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試題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試題含答案

時間:2024-09-14 20:24:29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年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試題(含答案)

  1.繼發(fā)性腹膜炎有休克表現(xiàn),應首選哪種治療方法

2017年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試題(含答案)

  A.積極抗休克,如休克不能糾正,不考慮非手術治療

  B.積極抗休克,如休克糾正則用非手術治療

  C.積極抗休克的同時進行手術

  D.立即手術

  E.積極抗休克,如休克不能糾正應延緩手術

  答案:C

  評析:繼發(fā)性腹膜炎不經(jīng)手術去除病因,是難以治療的,若同時伴有休克的出現(xiàn),在處理上就更為復雜。休克較重時,不去除病因,休克就不能糾正,所以,休克不能糾正就不考慮手術或休克糾正之前采用非手術治療,必然會耽誤一些尚可挽救的病人;反之,不經(jīng)適當?shù)目剐菘酥委煻⒓词中g,必會加重休克,增加死亡率。如病情危重,經(jīng)積極治療休克不能糾正時,應在積極抗休克治療的同時進行手術,手術也采取簡單、省時為宜,如只做腹腔引流術或結腸造口術等。因此答案為C。

  男,30歲,2小時前突然上腹刀割樣痛,迅速波及全腹,不敢直腰走路。檢查舟狀腹,腹肌強直,有腹膜刺激征,腸鳴音消失,肝濁音界消失。

  2.應考慮的診斷

  A.闌尾穿孔

  B.潰瘍病穿孔

  C.膽囊穿孔

  D.絞窄性腸梗阻

  E.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答案:B

  評析:潰瘍病穿孔后,最主要的癥狀是突然發(fā)生腹痛,呈刀割樣,很快擴散至全腹。檢查腹肌緊張顯著,呈舟狀腹,膈下可見游離氣體,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因此答案為B。

  3.進一步明確檢查的簡便方法

  A.血淀粉酶測定

  B.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

  C.X線腹部平片

  D.尿淀粉酶測定

  E.腹腔穿刺抽液檢查淀粉酶量

  答案:C

  評析:根據(jù)以上提供的癥狀和體征,為明確診斷,進一步確診最簡便的方法是X光片腹部平片,了解膈下游離氣體,膈肌升高即可明確診斷。因此答案為C。

  4.應考慮初步治療措施為

  A.禁食、持續(xù)胃腸減壓

  B.輸液

  C.靜滴抗生素

  D.6~8小時后癥狀不見好轉(zhuǎn)應考慮手術治療

  E.以上都對

  答案:E

  評析: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觀察治療的原則是:(1)病人無休克狀態(tài)下取半臥位;(2)禁食、胃腸減壓,以減少胃腸道內(nèi)容物繼續(xù)漏出,減輕胃腸膨脹,改善胃腸壁血運。(3)靜脈補液、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補充熱量及營養(yǎng)。(4)應用有效抗生素。觀察治療癥狀不見好轉(zhuǎn),立即施行手術治療。因此答案為E。

  5.關于胃潰瘍哪項是正確的

  A.一般內(nèi)科治療效果好

  B.不易復發(fā)

  C.潰瘍不惡變

  D.常發(fā)生于中、老年人,易發(fā)生大出血

  E.男、女發(fā)病率基本相等

  答案:D

  評析:胃潰瘍好發(fā)年齡較十二指腸為大,在40~50歲之間,男性較多。它的臨床特點是:胃潰瘍的胃痛節(jié)律性沒有十二指腸潰瘍那樣明顯,壓痛點位于劍突與臍間的正中線或略偏左。進餐后不能很好止痛,餐后0.5~1小時疼痛即行開始,持續(xù)1~2小時,也有一進食反而更痛的,對抗酸藥物療效不明顯。經(jīng)內(nèi)科治療后容易復發(fā),也容易引起大出血、急性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約有5%的胃潰瘍可以發(fā)生惡變。因此答案是D。

