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1
一、設計思路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石頭、雪花片等)在水中沉浮的經驗,所以如果活動設計僅僅停留在讓幼兒了解,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幼兒的探索興趣不易深入。而讓幼兒帶著任務探索,如怎樣使浮的東西沉下去,使沉的東西浮上來,可以提高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大班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逐漸減少,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發(fā)展得比較好,所以活動設計既要為幼兒提供邊操作邊思考的機會,又要注重培養(yǎng)思考的有意性,培養(yǎng)幼兒先預測(思考)再操作。操作后讓幼兒多講述、討論,促進形象思維的發(fā)展。
二、活動目標
1、知識: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
。1)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有序的完成實驗。
(2)能與同伴溝通、交流與合作來探索調節(jié)物體沉浮的方法。
3、情感:
。1)樂意參加探索沉與浮的小實驗。
。2)初步形成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重點: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四、活動難點
探索調節(jié)物體沉浮的方法。
五、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臉盆,盆里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條。
2、每組裝滿水和空礦泉水瓶各一個、橡皮泥、石頭、雪花片、樹葉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張記錄紙,一只筆。
六、活動過程:
1、認識實驗材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找出來看看是誰呀?
幼:是鑰匙、小木塊、玻璃球?
2、實驗:沉與浮
、俳處熓痉叮航處熑∫粔K雪花片請幼兒來猜猜:這塊積木放在水里會怎么樣?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請幼兒把準備的材料進行猜測,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
教師指導:你們猜雪花片放在水里會怎樣?你們每人有一張記錄表,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表上。如果猜雪花片是浮上來的,那就在"?"這一列中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上面加一個小帽子)如果你認為是沉下去,那就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下面加一個小帽子)。
、趯嶒灒褜嶒灥慕Y果記在記錄紙上。
幼兒按意愿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記錄,針對性地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
鑰匙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呢?是不是這樣的,那其它的東西是不是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呢?老師準備好水了,我們端上這些東西到那邊去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后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小手"這一列中。
、鄹鶕(jù)記錄表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結果。
提問:"有沒有試驗結果和猜測結果不一樣的?"
總結:(出示表格和實物并演示)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東西有……沉下去的東西有……
七、提升實驗
(一)怎樣使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
1、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石頭寶寶是好朋友,他們想在一起在水里做游戲,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幫幫瓶子寶寶,讓他沉下去。
2、幼兒嘗試。(如果幼兒一下子想不到辦法,可以給幼兒1-2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小朋友想出辦法再加以引導。)
3、師:小朋友們,同一個瓶子寶寶,不裝水時浮在水面上,裝滿水后,就沉到水里了。為什么呢?
4、教師總結:不裝水時,瓶子寶寶很輕,所以浮在上面;裝滿水后,瓶子寶寶變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ǘ┰趺礃邮钩料氯サ臇|西浮起來
1、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讓瓶子寶寶和石頭寶寶在一起玩了,他們玩得好開心?墒,還有一個物品寶寶需要你們的幫助,看,橡皮泥寶寶和樹葉寶寶是好朋友,他們好想一起浮在水面上玩,讓我們來幫幫他們!
2、幼兒嘗試。(如果幼兒一下子想不到辦法,可以給幼兒1-2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小朋友想出辦法再加以引導。)
3、師:現(xiàn)在橡皮泥寶寶能和樹葉寶寶一起玩了,他好開心?伤幸粋問題想問小朋友們"我的體重沒變,當我團成球狀時,我沉在底下;當把我做成船的形狀時,我就會浮上來,為什么呢?"
4、幼:……(此問題有一定難度,可以先讓幼兒思考、交流和討論1-2分鐘。到時如果幼兒還回答不出,老師再加以引導。)
5、教師總結:當橡皮泥寶寶是球狀時。
八、活動延伸
1、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還有一個物品寶寶,小朋友們看是什么,小朋友們猜猜看--寶寶放到水里是沉,還是浮呢?
