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一、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專業(yè)興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教師要把對該項目教學的興趣激發(fā)出來,用盡可能活躍的情緒和行動表現(xiàn)來感染和刺激學生,使學生的運動單位發(fā)生最大緊張變化和動員更多的運動單位參加運動,讓大腦皮質的運動中樞產生強烈而集中的興奮過程和高頻率的興奮沖動,因而就有“手腳癢癢”的感覺而躍躍欲試。這時再對該項目進一步渲染介紹,講清目的、要求和對今后所產生的作用,進一步促使學生的間接興趣拼發(fā)出來,為學好該體育項目儲備有效的興趣和動力。
課中,教師標準規(guī)范的示范并通過增加示范的次數(shù)來加強身教,讓學生形成直觀的感性動作觀念。同時,教師要用親切的教態(tài)和赤誠的心關心學生,保持與學生的和諧接觸,把自己的情感、情緒與學生融為一體,為每個人的突破共同鼓掌、歡笑,享受勝利的喜悅。對學生暫時的失敗,教師要為其惋惜,鼓勵他們“再試試”,使之感到溫暖,增強進取心。另外,合理布置和使用場地器材,使學生從新穎、美的感覺中,刺激神經中樞迅速興奮,激發(fā)學習動機,形成迫切需要學習的興趣和舉動,并不斷參與到練習當中。如:俯臥式跳高的教學是新教材一個難度較大的內容,以往的教學須要四、五分鐘的示范教學,有二分之一左右男生可以勉強參加練習,但女生為數(shù)很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從場地、器材的整理到示范所用的教具都經過精心的準備,使學生看到場地和器材便有新穎和美的感覺(引起注意),當學生剛到操場時,教師已做起跳、擺腿等示范練習,又在墊上做下地緩沖、滾動的分解,聯(lián)合動作,還在半截橫箱做擺腿轉體、上箱(竿),下地、滾翻等動作,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一氣呵成的一連串動作中,就使學生心理隨著起變化,即從好奇——現(xiàn)象(感性認識)——手腳癢癢(動作)——部分同學迫不急待地詢問,跟著想試起來。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對該項目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因此,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對上體育課一般都有比較廣泛的興趣,但不專一,不持久,加上各人對教學內容、項目有所偏愛,興趣也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對該項目可以產生直接興趣,而有的則通過思想教育,啟發(fā)其了解學習、掌握該項目的意義,讓他們認識到未來效果之后,才能產生間接的興趣。所以,要想把幾十個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地集中起來,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必須采用靈活多樣形式的教法。當進行學生興趣較濃的教學內容時,切不可把他們最感興趣的部分減弱或去掉,而且圍繞這一中心來組織教學,為主教材服務。如上籃球課,同學大多數(shù)樂意分組比賽或投籃,對基本技術動作練習感到不夠過癮,所以,教材任務很難組織完成。掌握到學習這種心理,就把基本技術貫穿到比賽或投籃中去,使各種基本技術都和投籃銜接,既提高興趣,又符合實戰(zhàn)的要求。當進行學生不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時,老師在布置課的任務時就要明確指出這一項目的意義,加強思想和學習目的的教育,并選擇有效的提高興趣性的教學方法。如:長跑是一項枯燥無味的又苦又累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采用分組循環(huán)接力賽和走跑交替接力賽來進行競賽性的練習,或用跳繩跑、運球、足球跑比賽,使學生有競爭,有趣味,而跑的耐力練習亦寓于其中,保持課堂在“動”中進行,不覺呆板,而學生又能間隙休息,思想集中,保持最佳狀態(tài),準備迎接下一個“接力”,使課堂氣氛始終活躍。
三、教師要通過教學比賽來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要較全面地激發(fā)和提高興趣的持久性,就應該對每個學期所學的重點教材進行質評和技評的教學比賽,即在同年級各班和本班中進行分項,開展評比活動,宣傳典型,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按項目進行水平分級比賽,差和差的比,一般和一般的比,好的和好的比,看誰掌握技術快、升級快,當堂評比,給學生以正確的評價,這樣既使學生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看到進步,又能提高努力掌握技術、技能的信心。同時明確指出,別人能完成的,我們也要爭取完成,用學習競爭方法來激發(fā)熱情,培養(yǎng)興趣。如有一個班的同學入學時素質、技術都比同年級遜色,人也較斯文,不想動,經過多次技評后,承認了自己的差距,認識到長期下去對今后的影響。經過老師多方面激發(fā),她們互相鼓勵,陪練、幫助保護、教動作,一些不感興趣的學生也“夾”進去了,用課外練習彌補課中的不足。如今該班學生體育成績已經有了較大進步,而且對體育各項項目都感到了濃厚的興趣。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四、教師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在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生動活潑而又豐富多彩的內容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這也是十分重要的。