  6.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哪項是對的

  A.既往均有潰瘍病史

  B. X線檢查膈下一定有游離氣體

  C.確診后應行胃大部切除術

  D.多發(fā)生于胃、十二指腸前壁

  E.早期即可出現(xiàn)腹脹

  答案:D

  評析: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是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絕大多數(shù)穿孔只有一處,多為幽門附近的胃或十二指腸前壁穿孔,穿孔直徑約0.5厘米左右。后壁的潰瘍,在侵蝕到漿膜層前,多已與鄰近器官發(fā)生愈著,形成慢性穿透性潰瘍,因而很少出現(xiàn)急性穿孔。因此答案為D。

  7.胃、十二指腸前壁穿孔的臨床表現(xiàn)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上腹部陣發(fā)性絞痛

  B.腹肌板樣緊張

  C.發(fā)病后短期內(nèi)病人處于虛脫狀態(tài)

  D.立位X線攝片常有助于診斷

  E.隨后立即出現(xiàn)腹膜炎

  答案:A

  評析:胃十二指腸穿孔后,最主要的癥狀是:突然發(fā)生腹痛,非常劇烈,呈刀割樣,從上腹部開始,很快擴展至全腹。腹痛與原來胃痛的性質(zhì)不一樣,病人往往非常清楚地記得這次劇痛發(fā)作的明確時間,伴隨腹痛,常有惡心、嘔吐。數(shù)小時后,由于腹膜大量滲出液將消化液稀釋,腹痛可稍減輕。當細菌性腹膜炎形成后,癥狀又漸次加重。因此答案為A。

  8.潰瘍病急性穿孔的診斷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應有潰瘍病史

  B. 75%可發(fā)生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

  C. X線檢查80%可見膈下游離氣體

  D.有腹肌緊張或"板狀腹"表現(xiàn)

  E.數(shù)小時后,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

  答案:A

  評析: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腸潰瘍常見的并發(fā)癥,多有較長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史,在穿孔前常自覺潰瘍癥狀加重;約有10%病人沒有潰瘍病史,而是突然發(fā)生的。急性穿孔前常有暴食、進刺激性食物、情緒激動、過度疲勞等誘發(fā)因素。因此答案為A。

  9.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急性穿孔,下列哪一項適用于非手術治療

  A.頑固性潰瘍穿孔

  B.飽食后穿孔

  C.單純性小穿孔

  D.伴有幽門梗阻

  E.伴有大出血

  答案:C

  評析:十二指腸潰瘍并發(fā)急性穿孔非手術治療適應征是:癥狀輕、一般情況好的單純性空腹小穿孔。飽食后穿孔、頑固性潰瘍穿孔和伴有幽門梗阻、大出血、惡變等并發(fā)癥者則不適宜非手術治療。因此答案為C。

  10.十二指腸潰瘍外科手術適應證,哪一條不對

  A.內(nèi)科治療無效

  B.鋇餐檢查證實龕影較深、大

  C.有穿孔史,而潰瘍?nèi)猿驶顒有?/p>

  D.反復多次大出血

  E.年齡超過45歲,不能除外惡變

  答案:E

  評析:十二指腸潰瘍外科治療適應證限于:①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如急性穿孔、大出血和瘢痕性幽門梗阻。②內(nèi)科治療無效,疼痛節(jié)律消失,多變?yōu)槌掷m(xù)性疼痛,藥物不能止痛,影響身體營養(yǎng)狀態(tài),不能堅持工作。③X光鋇劑檢查證實,潰瘍較大,球部變形。④過去有穿孔史或反復多次出血而潰瘍?nèi)猿驶顒有浴J改c潰瘍好發(fā)年齡多見于30歲左右,很少有或沒有惡變,而胃潰瘍好發(fā)年齡是45歲左右,有惡變可能。因此答案為E。

  11.胃潰瘍的手術適應證

  A.內(nèi)科治療4~6周無效

  B.年齡超過45歲,有惡變可能

  C.較大潰瘍或高位潰瘍

  D.有過穿孔或出血史

  E.以上都對

  答案:E

  評析:胃潰瘍的臨床手術大致標準是:①胃潰瘍經(jīng)過短期(4~6周)內(nèi)科治療無效或愈后復發(fā),應在第二次復發(fā)前手術;②年齡已超過45歲的胃潰瘍病人;③經(jīng)X線或胃鏡證實為較大潰瘍或高位潰瘍;④不能排除或已證實有惡變者;⑤以往有一次急性穿孔或大出血病史者。因此答案為E。

