫,看劣質(zhì)錄像電影,學校三令五申的禁止仍不得奏效。我常想:究竟是管教不夠還是缺乏正確引導?一味嚴管究竟有沒有用?若是引導他們培養(yǎng)健康的興趣愛好呢?譬如:讀什么書,看什么電視,愛好什么,追求什么……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2
對于像我這樣的一個實習的語文老師,古文教學一直是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而李老師在這方面頗有經(jīng)驗。聽了《小石潭記》的一節(jié)課,我受益匪淺,下面,我談一下我的一些感悟。
中學文言文教學的著力點主要集中在字詞句的翻譯及背誦上,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出現(xiàn)教師板著面孔教,學生板著面孔學的現(xiàn)象。學生談“古”色變,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本課李老師的學習目標很明確,教學內(nèi)容緊扣目標,這節(jié)課的設計有兩條線,以“讀”為明線,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暗線來進行的。通過設計的初讀(聽錄音)——解決生字詞,再讀(生齊讀)——解決詞組,疏通文意,三讀(師范讀)——解決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四讀(生默讀)——體會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梢姳竟(jié)課的設計很好,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的能力呈臺階式上升。
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散文的優(yōu)美意境,提高學生閱讀鑒賞的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在課堂上,老師重視調(diào)動學生對各種藝術形式的感受能力,引導學生改寫課文、用圖畫表現(xiàn)課文意境、用歌曲圖片等形式表現(xiàn)課文內(nèi)容,以喚起學生對美的切身感受,這位老師在情感體驗和探究學習中整體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diào),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個人語文素養(yǎng)和提高藝術感知能力的目的,令我感悟頗深。
通過本次聽課,我明白了文言文教學決不能忽視文言字、詞、句式和常用語法理解,必須重視培養(yǎng)語感,增強學生對文言語言的感受能力。通過反復的誦讀,去深入感受文言語言的潛在魅力,去深切體悟文言語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質(zhì),能動地縮短現(xiàn)代人與古代書面語言之間的距離。只有增強了語感,學生才會入情入境地品讀文章語言,從而對學習文言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3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之一,是柳宗元緊接《鈷坶譚西小丘記》之后寫的。柳宗元在游小丘后數(shù)日又和他的朋友吳武陵、龔古以及他的弟弟宗玄等游西山,在小丘西邊百二十步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小石潭,他就寫了這篇游記。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在這篇山水游記里作者主要是記小石潭,他寫潭水、寫巖石、寫樹木、寫游魚,宛如一幅優(yōu)美風景畫,通過刻畫優(yōu)美的景色,著力渲染了凄冷幽深的環(huán)境,借景來表達自己在貶官生涯中孤寂凄涼的心境。我認為像這樣富有詩意的散文,而且又寫得極為精美,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古典文學的熱愛,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因此我決定在教學本文時以情感人,在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的同時,體會景物描寫中融注的思想情感,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今天我上的是《小石潭記》的第一課時。在教學之前,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情況,對他們提出了預習要求:(1)利用工具書給生字注音,并自主試讀三遍;(2)對照注釋口頭翻譯課文,將不懂的字詞句作圈劃;(3)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柳宗元和《永州八記》。在這節(jié)課上我嘗試自讀的方式,學生自己讀通讀順課文,通過串讀來訂正音韻節(jié)奏,并進行了個別詞語的解釋以助讀。在個別處如“下見(現(xiàn))小潭”“參差(cēn cī)披拂”,教師一點即好。之后是自己譯讀,通過課下注釋和參考書翻譯課文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理清文章的寫作線索,學生思考交流之后是課堂檢測,第一節(jié)課結(jié)束。
可是在第二天上課時,我卻發(fā)現(xiàn)學生的朗讀還不過關,對課文一些字詞句的理解不到位,在反思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時,發(fā)現(xiàn)主要問題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疏忽了文言文教學誦讀這個根本環(huán)節(jié)。他們畢竟只是八年級的學生,接觸文言文還不多,再加上我所教兩個班的學生有一半以上都是周邊農(nóng)村孩子,不僅語文底子單薄,而且缺少良好的自學習慣,所以他們的文言文語感很差。在課堂上沒有很深入的指導學生朗讀,有些句子長的也只是稍微點了一下,讀的還不夠。
第二,基礎知識落實的還不到位,這對課文的朗讀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文言文的閱讀要建立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只有弄懂了課文意思,讀起來才會連貫、流暢。否則的話,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閱讀理解能力都將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對問題的設計不夠理想。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石潭之美,美在 。”從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昭示了我這個問題的方向性錯誤。在初讀課文之后,學生只是能讀通課文,未能很好的理解課文,而這個問題不應出在初讀課文之時,而應在理解課文之后,我相信如果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之后,這個問題對學生不是很難。
以后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還是要注重朗讀和字詞的教學,不能忽視這類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落實。另外,文言文盡管不如現(xiàn)代文那么明白曉暢,但學生仍然應該作為學習的主體,給他們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的機會。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4
用兩個課時完成了《小石潭記》的教學,在教學工作中,完成了所有的教學任務,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方法得到很好的落實,學習方法得到了貫徹,表面上看,所有教學目標均已實現(xiàn)。同學們對于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的理解比之前的掌握好得多,通過能通過相互幫助的方式來解決文言大意,因為文言文是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難的一個點,所以在教學時都特別注意,故此次教學過程就顯得非常注意,同學們對于文言文大意的理解基本達到目標,對于課文中所涉及到的如何描寫景物的寫法基本也理解了,能把握描寫景物的順序,同時通過對課文的分析能理解作者的心理和思想變化的基本過程,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同學們對于祖國山河的美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從而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教學中,由于文言文是同學們非常難的一個點,同時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fā),文言文也是畢業(yè)升學考試中必考的一個項目,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非常注意引導大家關注,因此,根據(jù)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的特點,盡量讓大家在課堂上理解課文,因此在教學中改變了計劃,讀書的時間多于了分析的時間,教師講的時間少于了同學自己分析理解體會的時間。這可能是在此次教學中特別的地方吧,當然由于自己對學情的掌握還沒有完全深,對于極少部分同學的把握不到位,也造成了有極少部分同學可能會對于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特別像班級中的一個姓陳的同學,因為不動手,不動口,課余時間幫扶又不到位,可能會造成學習滯后的情況。
