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記憶經(jīng)典散文
一、過年的炊煙漂起
回家過年,是人一年中最愉悅的時光。每到要過年的時節(jié),思鄉(xiāng)的愁緒逐漸漫延開來,如施了肥的野草正在瘋長。
年輕時的我不了解鄉(xiāng)愁,更沒讀懂過鄉(xiāng)愁,只有那明媚,那燦爛,真是不知愁的滋味,留下的只是心中一點痕跡。“家”在高興時或許會暫時被忘記,在遇挫時,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懷念小時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溫馨時光,回想兒時光著腳丫奔跑在草地上,腳板親吻大地的感覺。
每到要到過年那個月,朋友見面打招呼,總是要問你回家過年么?心中便涌起另番滋味;丶胰绺柚{般親切,每次回到家鄉(xiāng),總會踏著熟悉的小路,尋訪那兒時的故事,尋覓那快樂而悠長的童年時光。
我的家鄉(xiāng)被青山綠水呵護。站在懸崖之上,看家鄉(xiāng)山水,看家鄉(xiāng)炊煙。那裊裊的炊煙,從房頂上冒出來,飄了起來,如一幅美妙的寫意畫。那畫里,有母親甜甜的笑靨,也有雞狗在撒歡。踩在那光溜溜,亮亮的石級之上,說不出的興奮與欣喜。家鄉(xiāng)的中間是一條彎彎的清江河,河的兩邊,是逶迤相連群山。群山對峙,山清水秀。孩子們早早的把牛羊趕到山上,然后在一起做游戲,特別是蕩秋千忽高忽低,蕩蕩悠悠,像鷹臨空飛翔。每每除夕,鞭炮聲聲,群山回應。當我們聽得鞭炮聲響,大群孩子,追趕牛羊,一路狂奔。灑下一路歡欣,留下一路煙塵。那喜悅,如今去哪里尋找!
有時靜坐山崖邊,頭頂藍藍的天空,享受那暖暖的陽光。山野的風,趟過蔥郁松林,輕撫我的臉頰。家鄉(xiāng)的房屋,就躺在我的腳下,被那青青翠竹蒼松罩著。層層梯田冬天已然失去了春的忙碌,夏的喧鬧,秋的成熟,不過正在積蓄著能量。小時候,那貧瘠的鄉(xiāng)村,只能吃飯時才點個煤油燈。每當夏夜來臨,人們不約而同地端著凳子,聚集在門前打谷場的平地之上。在月光下,孩子們聽長輩講那神秘而古老的神話,還有那動人的民間傳說。孟姜女哭到長城的悲涼,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婉,牛郎織女的艷遇……聽得我如癡如醉。夏夜的山野吹來清涼微風,融融泄泄的月光灑滿山崗。山崗似乎也沉醉在那些凄迷、溫婉的故事中。
鄉(xiāng)下老人過年期間是不走出遠門的,有的跟著在城里兒女過一次春節(jié)后就再不愿意去了,因為他們過慣了美麗的田園生活,在別人的地盤里,沒有他們熟悉的父老鄉(xiāng)親。另外不習慣是現(xiàn)在城里人過年就上館子,而在鄉(xiāng)下,老少一起動手,干的熱火朝天,最后大家一起品嘗勞動的成果,感覺那才是過年的味道。
每年我會帶些家鄉(xiāng)覺得稀罕的東西,歡歡喜喜回老家過年。一路上遇見鄉(xiāng)親、朋友或家鄉(xiāng)人,那親切的鄉(xiāng)情鄉(xiāng)音,漫溢在那彎彎的鄉(xiāng)間小路上。親切叫上幾聲,攀談幾句,把幸福勁兒藏在心里,喜悅綻放在臉龐。
回家過年,那是父母心中的等待,父母雖然嘴上不說,但在心里天天掰著手指頭在算,閉上眼睛我可以感覺得到他們那漸漸舒展的皺紋,回家是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回家過年是尋找自己的根,只有回家過年,你才可以穿越時光的隧道,觸摸到自己的昨天。
二、過小年
