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太極拳的意念運用方法
太極拳屬于傳統(tǒng)武術中的內(nèi)家拳,修煉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那么太極拳的意念運用方法有哪些呢?太極拳教學有詳細的講解,現(xiàn)代人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下面隨著太極拳意念學習一下吧!以下僅供參考!
太極拳主張用意念帶動身體四肢,修煉太極拳能鍛煉靈活的大腦思維,練習太極拳用意念引導四肢。
在內(nèi)丹學中將“意念”稱之為“黃婆”,但這種意念絕非雜念,而被定性為“真意”,相當于唯識學中的末那識。武術中的意念運用多與氣功有相似之處,追求熱、脹、麻等生理效應。內(nèi)家拳修煉之始自然也離不開此類的臆想,但久而久之,極易生患。
有一位給我劃過拳架的太極拳老師,因為非常強調(diào)用意行拳,且走架極慢,所以導致氣滯成弊,才過五十歲就患上了三叉神經(jīng)炎、靜脈曲張、高血壓等病癥,健康狀況尚不及常人,壽祿亦不高。
初學太極拳要學會如今以及放松身體,這樣才能啟發(fā)意念,在意念的作用下,使身體協(xié)調(diào)運動。
一、意既“媒”也
有讀者來信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應該是心意六合拳?還是六合心意拳?我認為兩者皆有道理,姬祖師精六合大槍,又入少林習心意把,將兩種功夫糅而化之,如稱之為六合心意拳,則是以六合之理統(tǒng)領心意把;如稱其為心意六合拳,則是以佛家典籍《俱舍論》的唯心理論主宰六合拳學。
心意拳譜上強調(diào)要在心意上下工夫,而束展、對掙拔長,丹田的轉動,一枝動百枝搖等練法,其實都是《易筋》、《洗髓》二經(jīng)的衍生功夫。近百年來注釋《易筋》、《洗髓》二經(jīng)者不下數(shù)十家,但多是在用意上著筆,尤其以周潛川先生為著。
意念是一種無形之力,上世紀80年代氣功熱時,有科研人員通過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人經(jīng)過特殊的訓練,可以運用意念控制體溫、心率,F(xiàn)代量子力學也證明,人的意念對物質的最基本結構有影響作用,并將這種作用稱之為“海德堡的測不準原理”。
太極拳最重視意念活動,全神貫注練習太極拳,能使大腦中樞神經(jīng)得到充分的休息,緩解大腦疲勞,修復病灶。
內(nèi)家拳中最強調(diào)用意的首推太極拳,楊澄甫將“用意不用力”列為“太極拳術十要”之六:“練太極拳,全身松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此全是用意不用力”。以意念作用于經(jīng)絡、血液和肌肉的最微細的基本結構,久而成功,可以產(chǎn)生生物電流。由此近代太極拳名家樂幻智提出運用太極拳功夫練出“電人”的理論。
意念本身無形無象,但確實可以作用于有形之肌體,激發(fā)人的潛能。吳式太極主張循經(jīng)守穴,確實提高了養(yǎng)生的質量。楊式太極老架主張行功走架時,想象手心各有一個小氣球,則能夠提高推手時的感應靈敏度。
心意拳的化境要求周身需練出靈勁!而我自身的修煉體悟是:要想練出靈勁就不能用意念,必須靠直覺和、靈感,也就是潛意識。
二、真意與潛意識
用意不用力,只是內(nèi)家拳的入門功夫,要想練出周身六合一體、一觸即發(fā)的靈動功夫,則必須培養(yǎng)靈根,構建潛意識的神經(jīng)體系,也就是傳統(tǒng)丹道中所說的真意。呼喚出真意來統(tǒng)領行功走架,才能練出上乘功夫。
所謂“真意”者,大概相當于現(xiàn)代心理學中的潛意識。潛意識能夠擺脫人固定的思維模式和程序,而形成直覺,在實戰(zhàn)搏擊中顯現(xiàn)出超常的應變能力。以我親身經(jīng)歷的兩件事就很能說明:直覺對于武學修煉者的重要性。
十多年前我曾癡迷于內(nèi)家拳的器械修煉,每天下班后都在樓后小學的校園內(nèi)舞刀弄槍。學校的值更人老程頭非常喜歡看我練雙頭蛇和十三把。但他多次在我練得大汗淋漓時警告我,這院子里可有蝙蝠窩,那東西聞著汗味就咬人,有毒!我怎能把那種小飛蟲放在眼里?在一個皓月當空的仲夏之夜,老程頭和幾個人坐在院子里喝茶乘涼。
我練完鞭桿后已是滿身大汗,于是停下來想喘口氣兒,突然腦后一陣涼風,一個尖銳的東西似觸非觸地撲到了我的后脖上,我本能地周身一抖,低頭轉身的同時手中的鞭桿就向身后抽了出去!一聲凄鳴,真有一只蝙蝠落在了地上。有人喊道:好功夫!老程頭卻說:真玄!