2、幼:……
3、教師總結:老師也不知道--寶寶是會沉,還是會浮。其實,小朋友們,我們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大家不知道它們在水中是會沉還是會浮,小朋友們回去以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我們周圍還有一些什么東西在水里是沉還是浮。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孩子們在游戲及日常生活中,會發(fā)現(xiàn)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如船為什么會浮在水上走?為什么有些東西回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沉在水里?為什么有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也可以沉下去?為什么有些東西會沉在水里而且可以浮在水面?為了使幼兒滿足幼兒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邊的的科學,接觸沉與浮的現(xiàn)象,并對沉與浮的現(xiàn)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因此設計了這個科學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1、能主動探索,尋找讓物體沉下去的多種方法,體驗實驗快樂
2、實驗中探索怎樣使浮起來的物品沉下去,使沉下去的物品浮上來。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沙子、(棋子、藥瓶、石頭、積木已消毒)溫水、水箱、皮筋、等、ppt活動過程:
一、音樂律動《科學泡泡》
二、找呀、找呀、找朋友
1、什么是浮,認識浮在水面的物品有哪些?有哪些物品?在放到水里試一試,哪些是浮在水面呢?
2、認識沉在水里的物品有哪些?都有什么物品?在放到水里試一試,哪些是沉在水里呢?
3、實驗小結
三、奇思妙想、想一想
1、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把浮在水面的物品沉下去?
2、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把沉在水里的物品浮上去?
3、小朋友開發(fā)想象力,今天我們要去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四、小實驗
1、介紹材料
2、"實驗安全提示"
3、幼兒操作教師、教師巡回指導
五、回憶錄
1、我知道怎樣可以把沉在水里的浮上來
2、實驗后整理材料六、活動延伸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沉與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觀察不同物體在水中的狀態(tài),幼兒興趣濃厚,喜歡動手操作,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課時思路清晰,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小結,小結語言還是很精準有效,幫助孩子理解沉與浮的秘密。
但是作為一個科學活動,需要老師的提問時語言簡練,在這方面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在小朋友猜想記錄時,可以記錄小朋友的猜想時的個數(shù),并現(xiàn)場做實習,科學活動并不是一定要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動手,還可以結合已有的經驗,切記不誤導孩子。
總之,每次活動都有不同的收獲,希望下次活動會更好。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在玩水游戲中,發(fā)現(xiàn)有的東西會浮在水面上,有的東西會沉在水里,并感到好奇。
。、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只塑料筐,內有木塊、塑料玩具、小梳子、玻璃球等能沉浮的物體若干,每組一只盛滿水的大盆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將物體放入盆中,觀察物體在水中的變化。
請幼兒把筐里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放入水中,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二、請幼兒回答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演示驗證,讓幼兒理解“沉下去”和“浮在水面”。
三、幼兒根據(jù)教師指令第二次操作:
1、請幼兒將會沉下去的物體放入水中,驗證結果。
。、請幼兒將會浮起來的.物體放入水中,驗證結果。
3、幼兒收拾整理,將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放在一起,沉在水里的東西放在一起。
活動延伸:
回家后,在家長的陪同下試驗:還有哪些東西也能浮在水面上或者沉到水里?有沒有辦法使浮在水面的東西沉下去?沉入水底的東西能否浮起來?(要求家長別太干涉,在不損壞東西、無危險的情況下放手讓孩子試驗。)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我設計這節(jié)課,是因為9月份我給孩子上過一節(jié)科學活動《漂浮的雞蛋》,孩子特別感興趣,但那節(jié)課孩子對物體的沉浮掌握的不是很透徹。所以,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更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更深一層的去發(fā)現(xiàn),去了解,水具有浮力,物體的沉浮與水的浮力有關,并去主動探索物體沉與浮的方法。
活動名稱:
科學
活動內容:
水中游戲-——物體的沉與浮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能明白水具有浮力。
2.感知物體的沉浮與水的浮力有關。
3.能主動探索使物體由浮至沉,由沉至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裝水的容器?曜,釘子,瓶子,硬紙板,石頭,鐵片,木板,硬幣,一次性塑料杯,電池,月餅盒。
2.教師需準備一個裝有水的魚缸,一枚釘子,一個月餅盒。
3.幼兒16名,活動時分為4組,一組4人。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幼相互問好,共同進入場地,幼兒圍著老師坐,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魚缸,讓幼兒觀看,并提問:
。1)魚缸里裝有什么?