小年,不僅僅是民間的一個活動,據(jù)民俗專家介紹,我國自清朝以后,過小年就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tǒng),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北方受官氣影響,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多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tǒng),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傳說這天晚上,送灶王老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一年的情況。天黑之前,把新請來的灶王爺貼在鍋灶的上方,把去年的灶王爺拿下來,放在一疊燒紙里,里面還有新灶王爺上面裁下來的一匹灶馬,晚上一起燒了,讓灶王爺好騎著灶馬升天。過去的鄉(xiāng)下人家,無論是富有,還是貧窮,都要送灶王老爺上天。家里大人點上香,燒了紙和灶馬。然后在灶王爺跟前跪下,虔誠的跪拜,口中念念有詞:“灶王灶王上天堂,少帶口舌是非,多帶五谷雜糧。”念畢,磕頭作揖。一家人把來年一年的收成好壞都寄托在灶王老爺身上。
我的家鄉(xiāng)過小年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主要是掃塵與祭祀。自此便拉開了過春節(jié)的序幕。也從此,年味漸濃,年時漸近。在我的記憶里,每每在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不論天氣狀況如何,父母總要選擇掃塵,于是從早到晚,忙的不亦樂乎,直到天黑,父親把院子里全掃光,灰塵才基本算得上掃完。之后母親給我們做一頓好飯犒勞,香噴噴的味道,很快就將所有人的疲勞所替代。每到過年之時,這情景就浮現(xiàn)在眼前。
不過現(xiàn)在時代不同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鄉(xiāng)下像掃塵這樣的活兒照樣在進行著,其意義遠遠要高出勞動的本身,是借助掃塵來增加親人之間的情感,在勞動中不斷的學會包容,寬容與默契。
那些過去受苦的老人說,現(xiàn)在不愁吃不愁喝,天天在過年一樣,比過去的地主不知要好多少倍。在外打工或工作的人們,也不像過去要干到二十八九,每到臘月初,就準備回家了,就連街面上的小灘子,早早就收了工。車子也是一天天多了起來,小鎮(zhèn)上也有了大城市的感覺。不少年輕人早早回家,借休息之機,給父母看看病,做些保健。有的把父母直接送到醫(yī)院做全面檢查,同時讓兒女來照顧幾天。有位老鄉(xiāng)說,老人培養(yǎng)我們吃了不苦,讓他們多享幾福,另外也是為兒女做好榜樣。這也是近幾年才有的現(xiàn)象。小時候見鄰居的兒子對父母不孝順。老人就說,那屋椽水滴舊窩窩(就是他父母和兒子是一樣的)。可見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多么重要!
過小年,一種平凡而簡單的幸福,這幸福,來自于對灶王爺?shù)某绨荩瑏碜詫π腋I畹臐M足和向往,來自親情的溫暖,來自家人的團聚帶來的喜悅。
時代在發(fā)展,人們也在與時俱進,賦予臘月二十四的意義也漸漸的在變化著,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不斷豐富、升華。小年作為一種文化,不僅有著久遠的歷史,在今天的民間流傳中并沒有因現(xiàn)代化的節(jié)奏而示弱!
三、過十五
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jié),是農(nóng)歷新年里第一個月圓之日。人們帶著對春節(jié)的依戀,在正月十五這一天載歌載舞,舞獅耍船,扎燈點火,直至夜晚放起絢爛的煙花,把個元宵節(jié)鬧得熱氣騰騰,紅紅火火。
我的家鄉(xiāng)正月十五就叫“過十五”,八十年代初離開家鄉(xiāng)在外面上學,才知道也叫元宵。小時候聽老人說,大初一,小十五。長大了才明白只是側重點不同。初一以親人團聚、探親訪友為主。十五以吃湯團、玩花燈、劃龍船為主。
在我的記憶中,鬧元宵從下午開始,在那不太寬闊的山村小道上舞獅、劃龍船的隊伍走村串戶,愛好熱鬧的孩子和大人們跟著,形成一條歡騰的巨龍。老家那兒除了舞獅、玩龍船,還要唱山歌,舞獅隊伍到了那家就要放鞭炮,現(xiàn)在還要賞點錢,好讓舞獅的小伙子說些吉利的話,或唱幾首祝福的山歌。
