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古文練習(xí)題
一、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緣溪行()2、便扶向路()3、芳草鮮美()4、落英繽紛()()5、漁人甚異之()6、欲窮其林()7、便舍船()8、仿佛若有光()9、才通人()10、欣然規(guī)往()11、儼然()12、桑竹之屬()13、阡陌交通()()14、雞犬相聞()15、悉如外人()16、黃發(fā)垂髫()()17、并怡然自樂()18、乃大驚()19、具答之()20、便要還家()21、咸來問訊()22、率妻子()23、遂與外人間隔()24、乃不知有漢()25、無論魏晉()26、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27、皆嘆惋()28、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29、辭去()30、不足為外人道也()31、遂無問津者()32、處處志之()33、及郡下()34、詣太守()35、尋向所志()36、遂迷()37、尋病終()38、未果()
二、翻譯下列句子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3、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4、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5、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6、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7、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8、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9、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三、理解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本文以___為線索,按照桃林,____桃源,桃
源的順序來記敘漁人的所見所聞。
2、作者詳寫桃林的美,用意是什么?
3、文章第二段從哪幾個角度描寫桃花源?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4、“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桃源社會怎樣的特點?
5、你認為桃花源中人是為什么嘆惋?
6、桃花源人告訴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7、漁人離開桃源后,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后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8、作者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所以作者虛構(gòu)了一個美好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社會。對這種社會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一、解詞:
、龠x賢與能()②親其親()()③矜、寡()④男有分()⑤女有歸()⑥力惡其不出于身()⑦盜竊亂賊而不作()()()⑧不必為己()⑨故外戶而不閉()()10、是謂大同()11、孤、獨()12、不獨子其子()()
二、句子翻譯:
[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三、理解
1、文中所說的大同社會的核心是什么?
2、大同社會的政治綱領(lǐng)是
3、闡述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
【八年級語文上冊古文練習(xí)題】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古文閱讀練習(xí)題07-10
小升初語文古文練習(xí)題及答案07-07
初二八年級語文上冊《背影》練習(xí)題07-09
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xí)題07-14
八年級語文上冊的綜合練習(xí)題06-16
八年級語文上冊練習(xí)題及答案01-02
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xí)題及答案01-02
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xí)題目精選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