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化學知識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以實驗為基礎自然科學,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化學知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年級化學知識 1
一、物質的組成與結構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離子也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構成原子的三種粒子是:質子正電、中子不帶電、電子帶負電。一般的氫原子無中子。 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帶正電)=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由于原子核所帶電量和核外電子的電量相等,電性相反,因此整個原子不顯電性(即電中性)。
純凈物 由一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純凈物不一定是由一種分子構成的。
單質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化合物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與混合物的區(qū)別是物質的種類不同。單質和化合物的區(qū)別是元素的種類不同。
氧化物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元素符號的意義:表示一種元素,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化學式的意義:表示一種物質,表示這種物質的元素組成,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的原子構成。
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金屬單質、稀有氣體、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構成的:非金屬氣體單質:H2、O2、N2、Cl2等、共價化合物、一些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
二、酸、堿、鹽
1、固體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導電,其水溶液能導電,所以酸堿鹽溶液能導電,但有機物溶液不導電。
2、氯酸鉀溶液中不含有自由移動的氯離子,只含有自由移動的氯酸根離子
3、能導電的溶液中,所有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shù)等于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shù),所以整個溶液不顯電性。
4、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屬元素;堿中一定含有氫氧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鹽溶液,但溶液顯酸性)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但一定是堿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鹽溶液,但溶液顯堿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HX的化學性質(酸的通性)
i. 與酸堿指示劑作用,紫色石蕊遇HX變紅色,無色酚酞不變色。
ii. 與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條件:①在活動性順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②酸除了HNO3和濃H2SO4,氧化性強,與金屬反應時,不生成氫氣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iii. 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一定反應)
iv. 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一定反應)
v. 與某些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酸和另一種鹽(條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氣體)
7、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來表示,pH=7時溶液呈中性,pH<7時呈酸性,pH>7時呈堿性。PH=0時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pH越大,堿性越強。
蒸餾水的pH=7(雨水的pH<7顯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要使pH升高可加堿(可溶性堿)或水,要使pH降低可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
測定pH的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測定時,用玻璃棒把待測溶液滴在pH試紙上,然后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照,便可知溶液的pH值。pH數(shù)值是整數(shù)。
8、堿的通性
由于堿在水溶液里都能電離而生成OH-離子,所以它們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1) 堿溶液能跟酸堿指示劑起反應。(條件:堿必須可溶)紫色的石蕊試液遇堿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遇堿變紅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試液,石蕊不變色。
三、質量守恒定律
定義:化學反應前后,反應前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的總和=反應后生成物各物質的質量的總和。
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
、僭拥姆N類沒有改變
、谠拥臄(shù)目沒有增減
、墼拥馁|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
小結:在化學反應中一定不變的是:
、俑魑镔|的質量總和
、谠氐姆N類元素的質量
③原子的種類
、茉拥臄(shù)目
、菰拥馁|量。一定改變的是:
、傥镔|的種類
、诜肿拥姆N類?赡芨淖兊氖欠肿拥臄(shù)目。
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兩個原則:
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等號”表示兩邊各原子的數(shù)目必須相等。
四、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
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的溶液的方法是:
、偌铀
、谏郎
不飽和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是(熟石灰對溫度例外):
、僭黾尤苜|
②降溫
、壅舭l(fā)溶劑
飽和石灰水變成不飽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
、偌铀
、诮禍
對于同一種溶質的溶液來說,在同一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要濃
在20℃時,易溶物質的溶解度為>10g,可溶物質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質的溶解度為0.01g—1g,難溶物質的溶解度為<0.01g。
分離:KCl和MnO2方法為過濾,步驟:溶解、過濾、蒸發(fā)。
NaCl和KNO3方法為結晶,步驟:溶解、冷卻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法)
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采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來得到晶體(如NaCl)。
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比較大的物質采用冷卻熱的飽和溶液的方法來得到晶體(如KNO3、CuSO4)
冷卻飽和CuSO4溶液析出晶體的化學式為CuSO4/5H2O。
碘酒中溶質是碘,溶劑是酒精。鹽酸中溶質是HCl,石灰水中溶質為Ca(OH)2,食鹽水中溶質為NaCl,氧化鈣溶于水溶質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質為H2SO4,膽礬CuSO4/5H2O溶于水溶質為CuSO4,醫(yī)用酒精中溶質為C2H5OH。
五、空氣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用紅磷測定時的實驗現(xiàn)象:紅磷燃燒時有大量白煙生成,冷卻后,打開彈簧夾,鐘罩內(nèi)水面逐漸上升,水面上升約1/5體積。(不能用木炭、硫磺、鐵絲等代替)
若測得水面上升小于1/5體積的原因可能是:紅磷不足,氧氣沒有全部消耗完;裝置漏氣;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提出了空氣主要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氣。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混合物)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于混合物。