在學習過程中,因為采取了分段分組完成理解的教學方法,原想可能有極個別的組不能完成任務,一直在擔心著,可當要求大家進行理解分析時,讓我感到特別吃驚的地方,班上一個長期不開口講話的同學居然主動要求發(fā)言,而且所講的內(nèi)容非常正確,這讓我感到特別吃驚,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關鍵看我們?nèi)绾稳ヒ龑、開發(fā)!同時也讓我感覺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很不稱職,因為教學并非只在課堂上的.45分鐘,而要在課余花很多時間去了解同學們的思想、特點、愛好等,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很好地開展教學工作的,沒有付出不可能有收益。
影響同學們學習的因素主要是教師對于同學們的了解不到位,不管是同學們的思想感情、世界觀等都了解不多,對于同學們的學習的方法、學習的程度等都不了解,這樣才造成了同學們學習受到一定的影響,還有就是教師自己的個性特點也有可能影響同學們的學習,因為自己給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是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敢”發(fā)言,不“敢”自由地進行交流,擔心受到教師的責難,當然教師并不責難學生,這可能是因為師生交流的時間不多的緣故吧,然這確影響了學生的學習。
在今后的教學中,一方面要注意多與學生交流,讓同學們先了解教師的個性、習慣,這樣有利于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自由發(fā)揮,同時教師多了解同學,把握同學們的學習方式方法,有利于在課堂上因材施教,同時在文言文的教學中,多發(fā)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讓同學們多講,教師講的時間最多不能超過20分鐘,這樣有利于學習發(fā)揮自己的主動能動性,方便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長。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病⒛芰τ柧汓c: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重點是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課文內(nèi)容可以從寫作順序入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聯(lián)系作者生平和與作背景。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 掌握記敘的順序。
、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
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
文章結(jié)尾部分感情基調(diào)為何與前不同?
解決方法:教師啟發(fā),學生回答。
【課時安排】
。闭n時。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精讀課文,體會寫景抒情方法。
。、聯(lián)系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文中思想感情。
。、口頭作文:根據(jù)教師展示的畫面,細致觀察,然后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
二、整體感知
。薄W生根據(jù)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順序,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潭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周圍景物。
第二段,寫潭中游魚。
第三段,寫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第五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寫景的優(yōu)美文字,找出欣賞點,講明為什么?
、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坻、嶼、嵁、巖,形狀各異,寫出了潭的奇特可愛。
、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三句描寫潭邊景物。“蒙、絡、搖、綴”觀察入微,刻畫精確。
、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特寫游魚,游魚空游無依,實則旁襯水清。
、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寫魚的情態(tài)!皝倘弧薄皞m爾”“翕忽”寫得惟妙惟肖!皹贰弊謱戶~,也是寫人的心境。
⑸ “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明、滅,描寫溪水因岸勢曲折而時隱時現(xiàn)的狀態(tài),寫得真切、形象。
、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筆意飄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補述出“望”的對象。
、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凄、寒、悄愴,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
。、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教師提問,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
⑴ 先聲奪人:
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采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雞珮環(huán)”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啟動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 抓特點,用比喻:
寫潭的構(gòu)造形態(tài),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為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后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
、 正面描寫:
寫岸上景物,則采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tài),寥寥數(shù)語,寫得宛如圖畫。
、 正面、側(cè)面相呼應:
第二段寫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敖匀艨沼螣o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cè)面表現(xiàn)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 對比描寫:
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 擬人:
“似與游人相樂”,采用了擬人的修辭筆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
。、文章結(jié)尾部分感情基調(diào)為何與前不同?讓人有低沉之感?
