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在實際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越是學習好的學生越愿意學,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效果律
D.強化律
E.反饋律
27.美國心理學家( )認為,游戲是遠古時代人類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兒童身上的復演。
A.斯賓塞
B.格羅斯
C.拉扎魯斯
D.霍爾
E.弗洛伊德
28.發(fā)展移情能力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
A.表情識別
B.情境理解
C.情緒追憶
D.情緒行為
E.情緒動機
29.( )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
A.依從
B.服從
C.從眾
D.認同
E.內化
30.桑代克提出的學習律有(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效果律
D.強化律
E.反應律
二、填空題(共15題,每題1分,共15分)
1.教育心理學是介于心理學與_______之間的交叉學科。
2.世界上第一個標準化智力測驗量表是由法國心理學家比納和醫(yī)生西孟于l905年編制而成的,該量表史稱_______。
3.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后,呈現(xiàn)一個厭惡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類反應的過程,稱作_______。
4._______認為,游戲是補償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滿足的愿望和克服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手段,是兒童借助想象來滿足自身欲望的虛擬活動。
5.有規(guī)則的游戲是成人為發(fā)展幼兒各種能力而編制的、有明確規(guī)則的游戲。一般應包括游戲的目的、玩法、規(guī)則和_______四個部分。
6._______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給予的反饋,有時也稱“結果反饋”。
7.我國教育心理學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v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
8.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_______,其出發(fā)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
9.兒童常以表面的、實際的結果來判斷行為的好壞,認為服從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觀念,服從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在皮亞杰看來,兒童處在他律階段的_______。
10.有結構的問題有兩個基本特征。第一,問題的明確性;第二,_______。
11.瓦拉斯(G.Wallas)1926年提出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四階段,即準備期、_______、豁朗期和驗證期。
12.在學習動機的理論中,需要層次理論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
13.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應包括三方面的內驅力,即_______、自我提高內驅力以及附屬內驅力。
14.與定勢常常是指的同一種現(xiàn)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tài)。
15.焦慮癥是一種以與_______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而展開的,由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這兩個過程交織在一起。
2.@-E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游戲是兒童認識新的復雜客體和事件的方法,是鞏固和擴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維和行動結合起來的方法。游戲的本質是同化超過了順應。因此,皮亞杰的游戲理論也被稱為“同化順應說”。
3.幼兒的品德發(fā)展是從依附性向自覺性、從外部監(jiān)督向自我監(jiān)督、從服從型向習慣型過渡,發(fā)展較為平穩(wěn),顯示出協(xié)調性。在過渡的過程中,存在著轉折或質變的時期,即關鍵年齡。從整體發(fā)展來看,關鍵年齡大致在五年級(12歲左右)。
4.奧蘇貝爾認為,一切新的有意義學習都是在原有學習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然包括遷移。
5.當厭惡刺激出現(xiàn)時,有機體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則該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fā)生的概率便增加,這類條件作用稱為“回避條件作用”。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影響幼兒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2.游戲有哪些種類?
3.簡述學習產生的三個特征。
4.簡述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聯(lián)系教學實際,試論述成敗歸因理論。
2.論述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