(2)水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處?(用來喝,洗衣服,做飯等)
2.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月餅盒,釘子讓幼兒認識,并逐一將其放進魚缸,讓幼兒觀察,提問幼兒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月餅盒浮在水上,釘子沉在水底)
3.好玩嗎?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玩呢?
二、幼兒自己動手操作。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材料,看看都有什么?
2.幼兒分組活動,分為4組,一組是4個人。
3.在幼兒操作期間,教師一邊觀察,一邊根據(jù)情況,不斷提出問題:
例如:釘子能沉在水底,怎么樣能讓釘子浮在水上呢?
筷子能浮在水上,怎么樣能讓筷子沉在水底呢?
4.鼓勵幼兒主動探索沉與浮的方法。
三、交流經驗,師幼小結。
1.教師:小朋友,在操作的時候,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哪些東西是浮在水上的?哪些東西是沉在水底的?哪些東西通過小朋友想的辦法,既可以浮在水上,又可以沉在水底?
2.師幼共同交流經驗,收集好的方法并加以試驗。
3. 小結:為什么物體可以在水里沉。
因為水具有浮力。浮在水上的物體,是因為它本身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像,月餅盒,筷子,硬紙板,木板等,它們的重量都小于水的浮力,所以,才會浮在水上。沉在水底的物體,是因為它本身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像,釘子,石頭,電池等,它們的重量都大于水的浮力,所以,會沉在水底。
4.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物體沉浮的原因,知道水具有浮力,剛才大家也有許多好的方法,讓物體既可以浮在水上,又可以沉在水底,F(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再去自己操作,自己可以想更好的辦法,也可以按照別人的方法,讓物體又能沉,又能浮,看誰的辦法多,誰的辦法好。
四、幼兒再次操作,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進行本科的教學的時候,我看到學生準備的各種實驗材料,于是組織學生將它們放到水中,看看哪些是浮,哪些是沉?學生很快進行操作,然后進行匯報。結果在觀察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拿的橡皮泥是浮的?怎樣回事呢?首先第一條原因是部分學生準備的不是橡皮泥,而是彩泥由于較輕所以輔導水面上,還有救學生進行操作的`將帶包裝的橡皮泥直接放入水中,這樣其就上浮。因此看來需要在組織學生的時候,要將材料的處理交代清楚,這樣才有效果。還有在教學的時候,在組織學生將袋子死開之后放水中,還讓他們思考裝上袋子就會上浮。直接進行改變沉浮,這樣學生就會通過經驗進行了學習。
然后我讓學生匯報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學生匯報的很是好,對于橡皮泥的處理,學生們說的很是清楚。
然后就在在學生準備的材料中找出三種來進行改變沉浮的實驗。學生準備的材料應該也每個小組基本上一樣。但是二班和一班還有差別的。現(xiàn)在想來,學生在準備材料上不是充分地原因,還有通過群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這樣能夠更好的督促學生更好的進行準備以慢慢的養(yǎng)成好的習慣。
然后就是學生進行猜想怎樣改變浮與沉,在我提出的問題上進行解決。學生積極的討論并且進行匯報。我參與到了學生的匯報。學生的想法還是不錯的。
讓后就是組織學生想,在操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學生積極的思考。這一點也么有什么問題。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表示物體的沉浮。
2、探索調節(jié)物體沉浮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試驗材料(乒乓球、積木、空瓶子、鑰匙、橡皮泥、小石頭、釘子、樹葉、小碗、磁鐵、筆、紙)若干。
2、幼兒每四人合用一張操作臺,另備水槽、托盤各一只。
重點與難點:
探索、發(fā)現(xiàn)使物體沉或浮的不同方法。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幼兒聽音樂進實驗室,看到各種試驗材料,激發(fā)幼兒的操作欲望。
二、幼兒嘗試
。ㄒ唬┙處熖岢鰢L試題:把這些物體放入水中,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幼兒嘗試、得出結論:
有的物體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體落(沉)入水底。
教師總結(演示課件):象乒乓球、積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現(xiàn)象叫做浮,象鑰匙、橡皮泥、小石頭、釘子在水中的現(xiàn)象叫做沉。
三、幼兒嘗試
。ǘ┙處熖岢鰢L試題:如果用向上的箭頭表示浮,用向下的箭頭表示沉。這些實驗材料該用什么符號表示呢?(插塑、紙、梳子、牙刷、電池、鉛筆、小刀、橡皮)。
各組幼兒進行嘗試猜測,并在紙上畫好對每一種材料沉或浮的猜測結果。
教師總結(演示課件),驗證幼兒猜測的正確與否。對不同意見(如同一種物體,有的幼兒認為沉,有的幼兒認為。┩ㄟ^實驗驗證,統(tǒng)一認識。
四、幼兒嘗試
。ㄈ┙處熖岢鰢L試題:怎樣讓浮的物體沉下去?讓沉的物體浮上來?