了解寫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貶的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到了偏遠的永州以后,也不能不使他心懷恐懼,這種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樹環(huán)會的境界,別人身臨其境也許會感幽美宜人,流連忘返;而對他來說則是“湊神寒骨,悄愴幽邃”,認為不可久居!缎∈队洝方Y(jié)尾部分的感情調(diào)子的低沉,原因就在這里。
三、總結(jié)、擴展
總結(jié):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小石潭結(jié)構(gòu)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麗,潭中游魚的活潑,通過作者精描細繪,圖畫般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擴展:優(yōu)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tài),溪流時隱時現(xiàn)、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完成400~500字的寫景抒情散文。
四、布置作業(yè)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 青樹翠蔓
、 日光下徹
、 其岸勢犬牙差互
、 以其境過清
。、翻譯下列句子:
、 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⑷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⑸ 其岸勢犬牙差互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6
這周我聽了《小石潭記》的課程講解,中學文言文教學的著力點主要集中在字詞句的翻譯及背誦上,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出現(xiàn)教師板著面孔教,學生板著面孔學的現(xiàn)象。學生談“古”色變,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本課陳老師的學習目標很明確,教學內(nèi)容緊扣目標,共設三大環(huán)節(jié),并且又緊扣朗讀來展開,層層遞進。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古音重現(xiàn)。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注重了朗讀的指導,初步的朗讀,要求比較低,只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古意今解。讓學生通過組內(nèi)互助、組間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疏通文意。然后再把學生分成兩個團隊,以競賽的方式解決疑難。然后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再次指導朗讀,要求讀出意境美。要求更進一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古文探幽: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找出疑難,討論解決,并賞析自己喜歡的語句,探究作者悲傷的原因。從作者憂傷的.原因引出對作者和背景的介紹,在這個過程中,點出了兩種寫作手法,移步換景和寓情于景。在分析透徹的基礎上再次指導朗讀,要求更高,讓學生讀出情感美。最后讓學生讀背課文。整個課堂上,陳老師激情滿懷,引導學生從“動與靜”、“音形色”、“景與情”等角度解讀課文,津津樂道作者高超的寫景藝術。講的時候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
通過本次聽課,我明白了文言文教學決不能忽視文言字、詞、句式和常用語法理解,必須重視培養(yǎng)語感,增強學生對文言語言的感受能力。通過反復的誦讀,去深入感受文言語言的潛在魅力,去深切體悟文言語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質(zhì),能動地縮短現(xiàn)代人與古代書面語言之間的距離。只有增強了語感,學生才會入情入境地品讀文章語言,從而對學習文言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7
研習教材要深要透要準確。對于本課教材的研習,我是認真的、深入的、全面的,也力求掌握的內(nèi)容是準確的。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是歷代傳誦的千古名篇,其中的精華非一節(jié)課內(nèi)容可容下的。面對這樣的佳作,內(nèi)容該如何取舍?這點是我備課時最為難的了。這個也想教,那個又不舍得刪。一節(jié)課只有40分鐘啊,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消化能力。為此,我掙扎了好幾日,直至要上陣前才作出了最后的抉擇。而聽完溫老師的課后,我又忽而發(fā)現(xiàn),原來教材可以挖掘得這樣深,這樣透。只有吃透教材,才可以作出恰當?shù)倪x擇,也才可以在課堂上運籌帷幄。
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平時我們總是在強調(diào)“以人為本”,我認為在一個課堂中,教師就是要做到“以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若忽視學生實際情況,任你怎樣精妙設計一堂課的教學都談不上是好的。因為它必須要經(jīng)過實踐的檢驗,只有適合我們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就我這次課,從準備教學設計到課堂教學結(jié)束,我不敢置學生實際而不顧。選什么內(nèi)容來教,預期達到什么效果,怎樣教才能達到預期效果……這沒有一個問題是不要考慮學生實際的。其實最難的也是這一點。課前我并不知道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在有限的40分鐘里,只能是降低目標,忍痛割愛,減少內(nèi)容,不求面面俱到,希望學生能在已知水平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新知識,而有所發(fā)展并保持或提升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有活力的課堂是我們都喜歡的,也是我們要努力追求的。而教師生動有趣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是造就活力課堂的關鍵。從本次活動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語言的貧乏和蒼白,而感嘆溫老師高超的語言造詣。她能做到充分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大膽發(fā)言,逐一得到鍛煉。名師就是名師,我相信,這是溫老師平時刻苦鉆研學習,反復實踐的結(jié)果,而非一蹴而就。我要向溫老師一樣的名師學習,持之以恒,以取得更大進步。
教學無定法。常言道:“教學無定法”。以前對此不能心領神會,而今才曉得其中的玄機奧妙。如果我們心中只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那就會絆住我們課堂的手腳,不能自如伸屈。課堂應該是開放的,我們的思維更是要開放活躍。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若是組織者都尚未辦到這一點,那我們的學生,這些學習者就只能被課堂的條條框框束縛著,不用再談開放思想,創(chuàng)新思維了。教師若想做到課堂真正開放,不僅僅是思想要開放,還需要先做到上述談到的三點。其實它們是不能相互分割的,而是緊密相連的。
平時功夫要下足。用40分鐘來完整呈現(xiàn)一篇教讀課文,這樣的公開課我上得少,平時上課又是很少這樣的。所以對于時間的把握,語言的錘煉,內(nèi)容的掌握等等,對我來說都是很高的要求。所以,我先通過堂課實踐,對教學設計進行了反復的修正,包括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安排多少時間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的是不要太對不起來學習的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通過這次課,也讓我意識到平時就應該對自己要求高些,不說每節(jié)課都要像上公開課一樣要求自己,最起碼要有一部分課。我覺得這是自我提升的一種要求,是對自己多方面的一種考驗,而并不是為應對未來公開課。