十五的夜晚,煙花和鞭炮騰空而起。在鎮(zhèn)上的小街上,兩旁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花燈,花燈先是蠟燭的,后來漸漸有了帶電的,黑暗的街道因花燈而明亮。人們匯聚在一起,牽著手、搭著肩隨人流行進。觀燈的同時不時有人放著煙花和鞭炮,煞是熱鬧。
人老了,故鄉(xiāng)情、親情更加濃烈,近幾年來,每到正月十四母親總會打來電話,說孫兒們打來電話了,祝婆婆爺爺元宵節(jié)快樂,最后一句是問我明天是否回去。其實后一句最重要,要聚一聚。
過十五家家戶戶吃湯圓、吃糯米或玉米做的粑粑。清晨天剛剛露白,山村里陸續(xù)不斷的鞭炮聲在山村上空回蕩。吃過早餐,就攜兒帶女去朝見他們的歷代祖宗。無論是窮人與富人,都要到祖宗墳前拜年,祈求祖宗保佑,子孫發(fā)達。這時山野里顯得格外熱鬧,紙煙撩撩,鞭炮聲聲。
老人過年,講究的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燈。三十的晚上就在家里燒著熊熊的大火,以此祈禱新年紅紅火火;十五的燈,就是在那困難的年月也會把平時在山上采集的松油進行簡單的加工,傍晚時分,在自家的住房周圍點燃自制的燈,把房子照得亮堂堂的,以求來年平平安安興旺發(fā)達。
現(xiàn)在各方面條件好,平時也像過年一樣,少了些生活的艱辛,只是兒女們比我們走得遠,平時離多聚少,但交通、信息通暢,相聚不是難事。有時見不到真人,可打個電話,也可視屏交流,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有一次我和女兒開玩笑說,你每周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婆婆爺爺,費用由老爸支付,女兒笑了。婆婆爺爺每當接到孫女的電話就成了最高興事兒。
過十五的重點是在家陪伴父母,拉拉家常。記得有一次,父親和兒孫一起打花牌,父親一看要滿的牌在孫女手里,就對孫女說,這張牌可以打,孫女信以為真,牌剛落到桌上,父親馬上撿起來,笑嘻嘻地說,我滿了。當時我笑得眼淚就出來了。
元宵節(jié)是土生土長的節(jié)日,浸染的是民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因子。文人墨客用溫婉浪漫的詩詞、文辭精妙的燈聯(lián)、燈謎構成了饒有雅趣的元宵文化,把凡人的故事,化為團園的相思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可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魔力所在。
四、殺雞過年
去年過年,母親說你把那公雞殺了吧。等到九點鐘我把單位的工作做完回家時,父親已開始對雞開膛剖肚了。我很少殺雞,記得是大學畢業(yè)那年殺過一回,也硬著頭皮,我學著父親的樣子,一只手抓住雞脖子,扯了頸部的雞毛,另一只手拉了一刀,剎那間,鮮血從刀口處呼呼地流出來,我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就把雞放在地上,只見雞拍了幾下翅膀,竟然站了起來,一下子跑了半里路,約一個多小時我們才又把它再捉回來。弄得我的臉上、衣服上濺滿了雞血。“哈哈哈——”,家人樂得一個個樂得直喊肚子疼。從此,我再沒殺過雞。
從我知事起,家里就養(yǎng)雞,每到過年就有雞肉吃。父母退休后回到老家又養(yǎng)起了雞,因為他們沒什么愛好,但愛勞動,每天忙著充實。他們聽慣了公雞按時打鳴,母雞下完蛋,興奮地叫著,充滿著樂感,像歌唱。母親說雞下蛋了。特別是那母雞有時把雞蛋藏匿起來,不經(jīng)意中引出一群小雞,會讓他們樂一陣子。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養(yǎng)幾只雞.那時養(yǎng)雞不是為了吃雞肉,而是讓雞生蛋掙點錢貼補家用。有時雞蛋多了就做些鹽蛋,用來招待客人,或給娃娃或病人補補身子。有時家里來了貴客,又沒豬肉,偶爾殺雞招待。我有了女兒,父母處處就與孫女為中心,每當女兒生日時就會殺雞改善生活。每當這時,女兒就會高興地對我說,爸爸,爺爺說等我生日殺雞的喲!