學生的求知欲乃是由學生對新事物的探究反射活動產生的更高水平的定向,形成對學習內容的注意,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都要有一種“新”的刺激,比方除常規(guī)的主要教材內容搭配的方法外,還可以用混合教材(循環(huán)練習法)或按本校條件自編、自選教材、鄉(xiāng)土(民間體育)教材、引進外地項目教材等,再經過教師的精心編制,使其有“新”的感覺,以提高學習興趣。如:在“縱箱分腿騰越”教學時,若單刀直入地教縱箱子,自始至終地跳呀跳,幾次之后跳得過的同學,難于保持持久的興趣而厭倦,跳不過的同學幾次之后為之乏味,失去信心,課堂情緒很快冷落。而采用新舊教材結合,先進行側騰、背騰越,前滾翻以及近、遠跳板的分腿騰越山羊、橫箱等單項的練習,經過兩三個動作的組合后(教師觀察掌握程度而增減了練習次數(shù)量),學生已有了一定的信心,而信心則激發(fā)興趣,興趣又增強信心。這樣,面對課堂擺著的縱箱,就能產生新的技術追求欲望。這時出現(xiàn)新教材自然又有學生的興趣和思想準備,經過學習之后,對能跳過的同學不斷提高要求,使其有新需要攀登的技術高峰,對不敢跳或“騎馬”的還可以重復遠放跳板騰越山羊或橫箱的練習,并分配同學去輔導、保護。這樣課堂能保持最佳興趣狀態(tài),使其興趣達到高度,避免了單調、乏味,使學生不覺厭煩。
體育教學的方法是很多的,提高興趣不能采用單一的方法。而要根據對象的特點和具體任務的不同,需要幾種方法配合使用,使之互相補充,以便掌握所教對象的興趣規(guī)律。另外,對小學體育教學目的來說是面向學生全體,促使其身心都得到全面發(fā)展,精力充沛,心情舒暢,朝氣蓬勃地進行學習和生活。
五、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游戲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在體育課中很多項目或動作都要經過重復多次的講解、強調、練習才能掌握。如果就這么簡單地重復,將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和單調,特別是對于好動的小學生,會導致他們注意力分散,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學習和練習的積極性也降低,課堂教學的效果將會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插一些體育游戲,抑制這種想象,并能保持學生的興奮度。如:在復習田徑彎道路這一內容時,在課中插入一個“十字接力跑比賽”,學生為了奪得比賽的勝利,必然以最快的速度來奔跑;而在跑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彎道跑技術,否則就會影響速度,容易摔跤;在準備交接棒及交接棒時必須準確地判定及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則就會違規(guī)或提棒,影響比賽的名次。通過游戲活動,既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學生的興奮性,運動量和強度也得到調整。既避免了學生厭倦情緒的出現(xiàn),又有利于學會各種運動技術,達到教學目標。
當然,教師在選擇游戲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目的,并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具有教育性和實效性的游戲,避免為游戲而游戲,杜絕游戲教學中的“偏食”現(xiàn)象,更新觀念,力求做到“節(jié)節(jié)有笑聲,課課有收獲”。另外不能忽視新課標的要求而以喧賓奪主、嘩眾取寵的方法來激發(fā)興趣。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有正確的認識、高度的責任感,明確意義,樹立為現(xiàn)在和將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而鍛煉的思想。
總之,濃厚的興趣與積極的情感以及堅強的意志,是個體心理素質水平提高的具體表現(xiàn)。因此,小學體育教學必須從終身教育的高度出發(fā),注意對學生的興趣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規(guī)程中,教師只要把真誠的愛獻給學生,把精力和熱情傾注在課堂教學上,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就一定能使學生逐步形成穩(wěn)定持久的學習興趣。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篇2]
一、合理安排教材內容,促進興趣
一般來說,課的前半部分,學生的精力和體力充沛,注意力較集中,學習興趣高,應把精學類教材或簡學類教材的練習內容,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課的后半部分,學生體力有所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為使學生保持學習的興奮性和積極性,應把競爭性較強的游戲、比賽、測試、力量性、耐力性的鍛煉類教材安排在課的后半部分。