幼兒嘗試、得出結論:
往空瓶里裝水,把鉛筆拴在石頭上。可以讓浮在水面的空瓶子和積木沉下去;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把釘子放在積木上,可以讓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和釘子浮上來。
教師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五、幼兒嘗試
。ㄋ模┙處熖岢鰢L試題:
1、故事:小明在樹林里踢球,不小心球踢到樹洞里去了,樹洞很深,小明夠不上來,他多著急呀,誰來幫他想個辦法呢?
幼兒嘗試回答:往樹洞里灌水球就浮上來了。
教師演示課件,驗證答案。
2、有一堆摻有麥糠的小麥,怎樣盡快的把麥糠和麥粒分開?
幼兒嘗試回答:把它們放入水中,浮在上面的是麥糠,沉入水底的是麥粒。
教師演示課件,驗證答案。
六、幼兒嘗試
。ㄎ澹┙處熖岢鰢L試題:沉與浮在我們的生產、生活有哪些應用?
幼兒嘗試回答:救生圈的應用、淘米做飯時的應用以及在輪船、潛水艇上的應用等。
教師總結(演示課件):
沉浮現(xiàn)象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它廣泛應用于工業(yè)、農業(yè)、國防等領域,能為人類做許多事情。
活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還有哪些物體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導入:有個小朋友玩乒乓球時把球掉進樹洞里了,該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灌水)乒乓球真的會浮嗎?一起來觀察一下
。ㄑ菔荆
1、放水面
2、放水底)
真的會浮唉!看來沉浮知識真管用,我們這堂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教師出示吹好的氣球,提問:"小朋友,氣球娃娃來找你們玩來了,大家快跟它打個招呼吧!氣球娃娃想考考你們,'我的肚子為什么是鼓鼓的?
引導幼兒說出氣球里是空氣,教師"空氣從哪里來?我們去捉空氣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學生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特別是我們農村小學更是為培養(yǎng)學生科學科學素養(yǎng)和能力在不斷地探索。
就拿《沉與浮》這一課教學來說,在教學中我結合“通過指導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采用“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得出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再運用到實踐中”這六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得很順利。得出的結論證實了有的同學的猜想是對的、有的'同學的猜想是錯的。但是我感覺這個探究過程更像是驗證過程了。而且學生在匯報實驗數(shù)據(jù)時我只讓兩個小組上來匯報,沒有收集所有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這樣我在帶領學生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時就不容易把數(shù)據(jù)轉化為證據(jù)。
整節(jié)課的環(huán)節(jié)是由學生先猜測,然后我們大家一起動手做實驗證實,從而發(fā)現(xiàn)物體沉與浮的秘密,通過各種不同的材質,讓學生不斷的大膽想象,最后再集體歸類總結,有哪些東西可以在水中浮,哪些東西會沉的。
本次活動通過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幾個步驟,經歷了激趣、思考、探索、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樂趣中體驗,動手中發(fā)現(xiàn),達到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能力。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是在活動中,學生做實驗的實間偏長,導致后來在做總結的時候就弄得有點倉促了,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合理安排整個活動過程。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2、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以及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大盆水、一塊擦手毛巾。
2、每組一個筐,內有雪花片、泡沫、硬幣、棉簽、圓鐵片、塑料瓶、鐵釘、記號筆若干。
3、個人記錄表每2人一張。
重點難點:
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怎樣幫助螞蟻過河?