一個人即使把功夫練到了極致,如果沒有進行過實戰(zhàn)訓練,一旦與人交手搏擊也很有可能會一籌莫展。高手之間的較量,在瞬息萬變之中靠的就是潛意識的自然反應,這種潛意識的培養(yǎng)是通過在各種環(huán)境中、在各種條件下,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在移動過程中進行攻防、躲閃、發(fā)力。
一個沒經(jīng)過實戰(zhàn)訓練的武學大師,即使與一個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街頭小混混交手,也未必能有勝算。實戰(zhàn)訓練就是把各種攻防意識轉化為潛意識的過程,這樣在搏擊中才能產(chǎn)生條件反射,能夠一觸即發(fā)。王薌齋創(chuàng)意拳,就是汲取了心意把中“恨天無把、恨地無環(huán)”的意念和太極拳的用意心法。
三、意念剝盡是元神
元神是人類的無意識,功夫修煉至一定程度,就會出現(xiàn)一種極端清醒而又毫無思維意識的心理狀態(tài)。潛意識是思維的深潭,相當于船子和尚說的:“垂竿千尺,意在深潭。”投一石子,池水即可泛起波瀾。而元神則是如如不動的,它的存在不能用“有”或“無”來判斷,它是唯識學中說的阿賴耶識所藏的“無漏種子”,是宇宙原始之初的“一點靈光”!皟(nèi)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
十八年前,我和善先生、鐵先生在一起玩拳的時候,姜先生常說,我是在用元神打拳,其實大錯!元神為體,不可用。有人說元神就是那個“一”,亦錯!沒有那個“一”,“一”是你想出來的,是一個假借的名字。所謂“一切法無我”,用“我”的思想意識去界定“元神”就錯了!既然“元神”如此不可琢磨,又不堪用,何必要去研究它呢?
從佛學上看,我們所說的“見性”,也就是悟到了元神,亦稱之“開悟”。丹道家將元神與先天一氣相包容,即可修煉成陽神。運用陽神再進一步修煉,才能得到人體細胞中的反物質——“玉神”。凝聚玉神則可以再造新的生命,人能夠返老還童,出現(xiàn)“三易”變化,直至“聚則成形,散則成氣”。誰又能說元神無用?無用之神才堪大用。
太極拳的行功走架,進入到恍兮惚兮的狀態(tài),也就是翁心誠先生所提出的“醉太極”理念,應該說是武學的高深境界。但從武學上升到丹道修煉,則必須要達到元神顯現(xiàn),超越了恍惚的狀態(tài),頭腦異常清楚,如一潭能見到底兒的清泉,而又沒有一絲波瀾,一念不生,不知拳練我,還是我練拳!此時陰蹺起火,繼而兩腎如湯沸,以神光照丹田,則大藥生,金丹成,千萬不可做意轉周天,那些都是小兒科!