排放到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粉塵和氣體兩類,氣體污染物較多是SO2、CO、NO2,這些氣體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
六、水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廣,江河、湖泊和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3/4,人體含水約占人體質量的2/3。淡水資源卻不充裕,地面淡水量還不到總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勻。
4、電解水實驗可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5、電解水中正極產(chǎn)生氧氣,負極產(chǎn)生氫氣,體積比(分子個數(shù)比)為1∶2,質量比為8∶1,在實驗中常加稀H2SO4和NaOH來增強水的導電性。通的是直流電。
七、氧氣(O2)及其他氣體
氧氣(O2)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藍色的。氧氣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
氫氣(H2)是無色無味,密度最小,難溶于水,可燃。
二氧化碳(CO2)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的固體。
一氧化碳(CO)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可燃。
甲烷(CH4)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可燃。俗名沼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
八、化學方程式
1、氧化反應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反應的現(xiàn)象是: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更旺,放出熱,發(fā)出白光。
硫粉在空氣、氧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反應的現(xiàn)象是:在空氣中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藍紫色的火焰,放出熱,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SO2。
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反應的現(xiàn)象是:冒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反應的現(xiàn)象是: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氧化鎂。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反應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注意點:預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層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反應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放出熱。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反應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反應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明亮的藍色火焰。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加熱 2CuO + H2O + CO2↑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KClO3 MnO2 2KCl + 3O2 ↑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高溫 CaO + CO2↑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反應的現(xiàn)象是:黑色變成紅色,同時有水珠出現(xiàn)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反應的現(xiàn)象是:黑色變成紅色,同時產(chǎn)生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 + Cu(OH)2 CuSO4 + 2H2O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CuSO4 + H2O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CaCl2 + 2H2O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CaO + 2HCl CaCl2 + H2O
九年級化學知識 2
一、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9、導電性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二、其它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yōu)點:資源豐富、發(fā)熱量高、燃燒后的產(chǎn)物是水不污染環(huán)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
(1)金屬元素
。2)非金屬元素
(3)稀有氣體元素。
7、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
(1)FeO
。2)Fe2O3
(3)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個
。1)均一性;
(2)穩(wěn)定性;
(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
。1)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么物質;
。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shù)比;
。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化學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10、生鐵一般分為三種:白口鐵、灰口鐵、球墨鑄鐵。
1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12、常用于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
。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
。2)磁鐵礦(Fe3O4);
。3)菱鐵礦(FeCO3)。
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15、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
。1)升溫
(2)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恒溫蒸發(fā)溶劑。(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升溫、加溶質、恒溫蒸發(fā)溶劑)。
1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
(1)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廢渣、廢氣、廢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施用的農(nóng)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19、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
。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數(shù)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
。3)極少數(shù)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2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2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2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2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wěn)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25、教材中出現(xiàn)的三次淡藍色:
。1)液態(tài)氧氣是淡藍色
。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26、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
。1)硫酸銅晶體;
。2)氫氧化銅沉淀;
。3)硫酸銅溶液。
27、過濾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nèi)壁;
。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
。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啟普發(fā)生器由三部分組成:球形漏斗、容器、導氣管。
29、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nèi)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