  12.胃大部切除術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原理

  A.切除潰瘍病變

  B.預防癌變

  C.阻斷迷走神經(jīng)刺激

  D.降低胃酸分泌

  E.解除梗阻

  答案:D

  評析:現(xiàn)在大家公認,十二指腸潰瘍的發(fā)生和胃酸分泌多有密切關系。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其平均基礎酸分泌量和最大酸分泌量都較正常人高出1.5~2倍。所以,如能消除或顯著降低胃酸的分泌就有可能促使?jié)冇虾头乐箯桶l(fā)。這就是目前外科手術胃大部切除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基本原理。因此答案為D。

  13.高位選擇性胃迷走神經(jīng)切斷術的要點

  A.不切斷胃竇部位的迷走神經(jīng)支

  B.保留迷走神經(jīng)左主干

  C.保留迷走神經(jīng)右主干

  D.保留胃的壁細胞的迷走神經(jīng)分支

  E.不切斷迷走神經(jīng)的肝膽支

  答案:A

  評析:僅切斷胃近端支配胃體、胃底部壁細胞的迷走神經(jīng),而保留胃竇部的迷走神經(jīng),因而也叫做胃壁細胞迷走神經(jīng)切斷術或近端胃迷走神經(jīng)切斷術。手術時,在離幽門5~7cm的胃小彎處,可以看到沿著小彎下行的胃迷走神經(jīng)前支進入胃壁的扇形終末支。"鴉爪"可作定位標志,以免損傷。因此答案為A。

  14.幽門梗阻病人,手術療法解除梗阻,哪項是錯誤的

  A.皆采用胃大部切除術

  B.對年老體弱病人行胃空腸吻合

  C.對胃酸低的病人行胃空腸吻合

  D.一般采用胃大部切除術

  E.以上都不對

  答案:A

  評析:瘢痕性幽門梗阻是外科治療的絕對適應證,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梗阻,使食物和胃液進入小腸,從而改善營養(yǎng)和糾正水電解質(zhì)的紊亂。一般說來,對胃酸高、潰瘍較劇的年輕人,應作迷走神經(jīng)切斷加胃竇切除術或胃大部切除術。對胃酸低,全身情況差的老年人,以作胃空腸吻合術為宜。因此答案為A。

  15.幽門梗阻下列術前準備措施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A.術前3天胃腸減壓

  B.糾正貧血、低蛋白

  C.糾正脫水

  D.用溫水洗胃3天

  E.糾正低氯鉀性堿中毒

  答案:D

  評析:術前2~3天行胃腸減壓,并每日用溫生理鹽水洗胃,必要時可從術前l(fā)周開始,以減輕長期梗阻所致的胃組織水腫,避免愈合不良。輸血、輸液以改善營養(yǎng),糾正缺水和低氯低鉀性堿中毒等代謝紊亂。用溫水洗胃會加重胃粘膜水腫。因此答案為D。

  16.早期胃癌

  A.局限于胃竇內(nèi)

  B.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層

  C.直徑在2cm以內(nèi)

  D.無淋巴結轉(zhuǎn)移

  E.以上都對

  答案:B

  評析:早期胃癌是指所有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層的胃癌,目前通用的早期胃癌分三個基本型(即隆起型、淺表型、凹陷型)。因此答案為B。

  17.診斷早期胃癌最可靠的方法

  A.X線鋇餐胃腸造影術

  B.四環(huán)素熒光試驗

  C.纖維胃鏡檢查

  D.脫落細胞檢查

  E.超聲波檢查

  答案:C

  評析:近年來,胃癌早期發(fā)現(xiàn)率的提高,主要在于檢查手段的改進和綜合應用,纖維光束胃鏡檢查、X線鋇餐檢查和胃液細胞學檢查是三項關鍵性檢查手段。據(jù)報道,三者的聯(lián)合應用可提高早期診斷率達89%。因此答案為C。

  18.胃癌的主要轉(zhuǎn)移方式為

  A.直接蔓延

  B.血行轉(zhuǎn)移

  C.淋巴轉(zhuǎn)移

  D.腹腔種植

  E.直接至卵巢

  答案:C

  評析:胃癌細胞浸入淋巴管后,形成栓子,隨淋巴液轉(zhuǎn)移至所屬淋巴結,根據(jù)癌腫部位分到幽門上、胃小彎、幽門下、脾、胰區(qū)域淋巴結等,最后匯集到腹腔淋巴結,因各淋巴結之間有豐富的淋巴網(wǎng),一處癌腫可累及各區(qū)淋巴結,所以淋巴轉(zhuǎn)移是胃癌主要的轉(zhuǎn)移方式。因此答案為C。

