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童趣》復習題
一、詞語積累
1、常規(guī)詞語: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鳥類新生出的纖細羽毛。比喻最細微的事物。毫,細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暗暗的。
擬作:比作。擬,比,比擬。
向:接近。
昂首:抬頭。昂,抬。
項:頸,脖頸。
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慢慢地。
觀:看,觀賞。
果:果真。
唳(lì):鳥鳴。
怡(yí)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為:把當作。
礫(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溝。
神游:游覽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滿足。
興:興趣。
蓋:有原來的意思。
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數十:幾十。
驅:趕,驅逐。
2、通假字: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3、成語:
明察秋毫:明,視力。察,看清。本來形容目光敏銳,連最微小的東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怡然稱快:形容內心十分快意。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清代文學家。
三、
整體把握
本文圍繞物外之趣記敘了童年時的幾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當作群鶴舞于空中、鶴唳云端;二是將叢草、蟲蟻、土礫分別當成樹林、野獸、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觀蟲時驅趕癩蝦蟆。
首段先點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記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統(tǒng)攝幾件事,意在說明他年幼時已經有了自發(fā)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四、
閱讀探究
1、從第一段來看,小時的我有怎樣的本領、習慣和收獲?
本領: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習慣: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
收獲:時有物外之趣。
2、體現全文中心的詞語是什么?
物外之趣。
3、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
將蚊子擬作白鶴之趣。
、
神游叢草、土礫、蟲蟻構成的.幻境之趣。
、
觀蟲斗、驅癩蝦蟆之趣。
4、表現作者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有怎樣的作用?
詞語:怡然稱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兒童觀物時的心理,表現了物外之趣,使讀者如身臨其境。
5、推測作者將癩蝦蟆驅之別院的目的。
可能為二蟲復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壞了自己的審美情趣。
6、第四段表現作者童稚的語句是什么?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7、作者獲得物外之趣的基礎和關鍵是什么?
基礎:細致的觀察。關鍵:豐富的想像。
8、從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樣得來的?
、
有強烈的好奇心。
、
有細致的觀察力。
⑶
有豐富的想像力。
五、
遷移運用
1、學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啟示?
、
要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與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處。
⑵
獲得美好的體驗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
⑶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發(fā)現美,懷有一顆童心,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2、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體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如:觀察螞蟻搬家,把它們想像成支援前線的大軍;看到漫天飄舞的雪花,把它當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壩堵住水源,而后打開塘壩,把它想象成黃河決堤;自己過家家時,拿松針當韭菜、拿手帕當被褥、拿布娃娃當孩子、拿小盒子當房屋,手動著,嘴說著,陶醉其中,其樂無窮。
3、生活中,你怎樣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心胸開闊,不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開,利用想像把困難和挫折當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壞事都當成生活對自己的恩賜;有一點兒阿Q精神等。
4、閱讀下列古詩,談談這首詩包含的情趣。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兒童善于觀察,對事物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又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們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體驗中得到心理的滿足,獲得了審美情趣。
【新課程標準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童趣》復習題】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上冊復習題10-15
七年級上冊《童趣》教學設計08-25
七年級語文《童趣》教案10-22
2017新人教版上冊語文期中復習題08-12
2016七年級英語上冊期中復習題09-20
初二上冊語文中考復習題(人教版)08-22
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閱讀測試題練習11-14
新課程標準實施建議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