30、取用藥品有“三不”原則:
。1)不用手接觸藥品;
。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
。3)不嘗藥品的味道。
31、寫出下列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
膽礬(藍礬、五水硫酸銅CuSO4?5H2O):藍色固體
堿式碳酸銅(銅綠):綠色固體黑色固體:碳粉、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白色固體:無水硫酸銅(CuSO4)、氯酸鉀、氯化鉀、氧化鎂、氯化鈉、碳酸鈣、碳酸鈉、硫酸鋅
紫黑色:高錳酸鉀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要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33、由雙原子構成分子的氣體:H2、O2、N2、Cl2、F2
34、下列由原子結構中哪部分決定:
①、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shù)決定
、凇⒃氐姆诸愑勺钔鈱与娮訑(shù)決定
、邸⒃氐幕瘜W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
、堋⒃氐幕蟽r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
、荨⑾鄬υ恿坑少|子數(shù)+中子數(shù)決定。
35、學過的有機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從宏觀和微觀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可歸納為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一個可能改變:
(1)五個不改變:認宏觀看元素的種類和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從微觀看原子質量、原子的種類和原子數(shù)目不變;
(2)兩個一定改變:認宏觀看物質種類一定改變,從微觀看分子種類一定改變;
。3)一個可能改變:分子的總和可能改變。
37、碳的兩種單質:石墨、金剛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8、寫出下列物質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
沼氣:CH4、煤氣:CO、水煤氣:CO、H2、天然氣:CH4、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石灰漿、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
大理石、石灰石:CaCO3
九年級化學知識 3
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1)金剛石、石墨:C
(2)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
(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
(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堿、燒堿:NaOH
(10)純堿:Na2CO3 碳酸鈉晶體、純堿晶體:Na2CO3·10H2O
(11)碳酸氫鈉、酸式碳酸鈉:NaHCO3 (也叫小蘇打)
(12)膽礬、藍礬、硫酸銅晶體:CuSO4·5H2O
(13)銅綠、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的物質)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離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氣:NH3 (堿性氣體)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為常見的堿,具有堿的通性,是一種不含金屬離子的堿)
(19)亞硝酸鈉:NaNO2 (工業(yè)用鹽、有毒)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tài)
1、白色固體: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tài))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
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xiàn)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xiàn)e3+的溶液呈棕黃色,其余溶液一般不無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鹽和堿):①鹽: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堿:藍色↓:Cu(OH)2 紅褐色↓:Fe(OH)3白色↓:其余堿。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鹽酸、硝酸、醋酸。酒精為有特殊氣體的液體。
7、有毒的,氣體:CO 液體:CH3OH 固體:NaNO2 CuSO4(可作殺菌劑 ,與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藍色的粘稠狀物質——波爾多液)
三、物質的溶解性
1、鹽的溶解性
含有鉀、鈉、硝酸根、銨根的物質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質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堿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堿有:氫氧化鋇、氫氧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和氨水,其他堿不溶于水。難溶性堿中Fe(OH)3是紅褐色沉淀,Cu(OH)2是藍色沉淀,其他難溶性堿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堿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鈣、氧化鈉(堿性氧化物+水→堿)
九年級化學知識 4
一、水的組成
1、水的組成:
水是純凈物,是一種化合物。從宏觀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水是化合物。從微觀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氧原子構成的"。
2、水的性質
(1)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沒有味道的液體,沸點是100℃,凝固點是0℃,密度為1g/cm3,能溶解多種物質形成溶液。
(2)化學性質:
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水還可以與許多單質(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鹽等多種物質反應。
二、氫氣
1、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是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
2、化學性質——可燃性。
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淡藍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氫氣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因此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驗純。(驗純的方法:收集一試管的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瓶口向下移進酒精燈火焰,松開拇指點火,若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需再收集,再檢驗;聲音很小則表示氫氣較純。)
三、分子
1、定義: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停地運動著,并且溫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運動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間有作用力和間隔。不同的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通常不等于幾種液體的體積簡單相
加,就是因為分子間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間隔。(熱脹冷縮)
四、原子
1、定義: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學變化的實質:
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3、分子與原子的比較:
(1)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同種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原子性質不同。
(3)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4)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級化學知識】相關文章:
關于氮氣的化學知識01-27
化學知識參考文07-07
化學入門基礎知識04-02
分析化學知識總結04-12
化學海洋知識匯總04-24
化學知識的有效記憶方法04-18
生活中的化學小知識01-26
化學與生活趣味小知識01-27
鐵的化學知識點09-23
化學實驗的相關知識的歸納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