  19.粘連性腸梗阻治療原則為

  A.必須立即手術

  B.均可非手術治療

  C.根據(jù)梗阻的類型而定

  D.手術治療為主

  E.非手術治療為主

  答案:C

  評析:粘連性腸梗阻的類型多種多樣的,如為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病人全身情況好,即可采用非手術療法,同時予以嚴密地動態(tài)觀察,因腸梗阻的病情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著的,當病情改變、病型轉(zhuǎn)化時,治療亦須相應地改變。因此答案為C。

  20.關于腸扭轉(zhuǎn)的病因,哪一項是錯誤的

  A.腸系膜過長

  B.腸系膜根部附著過短

  C.腸段內(nèi)重量突然增加

  D.腸管動力異常

  E.腸系膜過短

  答案:E

  評析:腸扭轉(zhuǎn)的發(fā)生原因中A、B是引起腸扭轉(zhuǎn)的解剖因素;D則是造成扭轉(zhuǎn)的直接原因;C則為誘發(fā)腸扭轉(zhuǎn)的因素。如在飽餐后,小腸重量增加的條件下,急驟改變體位,容易引起腸扭轉(zhuǎn)。而E則與腸扭轉(zhuǎn)無關。因此答案為E。

  21.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可以引起

  A.腹脹

  B.脫水

  C.電解質(zhì)紊亂

  D.嘔吐

  E.上述都有

  答案:E

  評析:腸梗阻時消化液、氣體和食糜滯留在梗阻以上胃腸道內(nèi),引起腹脹及反射性嘔吐。大量的消化液不能被重吸收入血,加之嘔吐的大量損失必然造成脫水、電解質(zhì)紊亂。因此答案為E。

  22.結腸癌的最早臨床表現(xiàn)為

  A.持續(xù)性腹脹,腹痛

  B.貧血、體重減輕

  C.糞便帶粘液膿血

  D.腹部捫及包塊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評析:結腸癌發(fā)病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有時由正常排便習慣變?yōu)楦篂a或便秘交替,可能是其早期癥狀,易被忽視。A、B、C、D是結腸癌進展期表現(xiàn),不是早期臨床表現(xiàn)。因此答案為E。

  23.關于腸梗阻的全身變化,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

  A.大量嘔吐,丟失胃液易產(chǎn)生堿中毒

  B.血液濃縮

  C.血容量減少

  D.失水后失鹽,混合性缺水,代謝酸中毒

  E.毒素吸收致毒血癥,全身中毒、休克

  答案:A

  評析:急性腸梗阻病人,由于不能進食及頻繁嘔吐,使水分和電解質(zhì)大量丟失,產(chǎn)生了既失水又失鹽的混合性缺水,并導致血容量減少和血液濃縮。由于大量丟失堿性消化液,以及在低血容量和缺氧的情況下酸性代謝產(chǎn)物增多,加之缺水、少尿所造成的腎排酸障礙,可引起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由于腸內(nèi)細菌及毒素被吸收等,導致全身中毒,故B、C、D、E等全身變化均可出現(xiàn),A則是很少出現(xiàn)。因此答案為A。

  24.機械性腸梗阻出現(xiàn)陣發(fā)性絞痛的原因

  A.梗阻近端腸段的膨脹

  B.梗阻近端腸段的收縮

  C.梗阻腸段神經(jīng)受壓

  D.腹腔滲出液刺激

  E.上述因素都不是

  答案:B

  評析:機械性腸梗阻,由于梗阻以上強烈腸蠕動,而表現(xiàn)陣發(fā)性絞痛。因此答案為B。

  25.蛔蟲性腸梗阻好發(fā)部位

  A.十二指腸

  B.空腸

  C.回腸

  D.十二指腸空腸交界處

  E.結腸

  答案:C

  評析:蛔蟲一般寄生于人體的上段回腸之中,因為蛔蟲的生活習慣是喜歡弱堿性環(huán)境,而回腸上段正好是弱堿性環(huán)境,所以蛔蟲在那里最多。兒童腹部受涼、高燒、食刺激性食物、驅(qū)蟲不當?shù)纫蛩氐挠绊,可使蛔蟲騷動不安,聚結成團,引起梗阻。兒童腸腔狹窄也是造成梗阻的主要因素。梗阻部位以回腸末端較常見。因此答案為C。