(幼兒開動腦筋:游泳圈、小船等)
二、基本部分。
1、引出沉與浮的概念,認識沉與浮的標記
師:為什么游泳圈可以幫助小螞蟻呢?出示沉與浮的'標記,指導幼兒如何畫標記。
2、幼兒動手操作進行探究——尋找?guī)椭∥浵伒姆椒?/p>
是不是和你們猜的一樣呢?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等一會請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這些材料放進水里一個個試一試,2個人一組,一人記錄,一人操作。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請一組幼兒講解記錄結果。
師小結:小朋友們都觀察的很好,雪花片、棉簽等會浮上來,圓鐵片、硬幣等會沉下去。
4、引導幼兒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探究:借助輔助材料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5、展示幼兒探索結果。
請個別組幼兒講解自己的探索結果,教師進行總結。
三、結束部分。
安全教育,引導幼兒不要玩水,學會自救。
師:小朋友們真棒,在你們的幫助下,小螞蟻已經上船了。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所以我們不要到河邊玩水,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游泳圈、盆、木頭等物品自救。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
孩子們在游戲及日常生活中,會發(fā)現(xiàn)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如船為什么會浮在水上走?為什么有些東西回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沉在水里?等等,為了使幼兒滿足幼兒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邊的的科學,接觸沉與浮的現(xiàn)象,并對沉與浮的現(xiàn)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因此設計了這個科學學習活動。
二、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引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三、活動準備:
1、小泡沫板、石頭、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盤放在桌子的中間。
2、記錄表、筆、水盆。
四、活動過程
1、教學活動的導入
幼兒進入課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托盤中都放著哪些東西?
2、猜測物體沉浮狀態(tài)并記錄
老師:小朋友,請你們猜一猜,這些東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東西會沉到水底,有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
老師:請你把猜想的寫到記錄表上,記錄表已將托盤中的材料畫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
請你在相應的位置上畫上勾,等會我們再來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結果到底是不是一樣的。
3、實際操作物體,并記錄沉浮狀現(xiàn)象。教師給予指導。
老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記在了記錄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對不對呢?請小朋友對照記錄將材料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并將這個材料是沉還是浮記錄在記錄表相應的位置上。
4、幼兒對自己的實驗總結及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教師給以鼓勵。
教學反思
《物體的浮與沉》這一節(jié)內容是對前一節(jié)內容《阿基米德定律》的'鞏固和發(fā)展,同時浮沉條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學好這一節(jié)內容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浮力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引入新課時我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木塊能漂浮在水面上,而鐵塊能沉入水中?學生答:因為木塊重,而鐵塊輕。然后我演示:將一根小鐵釘和一大木塊分別放入水中。這時鐵釘下沉,大木塊卻浮于水面,顯然大木塊比小鐵釘重。這說明物體浮沉的原因并非如大家所想。因此這樣通過打破學生錯誤的經驗或思維定勢來引入新課,使學生帶著疑問來學習新課,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好多學不好物理的同學并不是對物理不感興趣,而是邏輯思維能力不足或數(shù)學基礎薄弱等因素,如何調動這些學生的積極性正是我以后在教學中要努力的方向。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2、初步了解物體沉浮的簡單原因,激發(fā)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做簡單的分類。
活動準備:
雪花片、竹片、釘子、鐵勺子若干每組一份,盛水臉盆每組一只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今天老師要來做一個小實驗,老師這里有一筐東西,呆會老師要把他們都放到水里,請小朋友們仔細地看,
看看他們哪些東西是在水上面的,哪些是在水底的`!崩蠋熤饌把物體放到水里。
二、討論探索
1、幼兒觀察后發(fā)言:“雪花片是在水上的,釘子、勺子掉下去了在水底了……”
教師:“恩,觀察得很認真,我們到看到雪花片和竹子是浮在水上的,釘子和勺子沉到水下了!保ㄖ攸c強調浮在水上的、沉到水下,可用手勢表示加強印象,要求幼兒重復說一遍)。
2、教師:“那老師問問小朋友,浮在水上的東西是用什么做成的?沉到水下的又是用什么做成的?”(可適當引導)
幼兒:“雪花片是塑料的,竹片是竹子等。釘子、勺子是鐵做的等!