二、電教媒介輔助教學,激發(fā)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知的興趣,人們在滿懷興趣的狀態(tài)下所學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且牢固。采用多媒體這一新生事物在學生的眼中是新鮮好奇的象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實質上是給學生一種新異的剌激,目的在于誘導學生對新異剌激的探究反射,換句話說,就是采用新穎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籃球單元學習時,第一節(jié)課上課后,我告訴同學們:本節(jié)課我們到電教室去上。此話一出,同學們像炸開了鍋一樣,體育課到電教室上?怎么上?同學們帶著驚奇、興奮的心情來到電教室。原來本節(jié)課我安排的內容是nba比賽欣賞。少部分同學以前已看過nba比賽,于是歡呼雀躍著爭相到前面去觀看,在他們的帶動下,其他同學也安靜下來去看,很快就被電視上精采的扣籃、百步穿楊的投籃所吸引。下課了,同學們意猶未盡地離開了教室,看得出他們都對籃球產生了濃厚興趣。接下來的籃球課,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高漲,有些同學有可能終生都會愛上籃球運動。
有關研究表明:人們從語言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而利用視覺加聽覺獲得的知識可接受65%。在以往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教學中,抽象的知識往往以語言描述為主,即使使用一些掛圖、模型等直觀手段也顯得較為呆板。采用多媒體課件可利用二維、三維等空間的設計,全方位地剖析難點,化難為易,使看不見、摸不著的生理現(xiàn)象變得生動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動作,形成概念,記住結構,并在腦中建立清晰的動作表象,從而加快了學習速度,提高了學習效率。例如,在前滾翻的教學中,魚躍前滾翻動作有一個騰空過程,而教師的示范只能是完整連貫的技術動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讓學生看清楚了空中的動作,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樣的示范,在腦中只能留下支離破碎的模糊的印象,不利于他們的學習。而利用多功能媒體課件,可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學生比較清晰地建立動作表象。實踐表明,利用此項技術,可以充分提高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三、明確練習目的,產生興趣
興趣與一個人的追求有關,追求是人們用積極行動經過努力爭取達到的某種目的,練習有明確的需要、具體的需要指標,使學生懂得經過努力會產生所需達到的效果,才會對練習有濃厚的興趣,產生進取行為。例如:在鍛煉類教材——短跑教學時,由于短跑教學比較枯燥,為了提高學生短跑成績,就應使學生明白——短跑是所有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它對整個田徑運動水平提高有重要影響。要想提高其它項目如鉛球、跳遠、跳高等的成績,必須先提高短跑的成績,因為短跑包含了速度、力量、靈敏、彈跳力等素質在內,通過上述啟發(fā)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有所追求的目標,練習興趣就這樣產生了,那么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也就大大加強了。
四、游戲、比賽練習法,增強興趣
上課時多利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體育游戲來源于生活,創(chuàng)造于實踐中,它具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發(fā)展思維能力的功能。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
例如:在學習鍛煉類教材——投擲時,我安排學生先折紙飛機,然后擲紙飛機,看誰的飛機飛得高、飛得遠,最后把飛機團成一團,進行擲遠、投準比賽,使學生在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增強了興趣,在參與游戲和比賽的快樂中,掌握了投擲動作,鍛煉了力量。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中來,就可讓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變“強制性”教學活動為“主動性參與”的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習興趣11-12
如何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11-23
如何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07-25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11-23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11-23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05-20
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如何培養(yǎng)11-23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12-29
如何正確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