  26.機械性腸梗阻病例,當腹部平片中顯示下列何項變化時應考慮絞窄性腸梗阻的可能

  A.近端腸段擴張,遠端腸段末見氣體

  B.擴張腸段呈梯形排列

  C.孤立腸段擴張且較固定

  D.擴張腸段粘膜呈魚刺狀

  E.上述各點都不是

  答案:C

  評析:A是機械性腸梗阻的常見X線表現(xiàn),不能判定是否有絞窄;B是表示梗阻部位在中、下段小腸;D表示此段腸道為近段空腸。孤立、突出脹大的腸袢、不因時間而改變位置,或有假腫瘤狀陰影是絞窄性腸梗阻特征性X線征象。因此答案為C。

  27.絞窄性腸梗阻腹痛的特點

  A.陣發(fā)性絞痛

  B.持續(xù)性腹痛

  C.持續(xù)性腹痛陣發(fā)性加重

  D.放射性腹痛

  E.逐漸加重的腹痛

  答案:C

  評析:單純機械性腸梗阻腹痛的特點是陣發(fā)性絞痛。絞窄性腸梗阻由于大片腸系膜受壓、腸壞死出現(xiàn)腹膜炎而使腹痛成為持續(xù)性腹痛,陣發(fā)性加重。因此答案為C。

  28.關于結腸癌下列哪項判斷是錯誤的

  A.結腸癌淋巴轉(zhuǎn)移首先轉(zhuǎn)移至結腸旁淋巴結

  B.結腸癌的血行轉(zhuǎn)移,多轉(zhuǎn)移到肝

  C.左半結腸癌以全身中毒癥狀為主

  D.根據(jù)腫瘤大體形態(tài)可分為菜花型、縮窄型和潰瘍型

  E.盲腸癌可伴有貧血及發(fā)熱

  答案:C

  評析:左半結腸癌以腸梗阻、排便紊亂(便秘或腹瀉)、便血為主要癥狀,并非以全身中毒癥狀為主。因此答案為C。

  29.下列哪種疾病被公認為是結腸癌的癌前期病變

  A.回盲部結核

  B.家族性結腸息肉病

  C.潰瘍性結腸炎

  D.血吸蟲性腸炎

  E.克隆病

  答案:B

  評析:結腸癌病因尚未十分明確,但有些病如家族性息肉病,已被公認為癌前期疾病;結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以及結腸血吸蟲病肉芽腫,與結腸癌的發(fā)生有較密切的關系。因此答案為B。

  30.有關結腸癌,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結腸癌是胃腸道常見的惡性腫瘤

  B.結腸癌大多數(shù)為鱗狀上皮癌

  C.結腸癌以血運轉(zhuǎn)移為主

  D.右半結腸癌在臨床常出現(xiàn)梗阻癥狀

  E.左半結腸癌在臨床上常出現(xiàn)貧血

  答案:A

  評析:結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腺癌占結腸癌的大多數(shù),主要經(jīng)淋巴轉(zhuǎn)移。一般右側結腸癌以腫塊型多見,以全身癥狀、貧血、腹部腫塊為主要表現(xiàn);左側結腸癌以浸潤型、潰瘍型多見,表現(xiàn)則以腸梗阻、便秘、腹瀉、便血等癥狀為顯著。因此答案為A。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試題含答案】相關文章:

2017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膽道疾病》試題03-28

衛(wèi)生資格考試外科主治醫(yī)師精選試題03-03

2017年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備考試題12-01

外科主治醫(yī)師預習試題10-24

2017年《外科主治醫(yī)師》臨考試題03-30

2024外科主治醫(yī)師胸外科鞏固試題05-18

外科主治醫(yī)師知識強化試題10-25

最新胸心外科主治醫(yī)師?荚囶}03-03

2017年胸心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基礎鞏固試題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