這,就是我活動后的反思。有些見解還不夠成熟,還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8
《小石潭記》是一篇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柳宗元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來抒發(fā)自己在貶居生活中悲涼的情感。在教學此文之前,我反復閱讀全文,最終把教學重點確定為體會本文景物的特點和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上,難點則是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
我認為所設計的整個教學思路是非常清晰的。首先,用畫面引出作者簡介;然后,通過聽課文錄音熟悉生字;接著,通過小組合作疏通文意后,引導學生體會概括小石潭的石、水、魚的特點,指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體會此時作者的歡樂愉悅的心情;再后,教師醞釀感情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坐在潭邊環(huán)顧四周時,所見景物的特點,進而領悟作者這時的凄涼悲苦的心境。一前一后的樂憂變化,是全文的難點,為突破難點,我用課件展示了柳宗元創(chuàng)作此文前的背景資料,學生很快就理解了文中的作者情感變化的.原因,難點順勢突破。最后,我設計的模擬導游給了學生充分的創(chuàng)造空間。
這次教學雖說經(jīng)過精心的準備,力求有所突破,,但失誤也再所難免,我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第一:整體設計過于本色,太拘泥于文本的結(jié)構(gòu)與形式,不敢對文章大膽變形,以尋找更佳的切入點,使學生更樂于接受。 第二:在閱讀教學上,指導學生趣味欣賞、精微閱讀方面尚有一定缺陷。第三:時間安排不合理,完成教學任務有點超時。第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很好地調(diào)動起來。
總之,教學這節(jié)課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認識,教學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心理素質(zhì)也得到了鍛煉,明白了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對文言文語言的感受能力。一定要在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形成良好閱讀習慣上下功夫,讓學生真正讀懂課文,學會思考,學會感受,學會想象,真正做到讀古文見古人,讀古文察其情的目的。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9
一、教材依據(jù):
本教學設計的《小石潭記》一課是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6課,所用版本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本單元入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國山水文學情景交融的特點。
二、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游、游覽、返回的全過程,觀察入微,描摹細致,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形似寫景,實則寫心。作者在寫景中傳達出貶居生活中孤寂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2、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在七年級學習了十多篇文言詩文,在八年級又系統(tǒng)的學習了三個單元的文言文,到第四個單元的文言文學習時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能借助注釋、工具書和一定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對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也已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不是很濃厚,在教學文言文時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指導思想:
課堂上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gòu)者。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一節(jié)課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大約為二十分鐘,因此本課的設計以趣味為導入點,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現(xiàn)知識的建構(gòu)與重點、難點的突破。
4、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應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本課的學習中通過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朗讀競賽幫助學生掃除字詞障礙,加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知識的建構(gòu)與重點、難點的突破,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不斷發(fā)展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產(chǎn)生繼續(xù)學習的欲望,最終養(yǎng)成自主積累的習慣,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品味和文學素養(yǎng)。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柳宗元的經(jīng)歷及作品常識,能借助工具書、注釋疏通文義,學習對自然景物入微的觀察、細致的描摹。
方法與途徑目標:通過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進行朗讀競賽掃清字詞障礙,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破重點、難點。
情感與評價目標: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得抑郁憂傷的感情;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注重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
現(xiàn)代教學手段運用:使用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重點:
1、疏通文義;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五、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六、教學準備:
1、搜集資料、制作課件;
2、指導學生課前預習:
(1)收集有關作者及與《小石潭記》相關的資料。
(2)借助工具書、書下注釋,讀懂文章大意。
(3)整理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字句。
(4)在閱讀和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整理到預習筆記上。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你暫時忘掉周圍的一切,讓我們伴著《瀟湘水云》的古琴曲一起走近小石潭。一邊欣賞圖片中的美景,一邊展開想像的翅膀,漫步于青翠的山林間。看清亮透明的泉水歡快地流淌;聞野花淡淡的撲鼻而來的清香;聽各種鳥兒啁啾婉轉(zhuǎn)的鳴叫;陽光透過樹隙,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
