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的別稱有哪些
“阿爹、家父、家君、家翁、父親……”這些都是我們用來形容父親的詞語,中國漢字的變換是強大的,一個詞語用在不同的地方也可以造成不同的意思,同樣也可以有著很多意思相同的詞語。那么你知道古代酒的別稱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古代酒的別稱,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古代酒的別稱
1、杜康:“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傳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發(fā)明的,故以釀酒的祖師爺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稱。
2、般若湯:“曲肱但作吉祥臥,澆舌惟無般若湯。”佛家禁止僧人飲酒,但有的僧人卻偷飲,因避諱,就把酒稱作“般若湯”。蘇軾《東坡志林·道釋》:“僧謂酒為般若湯。”竇革《酒譜·異域九》:“天竺國謂酒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湯,蓋瘦詞以避法禁爾,非釋典所出。”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先生曾給甘肅皇臺酒題詞“香醇般若湯”。
3、杯中物:“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陶潛《三責(zé)子》)“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杜甫《戲題寄上漢中王》)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
4、壺中物:“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張祜《題上饒亭》)壺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壺中而得名。
5、忘憂物:“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猶進,杯盡壺自傾。”(晉陶潛《飲酒之七》)“勞將箸下忘憂物,寄與江下愛酒翁。”(唐白居易《錢湖洲以箬下酒,李蘇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無因同飲聊詠所懷》)酒能使人忘掉憂愁煩惱,故以“忘憂物”為酒的代稱。
6、紅友:“偶然兒子致紅友,聊為桃花飛白波。”(明王世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小酌紅酒》)“留君且住,喚紅友傳杯,青援剪燭,伴我夜深語。”(清朱彝尊《邁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詞)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八》:“常州宜興縣黃土村,東坡南遷北歸,嘗與單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攜酒來餉曰‘此紅友也’。”
7、釣詩鉤、掃愁帚:“要當(dāng)立名字,未用問升斗。應(yīng)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蘇軾《洞庭春色》)古時詩人借酒激發(fā)詩興,解憂消愁,故稱酒為“釣詩鉤”、“掃愁帚”。
8、春:“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李白《月下獨酌》)“聞道云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杜甫《撥悶》)“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蘇軾《洞庭春色》)“春”為歲之首,又喻大地生機勃勃,萬物更新,從而引發(fā)人們的.希望與向往。唐人好以“春”為酒的代稱!秶费a》云:酒有郢之富春,烏程之若下春,縈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对娊(jīng)·豳風(fēng)·七月》:“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9、黃醅:“世間好物黃醅酒,天下閑人白侍郎。”(白居易《嘗黃醣新酌憶微之》)“賴有黃醅法,終年任醉醒。”(陸游《山園雜賦之二》)此以“黃醅”為酒的代稱。
10、白墮:“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蘇轍《次韻子瞻病中大雪》)相傳晉人劉白墮善釀美酒,“飲之得美而醉,經(jīng)月不醒”,京城人爭相饋贈。見北魏楊衍之《洛陽伽藍記·城西法云寺》:“河?xùn)|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羲,以罌貯酒,暴于日中。經(jīng)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jīng)月不醒。
酒的飲用常識
1、米飯、面條墊底傷害少
建議米飯和面條是不錯的選擇。至于不少人推崇的油膩食物,如肥肉、肘子,油膩食物和酒精這兩者,本身都容易誘發(fā)急性胰腺炎,如果食用者本身患有膽管炎或者結(jié)石,以油膩食物來墊底,再喝酒,就很容易引發(fā)胰腺炎。
同時,我們還要知道細膩的食物會引起胃滯,影響消化的,再加上酒精的作用,那些腸胃功能差的人就易腹瀉,所以不能夠吃多。
2、佐菜當(dāng)選高蛋白和維生素
除了酒前吃點食物墊底,在喝酒時也要吃點佐菜,一來是減慢喝酒的速度,讓身體歇一會;二來選擇適當(dāng)?shù)淖舨,也有助緩解酒后不適。而佐菜當(dāng)以高蛋白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為佳,這類食物有助加速酒精的代謝。至于香腸、臘肉等腌制、煙熏的食物卻不太適合下酒。
3、選擇度數(shù)較低的酒
酒的種類很多,很多人覺得喝紅酒、啤酒、米酒不容易醉,喝洋酒和白酒才容易醉,事實又是怎樣呢?酒是否容易使人醉,看的主要是度數(shù)和喝的分量,跟原材料沒有多大關(guān)系,即使度數(shù)低的酒,喝多了也會醉人。
4、出現(xiàn)頭暈不要再喝
對于容易上臉者來說,一般臉紅了就可找借口不再喝下去;但對于不易上臉或者不知道自己酒量的人來說,一般出現(xiàn)眩暈感時就不適宜再喝下去了,尹主任建議,為了避免醉下去,此時應(yīng)該停下來,喝點熱開水,或者喝點清淡的綠茶。
5、胃病者得先吃藥
隨著喝酒的地方和人是越來越多了,所以也就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解酒藥,但是這都是假的,沒有什么藥是能夠真正的起到解酒作用的。
喝酒后最危害健康的事
酒后不要吃醒酒藥
醒酒藥可以暫時讓人擺脫醉酒癥狀,但實際上卻會將醉酒時間延長。建議大量喝水,另外,還可以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zhì),喝低酸度的橙汁,補維生素C,保持血糖水平。
酒后別睡電熱毯
飲酒過量時,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失調(diào),熱量散失增多,容易使人渾身發(fā)冷。此時應(yīng)該保暖,但也不要睡電熱毯,尤其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酒后血管擴張,心率、新陳代謝就會加快,血壓升高,容易誘發(fā)心梗、心絞痛等疾病。若感覺冷,可以用羽絨被或者熱水袋保暖,多喝一點熱水,但溫度不要太高,以免燙傷。
酒后不要吃退燒藥
酒精會和多數(shù)藥品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并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尤其不能服用退燒藥,否則其中的羥苯基乙酰胺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會導(dǎo)致肝臟發(fā)炎,甚至永久性損傷。如需服用,建議次日早晨提前1小時服用。此外,“先鋒”等頭孢類抗生素藥、降糖藥、降壓藥等最好也別吃。
酒后不要立刻洗澡
冷水熱水都不宜。洗熱水澡或者蒸桑拿容易導(dǎo)致熱氣聚集在人體內(nèi)不散發(fā),加重醉態(tài),導(dǎo)致惡性嘔吐甚至?xí)炟。洗冷水澡,非但不能醒酒,還會使肝臟來不及補充血液中消耗的葡萄糖,加上冷水刺激,血管收縮,可能會導(dǎo)致血管破裂、患感冒等。
【古代酒的別稱有哪些】相關(guān)文章:
1.圍棋的別稱有哪些
5.古代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