父母是勤勞的人,雖然如今都八十多歲了,總是用他們的.雙手使房前屋后的300多平方米的園子充滿生機,還養(yǎng)著十幾只雞,釘雞籠,弄雞食,有時忙得連吃飯都顧不上。雞住得舒適,吃的是園子的青菜,還找當?shù)剞r(nóng)戶家買了谷子、麥子,成本是高了點,但雞肉、雞蛋是比市場上買的香很多。父母不懂什么是綠色產(chǎn)品,認為好吃的東西才算好。因此每到休息時就回家分享父母的勞動成果。
如今生活條件改善,山雞不是稀奇之物,但父母的勞動成果就有些特別;現(xiàn)在市場上也有專門殺雞的,但在家中一家老小齊動手,沉浸于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中,也是一道風景。吃著香噴噴的美味時,那親情的味道更濃。
五、壓歲錢
我是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那時多數(shù)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很差,一年到頭見到糖的時間并不多。如果到了過年父母給幾分或幾角錢到小賣鋪買些水果糖,放幾掛鞭就已非常高興了。其實父母都知道“壓歲錢”的事,只是經(jīng)濟困難,也就免了。小時聽老人常說,拜年,拜年,粑粑向前,不吃粑粑,三百銅錢。那時拜年磕頭的孩子就可以拿到幾塊糖餅,這糖餅就替代了“壓歲錢”。
到了20世紀80年代,農(nóng)村經(jīng)濟狀況的好轉,過年孩子可以收到幾十元的“壓歲錢”。按現(xiàn)在的水平,那時只象征性的,記得當時妻子每到過年還要專門到銀行兌換兩元錢的人民幣,準備給來拜年的孩子。到了21世紀,壓歲錢的傳統(tǒng)寓意漸漸走樣,大人們拼面子發(fā)壓歲錢,孩子們也開始比誰拿到的壓歲錢多。據(jù)2014年調(diào)查,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壓歲錢總數(shù)在1000到5000元之間。
我查了一些資料,早期壓歲錢并不是給真錢,而只是給像錢一樣的象征性的東西,希望起到震懾性的作用。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到臘月三十夜里出來,專門摸睡熟小孩的腦門。說是小孩被摸過后就會發(fā)燒說胡話,退燒后就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人們怕“祟”傷害孩子,臘月三十整夜點燈不睡,就叫“守祟”。當時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在年三十晚上,為防止“祟”來侵擾,就逗孩子玩,小孩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在枕邊。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過,“祟”正要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嚇得一聲尖叫,就逃跑了。后來人們紛紛效仿,并把這種錢叫“壓祟錢”,因“祟”與“歲”發(fā)音相同,日久天長,就成了“壓歲錢”。
史書記載,北宋神宗年間,朝廷樞密副使王韶的小兒子南陔在春節(jié)的夜晚,隨著大人街頭觀燈游玩,被歹人給掠走。碰巧朝廷的車子經(jīng)過,孩子大聲呼救,歹人倉皇逃跑了。皇帝宋神宗問清了事情的經(jīng)過后,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后流傳于民間,但凡過年,都要給孩子們一些壓驚的零用錢,這些零用錢被稱為“壓歲錢”。
最早的壓歲錢幣出現(xiàn)于漢代,又叫“壓勝錢”,它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以錢幣形式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錢幣正面一般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兇”等吉祥話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
時間長了,春節(jié)給孩子們發(fā)放壓歲錢就成為我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習俗之一。史書《清嘉錄》中“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記述的就是古代的大人們在春節(jié)時給孩子壓歲錢的情景。
可見“壓歲錢”本意是給孩子壓驚,安慰孩子,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壓歲錢的意義已由壓驚轉化為春節(jié)時期的美好祝福。看來給“壓歲錢”不在多少,讓孩子高興就好,如果給的太多,反而傷了孩子純真的心靈。
【過年的記憶經(jīng)典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過年的散文:記憶中的年味12-27
經(jīng)典散文:塵封記憶05-08
經(jīng)典散文:記憶深處05-08
經(jīng)典散文:繽紛記憶05-08
記憶深處經(jīng)典散文05-08
品味記憶經(jīng)典散文05-08
經(jīng)典散文冬天的記憶05-08
經(jīng)典散文土墻的記憶05-11
經(jīng)典散文:年的記憶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