美麗的大自然是改變我們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們感覺有些疲倦,如果我們感覺心情有些煩悶,我們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們?nèi)祟愖詈玫呐笥。今天我們來到的地方是永州的小石潭,那兒曾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去過的地方。被貶后的詩人為擺脫抑郁悲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間,有一天他來到了小石潭……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幽深寧靜的意境,引導學生走近作者,走近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請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資料。學生交流后,教師評價、補充,多媒體呈現(xiàn)有關柳宗元的資料。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聰慧好學,21歲中進士第。他與韓愈、劉禹錫是同事。永貞元年,柳宗元積極參與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活動,但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革新運動失敗,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永州之貶,一貶就是十年。在這期間他寫下了《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游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澗記》、《石渠記》、《小石城山記》)、《江雪》、《捕蛇者說》等大量詩文。柳宗元的散文與韓愈齊名,堪稱我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队乐莅擞洝芬殉蔀槲覈糯剿斡浢鳌_@些山水游記,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郁的心情。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收集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通過對作者的生平介紹了解寫作背景,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對難點的突破起到關鍵的作用。)
(三)整體感知、走近作品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字音與斷句。
2、自讀課文,教師指導,要求:讀準字音,吐字清晰,聲音洪亮;讀出節(jié)奏,停頓正確;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3、以大組為單位進行朗讀競賽,看看哪一組讀完整篇文章的人數(shù)最少。規(guī)則:出現(xiàn)朗讀聲音不宏亮、打絆子;字音、斷句不準確時換下一位同學接著朗讀,教師不發(fā)表意見,請其他組來評價。
(設計意圖: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務,教師通過示范朗讀和方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誦讀文言文。然后抓住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進行朗讀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快速、高效地掃清文字障礙,為理解文意與背誦打基礎。)
(四)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結(jié)合課下注釋疏通全文。圈點勾畫出疑難詞句,小組內(nèi)質(zhì)疑,記錄不能解決的難題。教師請小組的A、B、C、D類學生(異質(zhì)分組:按學生語文基礎與理解能力差異分成四類)進行疑難文句的朗讀、翻譯、重點詞解析并且進行評價。教師點撥,強調(diào)重點字詞句。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師灌輸。引導學生養(yǎng)成查工具書看課下注釋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利用小組合作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新課標指出“評價學生閱讀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過程,考察他們能否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
對于A、B、C、D四類學生教師要胸有成竹,在每次分配任務時可有不同的側(cè)重點,以便及時反饋課堂學習的落實情況。學生互評的.形式不僅能夠讓他們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喜悅,而且能夠加強他們合作的意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合作、互動中完成知識的建構(gòu)與重點突破。)
(五)質(zhì)疑探究、抓住特點
1、投影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1)本文寫景條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
(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
2、在學習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總結(jié)發(fā)言。教師評價并板書明確,并對第二段重點品讀,嘗試背誦其中的佳句。
(設計意圖:本文是文言文游記中的佳作,作者對小石潭觀察入微,描摹細致,這兩個問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去探究文章的寫作特點,感受小石潭的幽靜。)
(六)品味文章,對話作者
1、精讀感悟,體會以景寫情的寫法
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暢說優(yōu)美景色給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其境。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對《小石潭記》稱贊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邊,會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進柳宗元
面對如此優(yōu)美景色,作者卻是如此憂傷,文中的哪一句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結(jié)合寫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憂郁從何而來呢?(可以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
(設計意圖:新課標要求學生“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而且“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通過對內(nèi)容的分析,結(jié)合作者的背景資料來理解文中包含的情,這就是寓情于景,這樣達成突破文章的難點的目標。)
(七)暢談收獲、總結(jié)全文
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談收獲:
1、這堂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方法?
2、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及對作者的了解,你獲得了那些啟示?
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師做總結(jié)發(fā)言。
(設計意圖: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要點,鞏固所學知識,并能結(jié)合生活進行思考。)
(八)我做導游,介紹美景
選擇文中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致,設計一段導游詞,允許發(fā)揮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興致。
請4——5名學生為全班同學導游(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請幾位學生),評評誰的導演最棒。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能就適當?shù)脑掝}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既訓練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九)課后回顧,舉一反三