那么修煉元神的竅要是什么呢?前輩祖師們有云:“萬物生復死,元神死復生。以神入氣穴,丹道自然成。”識神滅、元神生。修煉之初尚不能離開識神,但必須要時時培養(yǎng)自己的良性意念,不能有盲目的雜念,更要杜絕妄念。
太極拳對意念的要求
首先,我們先來明確一下“意念”的含義,這樣我們才能夠去深刻理解它的運用。
什么是意念?意念是一種思想,一種感受,一種體悟。陳式太極拳追求的是靈感,靈敏和速度,“要求用意不用力”。
這是因為,意念集中了,周身放松了,才能肢體協(xié)調(diào),內(nèi)氣貫通,然后,才能產(chǎn)生速度,產(chǎn)生力量,太極拳的松柔,不是有些人認為的那樣,不用力就是松柔,用力就是剛硬。
所以說,對于松柔的運用,不能簡單的局限于字面上的理解,我們要學會用自己的思想去控制。
在不失棚勁的條件下,放松下沉,這叫柔;“剛”則是通過速度產(chǎn)生一種靈活性的力量,是一種松活彈抖的力量。
“用意不用力”,是要求思想清靜,精神集中,達到入靜程度,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拳術演練。
“不用力”是說在初學階段,初學者很容易用僵勁拙力,這時你要放松,不要用力。
對于初學者而言,學會放松,才能更有效的學習太極拳的招式。
練太極拳還要求“勁斷意不斷”,是說在定勢時,動作停止了,勁力似乎斷了,但是意念沒有斷,這是內(nèi)氣回歸丹田的一種表現(xiàn),其中蘊涵著下一個動作的開始。
內(nèi)氣回歸丹田時,丹田會產(chǎn)生一種強大的膨脹力,身體既有收縮又有膨脹,極其靈敏。從外形上看,勁斷了,但是,內(nèi)氣通過意念,在周身貫串得非常飽滿,隨時都可以噴發(fā)而出。
“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則是說意念是一種靈感,意念始終集中在這個靈感上,非常靈活,如果沒有這個靈感,沒有圓活飽滿的內(nèi)氣感覺,刻意地用力,去追求某一種感覺,就會不靈活,就滯重。
太極拳意念養(yǎng)氣的動作
1.舒翅
兩腳站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兩手自然下垂,眼簾自然下垂,但不閉合。
松肩墜肘后,兩手自然抬起捧著肚子,兩中指尖隔著衣服放在肚臍的邊緣上,手腕和肘輕輕地(用意不用力)貼在帶脈上。
意想手心勞宮穴貼在帶脈上,開始時覺得似貼非貼,待到覺得已貼住時,就改意想少海穴(肘內(nèi)側肘橫紋端)貼在帶脈上;開始時覺得似貼非貼,待到覺得貼住時,又回想勞宮穴貼帶脈,如此往復循環(huán)。
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但要以舒適為度,并逐漸延長時間。這時,覺得似乎兩手(雙翅)抱著一個大球,兩腳踩著一個大球,頭頂著一個大球。這三球相照就是“三田合一”。待到手抱的球似乎要突出時,就可轉入下一個階段。
2.開懷
兩手中指尖離開肚臍,引導兩手向外、向上,直到手指與肩平。兩手又轉向下,以兩中指尖按摩氣沖穴(氣沖穴在腹股溝上部.恥骨結節(jié)處上方)。
然后,兩中指相繼按摩陰陵泉、三陰交、懸鐘、陽陵泉和環(huán)跳穴。然后,兩手扶著后腰,中指尖在命門穴(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拇指朝下,意想以兩手心和命門為圓心各一圓,就形成三個圓,叫做“三環(huán)套月”。
三圓本是直立的,要意想著把三環(huán)擺成水平,這時身體往后仰,似伸懶腰動作(但不要用力)。這就如同仙鶴張翅一樣。
這樣堅持一會兒,直到覺得兩腳心已人地而頭頂百會穴貼地時,腰可伸直,像受力向后彎的藤條,等外力取消時,自然彈回原來的樣子。
【太極拳的意念運用方法】相關文章:
太極拳鍛煉方法運用分析07-25
太極拳的運氣方法06-26
太極拳的練拳方法技巧07-08
太極拳的內(nèi)功練習方法08-30
太極拳的擒拿方法講解09-24
太極拳的理法與實踐方法11-21
太極拳架鍛煉方法10-01
太極拳貓步的練習方法07-14
太極拳內(nèi)勁的練習方法10-18
太極拳科學訓練方法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