3、教師總結幼兒發(fā)言:“真聰明,我們看到用塑料、竹子做的東西浮在水上了,用鐵做的東西都沉到水下面去了,接下來就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也來試一試,看看是不是和老師做出來的一樣!
三、幼兒操作
1、請幼兒分組進行操作驗證,可給幼兒一些更多的塑料小玩具制品來驗證結果。
2、操作完畢,與幼兒一起總結實驗結果:“我們小朋友自己動手做過實驗了,真能干!大家一起告訴老師,做了實驗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用塑料做的玩具浮在水上了,用鐵做的勺子和釘子沉到水下了!
3、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給我們做實驗用的東西找找家,請把會浮的東西放在塑料做的臉盆里,把會沉的東西放在鐵做的臉盆里”
4、放好后,教師檢查是不是都放對了,請小朋友一起分辨,鞏固知識。
四、延伸
教師:“那如果勺子和釘子也想浮到水上面來,小朋友能有什么辦法幫幫他們呢?”
幼兒:“讓他們坐在塑料做的船上、把釘子放在雪花片上等”(若幼兒回答出辦法則一起實驗驗證,若幼兒想不出,可讓他們再動手操作嘗試找辦法)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在《好玩的水》的活動過后,幼兒對物體的沉與浮現(xiàn)象比較感興趣,最近幼兒談話的主題總是與之有關的內容,于是,我借此機會設計了大班科學活動《沉與浮》。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協(xié)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2、體驗成功的喜悅之情。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通過活動相互協(xié)作,共同探索。
難點:能通過操作、記錄,體驗鹽的多少與雞蛋位置變化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鉛筆、小勺、記錄紙、鹽、紙板、小瓶、海綿、手絹、泡沫板、木板、燒杯、熟雞蛋、塑料積木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啟發(fā)談話,引出主題
師:孩子們,你們玩過水嗎?
幼:玩過。
師:你們是怎樣玩的'?
幼:我們把積木、石子放在水中,看誰能浮起來。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呀?
幼:積木浮起來,小石子沉下去了。
師:出示雞蛋,請幼兒猜猜看,雞蛋在水里會怎樣?幼兒討論(沉下去,浮上來)。好,老師現(xiàn)在把它放到水里看看會怎樣?放到水中觀察結果:沉下去了。那咱們用什么辦法讓它浮起來呢?
幼:紛紛討論,說出自己的辦法。
師:好,請小朋友們找伙伴一起來試一試。
二、幼兒自主操作活動
1、幼兒親自做實驗。
2、討論:你用什么辦法讓雞蛋浮上來的?(把雞蛋放在木板上讓它浮上來,把雞蛋放在泡沫上讓它浮起來等。)
三、師幼共同操作探索
1、出示鹽
師:鹽能不能讓雞蛋浮起來呢?小朋友猜猜看。
幼:能;不能。
師:好,現(xiàn)在我們試試看。
要求:三個小朋友一組分工、合作進行操作,一個幼兒用小勺放鹽,一個幼兒用筷子攪拌,一個記錄,每放一次鹽就要做一次記錄,還要記錄好雞蛋位置的變化。
2、幼兒操作、教師參與并指導。
3、交流記錄結果。
(1)雞蛋浮起來了嗎?
(2)檢查幼兒記錄結果,提問幼兒操作過程。
(3)教師小結:鹽放的少,雞蛋浮起來的慢,鹽放的多,雞蛋就浮在水面上了。
活動延伸:在區(qū)角中放入此材料,供幼兒操作。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沉浸在沉與浮的操作興趣中,對老師提出的注意事項放在身后,弄得到處是水,特別在放鹽時一次加足了鹽,導致無法記錄比較。不過大班幼兒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從幼兒的反映看,幼兒對鹽水的濃度與雞蛋的沉浮的關系的理解是個困難,沒能真正理解,希望在區(qū)角活動中幫助幼兒進一步加深理解。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雞蛋的沉與浮反思12-08
中班教案沉與浮活動反思11-16
《改變浮與沉》的教學反思總結11-29
小班公開課沉與浮教案(通用10篇)07-01
三年級科學《浮與沉》教學設計(精選8篇)11-21
大班科學杠桿教案04-23
大班科學神奇的雨的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