1、根據(jù)寫作思路背誦課文;
2、課外你一定看過不少描寫景物的古詩文,試著把其中描寫山水的名句摘錄下來,并選擇一兩則加以賞析。
(設計意圖:記誦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故設計第一題。設計第二題意在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對祖國優(yōu)美山水的審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這是一道拓展性的聯(lián)系題。)
附板書設計
板書在學生探究、討論的過程中逐步寫出。此板書設計將文章的寫作順序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能很好的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nèi)容及寫作方法,并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發(fā)現(xiàn)小石潭: 聞其聲 見其形
小
潭中景物:水清(側(cè)面描寫)寫小石潭美景
石
柳 魚樂(動靜結(jié)合)寫魚兒活潑可愛
潭
宗 小潭源頭: 形象比喻 (寓情于景)
記
元 潭中氣氛: 幽靜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同游之人 抒孤寂悲涼之情
八、教學反思:
本課的學習注重以興趣為導入點,設計中處處彰顯學生的主體性,不管是朗讀競賽、小組合作、互相評價,還是對話作者、暢談收獲、我做導游等環(huán)節(jié),都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由淺入深的教學規(guī)律。教學中師生平等對話,共同探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從整個教學過程看,真正做到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教師只是做了相應的點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同時激發(fā)了他們質(zhì)疑、辨疑的意識。
語文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內(nèi),要注重課外的延伸,讓學生學以致用,拓寬對文章的理解。本設計的“課后回顧,舉一反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將課內(nèi)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機結(jié)合起來,共同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10
《小石潭記》是游記散文的精品,如何把它上好?上課前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根據(jù)我對它的解讀和單元要求,我把它定為美文賞析課,這樣設計了教學。
復習導入,朗讀比較《醉翁亭記》與《小石潭記》用語氣詞和不用語氣詞的區(qū)別。這既是對學生文言詩文朗讀感知能力的訓練,語感的培養(yǎng),又是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氣詞的作用。背景介紹,了解作者寫文章時的處境心情,為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感情做鋪墊,并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理解文學作品。
朗讀,理思路。請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四個字概括,十個字的詩意概括,在學生有難度時,適時給予引導,給學生以抓手。不僅讓其明白概括有多種形式,更是訓練學生的篩選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細讀,尋美點。請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發(fā)現(xiàn)文章的美妙之處。并提示學生:文章的美妙之處,可以從用詞、修辭手法、表現(xiàn)方法、描繪畫面、視角的轉(zhuǎn)換等角度賞析。在學生細讀批注、交流、展示(師生對話)后,老師把學生忽略的視角轉(zhuǎn)換、表現(xiàn)手法補充出來。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訓練學生語言品析、賞析文章、合作探究的能力。
品讀,明手法。請學生結(jié)合文章語句,用含有“清”字的詞語說說小石潭景物的特點。先讓學生兩人一組寫一個這樣的句子。學生展示后,唯獨沒有說小石潭源流的,而這一段是作者感情的轉(zhuǎn)折點-----樂轉(zhuǎn)憂。曲折清幽、不可探尋的小潭源流,讓作者回到現(xiàn)實,而他的前途命運不就和小潭源頭一樣迷茫、不可知嗎?為下一段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凄清心情的抒發(fā)起到了推動作用。我順勢引導學生認識該段的作用。緊接著,在《瀟湘水云》的背景音樂中,學生朗讀我用含有“清”字的句子對文章的縮寫,及重要的寫作手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所寫之景、所抒之情。并讓學生跳出自己的視野,用文學家的眼光來欣賞文章,正如近代林紓所說“—小小題目,至于窮形盡相,物無遁情,體物直到精微地步矣”。
最后,由文章進而積極認識,抑郁不得志的柳宗元一生無論得意還是失意時,始終都想為人民做點實事、好事,他那高貴不屈的靈魂值得我們學習,完成本課對學生的價值取向的滲透。
這一課,我雖僥幸成了校學科名師,但這一課我是有很多處理不到位或不當?shù)牡胤剑艚o我更多的是對語文教學的思考:
一、教學思路要清晰、簡明。要著眼于學生的活動,著眼于學生的能力訓練,注重課堂動靜結(jié)合,給學生以沉思默想的時間。
二、要選好文章的突破點。本課關鍵是讓學生體會到文章是如何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而這里的關鍵是找到文章的突破點。當我想到童志斌博士把《村行》中“行人”和《送友人》中“班馬”作為詩歌的突破點后。細讀文章后,我把“清”字做為突破點,“清”不僅是清幽秀麗景物的特點,也是作者凄清心情的反映。
三、要預知學生難點。比如,“細讀,尋美點”環(huán)節(jié),針對學生容易忽視且不易想到的畫面美和視角的`轉(zhuǎn)換,來引導學生理解,并由老師講解突破提高學生對經(jīng)典美文的賞析能力。
四、師生對話的角度要恰當。師生對話的角度主要是:評、補、導、點。評,是評價學生發(fā)言的優(yōu)點。補,是補充學生發(fā)言中沒有到位的。導,是指導學生還可以如何品析,還可以品析什么。點,是點出學生表達中的弱點等。而這一點自己做的還不夠到位,缺少激勵性評價,缺少適時對學生的引導等。
五、教學技能要提高。課堂教學隨處都可見老師的教學技能如何,一個好的老師應該能靈活應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任何情況,而這一點恰恰是我沒有做好的。比如:當出示背景時,“……為發(fā)泄自己孤(寂)愁苦之情……”大屏幕上少了“寂”一字,老師只是更正了一下。如果,老師順勢讓學生說說,此句應該加一個什么字,加在哪兒更符合作者當時的心情。雖然簡單的一句話卻也能見老師的教學技能。
六、上課語言不夠精煉、簡明。公開課上老師的語言要語語中的,不啰嗦,不重復,而自己卻沒有做到。比如:最后由課本到課外,讓學生積極認識柳宗元高貴不屈的靈魂時,因一次沒有說清,就又說了一次,以致最后沒有了讓學生感情誦讀的時間,影響了整個教學效果。
七、語文教師的語言應是文雅的、有感染力的,語文課也應是靈動多姿的。而這些恰恰應該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也深知,自己的教學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的不足。但我會在此漫漫教學路上求索、思考、改進不止。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11
1、《小石潭記》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來抒發(fā)自己在貶居生活中悲涼凄苦的情感。我認為像這樣語言優(yōu)美,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夠激起學生對古典文學的愛好,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于是我決定教學本文時以情感人,重點體會文章的寫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導游的身份,以課后練習一“發(fā)現(xiàn)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氣氛”為線索,引導學生和我一同游覽小石潭。
