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導游證考試章節(jié)考點:中國歷史小常識
當導游時,關于中國歷史小常識是必須要懂的,這里當導游的基本常識。下面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講述了導游證考試章節(jié)考點:中國歷史小常識。
國號名稱的主要來由 原來的部族 發(fā)跡地 封爵 發(fā)跡地特產(chǎn) 吉祥文義 建立者的姓氏 社會上流行口號 同音通假 建政權所在地
帝王、皇族、皇戚稱謂
奴隸社會中最高統(tǒng)治者可稱“后”、“王”、“天子”。‘‘后”、“王”的稱謂源自原始社會。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都稱為“王”,”天子”一稱在西周時出現(xiàn)。周王室衰微后,諸侯國的君主也有稱“王”的,如楚莊王。戰(zhàn)國時各大諸侯國的君主均稱“王”。漢代開始,分封的諸侯稱“王”,也有封爵稱“王”的。
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把“皇”和“帝”連起來始稱“皇帝”.為封建社會中歷代君主所沿用。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 嬪妃
皇太子 皇太孫
公主 駙馬
公主:漢代開始專指皇帝之女。漢代皇帝的姊妹稱長公主,皇帝的姑母稱大長公主。后代有所不同,有的以“長”指排行。清代皇帝之女不稱“格格”,只有親王、郡主、貝勒、貝子、“國公”等人之女才依次稱和碩格格、多羅格格、固山格格、格格等。
駙馬:魏晉開始,皇帝的女婿大都封“駙馬都尉“之職,魏晉以后帝婿皆加封“駙馬都尉”.故“駙馬”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稱“額駙”;
帝王的謚號、廟號、尊號、全稱、年號、陵號
謚號,出于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按其生平事跡給予褒貶或同情的稱號。
廟號,帝于死后,其繼承者立廟奉祀,追尊為‘某祖”、“某宗”的名號即為廟號。
尊號,封建社會對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頌揚性稱號即為尊號。有時也稱為“徽號”,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劉邦)等。
全稱,即廟號 尊號 謚號的合稱。如,乾隆皇帝全稱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其中,高宗為廟號,純?yōu)橹u號,其余為尊號。
年號,封建帝王即位后為紀年而設置的稱號。
陵號,封建帝王陵寢的名號叫陵號.始于西漢,如長陵、陽陵、杜陵霸陵。
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中、酉、戊、亥。天下和地支合稱“干支”。干支按照‘定的規(guī)則搭配,成為60對。
年、月、日、辰及其記錄方法
年,原始的意義為莊稼收獲—次。以地球繞太陽一周天為一年,古人測365.25日為一太陽年。
古代計算月亮繞地球與太陽—個“合朔”周期的時間為29.53059日,叫一個月。有30日的大月,也有29日的小月,—年一般12個月,閏年13個月。
古代以—晝夜為一日。用干支紀日在商代就實行了。因為兩個月加起來是59天,所以用干支紀日可依次下推,如止月初一是甲子,三月初一就是癸亥。
古代分一日為十二個辰,也叫“時辰”。記辰用十二地支,每日24小時、球2小時為一個時辰。
四時 節(jié)氣
亦稱四季。正月、二月、二月為春,故可分別稱之為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四、五、六月為夏,亦有孟、仲、季的別稱;秋、冬同。七、八、九月為秋,十、十一、十二月為冬。
一年分24個節(jié).也稱“氣”或“節(jié)氣”。24個節(jié)氣是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陰陽、五行、八卦
原括向日為陽、背日為陰的日照向背,后擴展引申到相互對立或消長的兩種現(xiàn)象、事物、聯(lián)系等。
古代認為構成萬物的基本要素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zhì),稱
為“五行”。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上,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勝):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周易>少納入種符號,象征著八種基本自然現(xiàn)象
乾卦象征天。
坤卦象征地。
震卦象征雷。
艮卦象征山。
離卦象征火。
坎卦象征水。
兌卦象征澤。
巽卦象征風。
生肖
也稱十二屬相。生肖發(fā)端于戰(zhàn)國,東漢時已有明確記載。以十二地支配十二種動物構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免、辰龍、巴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戊狗、亥豬。
院試 鄉(xiāng)試 會試 殿試
(一)院試
又稱郡試、道試。是參加過縣試、府試后的童生取得生員資格的考試。由朝廷所派官員主考?贾泄欧Q秀才,才有資格“入泮“(進學)學習。
(二鄉(xiāng)試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考試。取中者稱“舉人”,已有做官資格。第—名稱“解元”。
(三)會試
每三年一次會集各省舉人在京城舉行的考試。取中舌稱“貢士”(或“中式進上”)第—名稱“會元”(或“會魁”)。
(四)殿試
亦稱“廷試”,是皇帝在殿廷親自對會試考中的貢士所進行的面試。按成績分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賜進土及第”。第—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二名稱“探花”。
二甲:若干名:均叫“賜近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賜同進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無、會元、狀元),就叫“連中三元”。
十三經(jīng) 四書五經(jīng) 三綱五常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宋代所定。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始有“四書”之名。前兩種是從《禮記》中抽出的,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科舉考試的必讀書。
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典的合稱。
漢武帝時定。也是科舉考試必讀書。
三綱和五常的合稱、簡稱“綱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是封建論理道德的規(guī)范化教條,對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起了巨大的作用。
避諱
“避諱”就是不直接說小或?qū)懗鼍骰蜃痖L的名字,凡遇到和君長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改字、缺筆或改變讀音的辦法來回避。
避諱始于周朝.行于秦漢,盛于隋唐,嚴于兩末,苛于清代。民國成立后廢除。
姓、氏、名、字、號
姓在中國古代早期是一個氏族的號,如黃帝姓“姬”、炎帝姓姜”、周族姓“姬”等等。在奴隸社會中貴族有姓,平民和奴隸無姓。
氏,是姓的分支。
【導游證考試章節(jié)考點:中國歷史小常識】相關文章:
最新導游證考試章節(jié)考點08-23
2017年導游證考試章節(jié)考點09-07
導游證考試章節(jié)考點:世界遺產(chǎn)名錄09-17
導游證考試章節(jié)考點:夏、商、周奴隸社會時期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