2、課前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本文的課件,讓學生分組觀看。課堂上我激情滿懷,聯(lián)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談樂和憂的心態(tài)變化,引導學生從“動與靜”、“音形色”、“景與情”等角度解讀課文,津津樂道作者高超的寫景藝術。講的時候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同學們也聽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
3、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首先指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義,讀懂文章內(nèi)容,養(yǎng)成初步的語感。但個別學生朗讀不夠充分,語感較差。因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學決不能忽視文言字、詞、句式和常用語法理解,必須重視培養(yǎng)語感,增強學生對文言語言的感受能力。
4、我們應該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習慣,形成誦讀能力。通過反復的誦讀,去深入感受文言語言的潛在魅力,去深切體悟文言語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質(zhì)。部分學生能夠做到當堂背誦。
5、學生掌握了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做到學以致用。但當堂沒有寫完,不能展示。這是因為本節(jié)的容量太大,沒有學生充足的.寫作時間。
6、方法(原創(chuàng))帶動效果
教學設計中的“紅色字體”體現(xiàn)我的教學思路:“充分地讀——自由地說——勇敢地問——大膽地寫”。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適時點撥和引導學生學習是關鍵,要做到點撥有力,引導有方,教師自己必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望。20xx年12月,在邯鄲市組織的初中語文講課比賽中,我嘗試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12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 “永州八記”中的名篇,作者從多角度、多層次描繪了小石潭清幽秀麗的風景,渲染出了小石潭周圍幽深冷寂的氣氛,同時借景抒發(fā)了作者被貶永州時孤寂悲涼的情感。全文篇幅短小,卻清晰完整地敘述了作者發(fā)現(xiàn)小石潭,欣賞小石潭、離開小石潭的整個過程,并且有詳有略。本文描寫生動細致,富有詩情畫意。40分鐘的一節(jié)課,給我總體的感覺是學生預習充分,積極參與課堂、思維活躍,發(fā)言踴躍,確實比我預想的課堂效果更好一些。但在整節(jié)課中,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回顧這一節(jié)的課堂教學,小結(jié)下面幾點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引起重視。
1、要明確目標、突出重難點。沒有明確的課堂目標,沒有重難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顯得凌亂不堪,學生在課堂上就如同無頭蒼蠅,東跌西撞,一會兒便思維中斷,久而久之,神志就游離于課堂之外,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效率。針對本文作為游記散文的特征,結(jié)合初一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為本文設計了三個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實詞,整體感知文本;
。2)學習本文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3)結(jié)合背景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課堂就有的放矢、重點突出了,經(jīng)過實踐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2、要有清晰的課堂思路。一節(jié)容量大且有效的語文課,必須有清晰的課堂思路,做到課堂環(huán)節(jié)清晰、嚴謹、層次分明,從而保證學生聽課的連貫性、有效性。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設計為:自學反饋——初學感知——研讀賞析——品讀賞析——質(zhì)疑探究——總結(jié)訓練六大環(huán)節(jié),每一個大的環(huán)節(jié)中又設計若干小的問題,這樣由淺入深,逐層展開,就符合了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使學生收到很好的效果。
3、重視對文本的解讀,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
《小石潭記》一文值得探討欣賞的內(nèi)容很多。在解讀文本時,要教會學生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是景物的特征及對景物的描寫方法;二是滲透于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在教授本文時,我教給學生欣賞景物描寫的方法(即從正面和側(cè)面來描寫)并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這樣既教給學生如何賞景,又教會他們?nèi)绾螌懢啊H缭谧寣W生欣賞小石潭周圍的青樹翠蔓時,我本想引導學生去感受青樹翠蔓“蒙絡搖綴”的.繁密茂盛,“參差披拂”的動態(tài)之美,但偏偏有一個叫黃嫣然的學生抓住了“青樹翠蔓”中的“青”和“翠”兩個字,體會到了景物的色彩美,從而感受到景物的盎然生機。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我當即給予肯定,從而帶動學生各抒己見,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活躍了課堂氣氛。
4、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時時要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這一原則。于是在本節(jié)課中我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研讀文本,并在我的組織下讓學生自己去探討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效果較好。但也發(fā)現(xiàn)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沒有得到充分關照,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遺憾之處。
課堂教學也是一門藝術,俗話說“教無定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方面隨時調(diào)整自己的方法,以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13
在教學《小石潭記》一文時,一位教師運用課件制作了幾幅精美的圖片。有石潭概貌圖,有石潭游魚圖,有石潭氛圍圖。教師一邊引導學生熟讀理解課文,一邊出示圖片。學生興致盎然地看著圖片,讀著課文?吹浇虒W的這幅情景,我總感覺有所欠缺。
語文學習是感悟積累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語言中探究,通過語言文字來浮想聯(lián)翩。這則案例把書上的文字簡單地制成幾幅圖展示給學生,說白了就是把課文的描繪從圖片中找出來。學生看到了圖片,但缺乏了想象和思考,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币恍┙處熒焚M苦心地做出圖畫般的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這樣做往往會淹沒了學生思維的`空間,掩蓋了想象的過程。反之,讓學生自我構(gòu)建圖畫,盡管構(gòu)建的圖畫并不一樣,但卻是學生自己思考的結(jié)晶。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14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山水游記中的名篇,歷來膾炙人口。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特別是對“小石潭”秀麗景色的描寫,細膩而生動,讀之如置身其境。從文體上看,本文首先是一篇文言文,然后才是一篇游記性散文。基于此兩點,我確定本課的學習重點,首先要引導學生積累文言實虛詞,特殊的文言句式,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培養(yǎng)學生淺易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其次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文本,用自己的視角來品味小石潭,深入體會柳宗元當時抑郁悲涼的心境,領會作者移步換景、寓情于景、以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
導浯:同學們,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每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總是寄托著作者深深的感情。今天,讓我們——起來學習柳宗元的游記散文《小石潭記》,一起米領略小石潭的景,體會柳宗元的情。(展示課題)
我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簡況及被貶的遭遇,了解寫作背景,聽課文配樂朗誦,注意對照課文聽準字音。然后讓學生齊聲朗讀課文。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多種讀的形式,創(chuàng)設濃厚的閱讀古文的氛圍,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也讓學生初步領會到自主互助學習的樂趣。又讓學生對照課文注釋疏通文意,劃出不明白的字詞,分組討論交流。,我們已經(jīng)成功邁過了第一道門檻,相信這第二道門檻也不在話下。請同學們根據(jù)課下注釋,自由譯文,譯文要求:忠實于原文,表述要明確,語句要通暢。讓學生嘗試逐句翻譯,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加強,由老師“串講”單向灌輸變成了學生自學。
柳宗元先生為了讓我們更全面的欣賞到小石潭的美景,他不是停留在一點上,而是移動自己的腳步,向前走去,引領我們欣賞到不同的景點,他在無形中已經(jīng)交給了我們游記散文的一種寫法——“移步換景”,于是以課后練習一“發(fā)現(xiàn)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氣氛”為線索,引導學生和我一同游覽小石潭。(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思路結(jié)構(gòu),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適時點播,讓學生輕松了解移步換景的.寫法。)在學習過程中,采取了分段分組完成理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走上講臺寫出作者的游蹤,以“發(fā)現(xiàn)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氣氛”為線索,原想可能有極個別的組不能完成任務,一直在擔心著,可當要求大家進行理解分析時,讓我感到特別吃驚的地方,班上一個長期不開口講話的同學居然主動要求發(fā)言,而且所講的內(nèi)容非常正確,這讓我感到特別吃驚,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關鍵看我們?nèi)绾稳ヒ龑、開發(fā)。這節(jié)課上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詩意課堂性。
教學的不足之處:
課堂上時間沒分配好,給學生時間太多了有一個知識點沒有點拔到位,拓展延伸沒有展開。讀的方式不夠靈活多樣,沒讓學生讀出美感,應以學生為主體,備課以學生為首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本領。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15
《小石潭記》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刻畫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冷幽深的環(huán)境,借景來表達自己在貶官生涯中孤寂凄涼的心境。我認為像這樣文質(zhì)兼美的名篇佳作,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古典文學的熱愛,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因此我決定在教學本文時以情感人,重點領會文章的借景抒情的寫法。我以向?qū)У纳矸,以課后訓練一"發(fā)現(xiàn)石潭——潭中風物——潭水來源——潭上氛圍"為線索,引導學生和我一起游覽小石潭。
課堂上我豪情滿懷,由介紹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談憂和喜的心態(tài)變更,引導學生從"動靜結(jié)合","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借景抒情"等角度解讀課文,一路領著學生欣賞作者的寫景藝術。講的時候自我感覺入情入理,同學們也聽得津津有味,非常投進。我還精心設計了拓展延伸訓練:外地政府要把小石潭所在地開發(fā)成游覽景區(qū),假如請您作為設計者去設計景點,你會怎么設計學生也設計了不少貼切的景點名稱:"聽水徑","幽竹閣","玉佩泉","翠蔓廊","觀魚臺","看溪亭"……
可是第二天上課時我卻發(fā)現(xiàn)同學們朗讀不過關,有讀破句子的`現(xiàn)象,對一些字詞的理解也有錯誤。雖然后來進行了補救,但我覺得效果不是那么理想。反思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主要問題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疏忽了文言文教學誦讀這個根本環(huán)節(jié)。他們畢竟只是八年級的學生,接觸文言文還不多,再加上我所教兩個班的學生有85%以上都是外來民工子女,不僅語文根底單薄,而且缺少良好的自學習慣,所以他們的文言文語感很差。
第二,基礎知識落實的還不到位,這對課文的朗讀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文言文的閱讀要建立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只有弄懂了課文意思,讀起來才會連貫,流暢。否則的話,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閱讀理解能力都將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部分學生已經(jīng)初步具備了查閱資料,自學課文的能力,在經(jīng)驗中也具備了寫作方面的一些知識,例如"動態(tài)描寫,靜態(tài)描寫,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借景抒情"等。但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始終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和概括,包辦代替。盡管我講得很到位,但學生還是簡單的接受而沒有自己的內(nèi)化,吸收過程。
以后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還是要注重朗讀和字詞的教學,不能忽視這類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落實。另外,文言文盡管不如現(xiàn)代文那么明白曉暢,但學生仍然應該作為學習的主體,給他們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的機會。
【《小石潭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說課稿08-29
小石潭記導游詞10-20
小石潭記的導游詞11-28
小石潭記導游詞15篇05-13
《日月潭》教學反思09-26
日月潭教學反思06-12
《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反思08-24
小稻秧脫險記教學反思08-19
《搭石》教學反思09-14
搭石教學反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