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羌族是中國西部的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羌族的風俗,希望大家喜歡!
羌族的風俗習慣介紹
服飾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還穿著傳統(tǒng)的民族服裝。
羌族人民的服飾樸素、美觀而具特色。古代羌族多著皮制、毛制衣裝。明代以來紡織業(yè)發(fā)達起來,則較多以麻布衣服取代皮、毛裝。解放后至今,服飾的面料更加多樣化。男子喜包青色頭帕,冬季有的還喜帶狐皮帽,穿麻、棉、綢、毛面料的長衫,有的長衫飾有花邊。外套為無袖的羊皮或毛、棉制皮褂,可以防寒、遮雨、墊坐,且適于勞動。
男子腳裹毛制或麻、棉制的綁腿,有的飾有花紋,能保溫、濾水、護腿,腳穿皮鞋、云云鞋、繡花編耳子鞋和膠、布、草等鞋。束毛、麻、棉制腰帶,系吊刀、火鐮和皮、繡花綢、綿裹兜子,用以裝錢、子彈、火藥及煙等物。
婦女服飾鮮艷多彩。頭飾因區(qū)域不同分三類。一類絕大多數包青色頭帕,繡以花紋,再覆繡花頭巾,鮮麗多彩。黑虎地區(qū)婦女則包白色頭帕,紀念傳說中的英雄格魯從波,以為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蘇、理縣等地婦女頭頂瓦狀繡花黑頭帕。羌族婦女皆著繡花長衫,系黑色羊毛腰帶或紅棉腰帶、繡花圍腰,后腰系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花、耳環(huán)、耳墜、手鐲子、戒指等金、銀首飾和稱為“色吳”的橢圓形項鏈。每逢節(jié)日喜事,羌女盛裝艷麗,雍容華貴。
建筑
羌族一般由幾十戶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F代羌族的住房方形平頂,墻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筑手藝高超,砌墻時不繪圖、不吊線,信手而成。壁面平整,棱角分明,結構勻稱。遠看似碉堡,故俗稱碉樓。屋有立柱、大梁,椽子上加油竹或樹枝,上糊泥土蓋頂,堅固耐用。一般為二層或三層半,頂層客房儲物,中層為主人家住宿、起居,下層養(yǎng)畜,房頂可脫粒、曬糧、晾衣。傳統(tǒng)窗口很小,光線差,煙塵不易散出但利于防寒防盜,現大多已改為大窗戶。傳統(tǒng)上下樓用獨木梯,現絕大多數已改用寬體木板梯。中層起居大堂中間用石料砌一火塘,用于取暖做飯。火塘上置三個精制石樁或置鐵三足架,用以置鐵鍋等;鹛晾锏幕鸱N,長久保存不熄,有“萬年火”之稱。
解放前,尤其是1933年地震以前,羌族地區(qū)的住房多為高數十丈的“邛籠”,往往是一大家人或一家族分層而居。同時還有村落公共擁有的“邛籠”。羌區(qū)往往群碉林立,極為壯觀。這種碉樓也用不規(guī)則亂石砌成,壁面平整,有四角、八角等形狀,棱角突出,結構勻稱,十分堅固,現存的都系歷經數次大地震而未被毀者。內分幾層到十余層,每層以樓板相隔,用獨木梯上下,窗口很小。這種建筑除居住外,還作為防衛(wèi)作戰(zhàn)的城堡,特別是每個村寨在寨中央、四周及路途關隘上所建的公共碉樓,主要用以抵御外來侵犯之敵,平時則閑置不用。據《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等史書記載,這種建筑在漢代乃至漢以前就有了,“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至十余丈為邛籠”。“邛籠”為羌語名稱音譯。羌族這種歷經幾千年的高超建筑藝術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保安族服飾文化習俗
保安族早期與蒙古族相鄰而居,服飾也基本上與蒙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長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則穿夾襖,戴白羊毛氈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鮮艷的絲綢腰帶,并帶有小裝飾物。元朝后期,因受藏、土族的影響,保安族男女在春、夏、秋三季均穿長衫,戴禮帽。
有的男子還穿高領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服飾色彩比較鮮艷,腳穿繡花鞋,這期間的服飾兼有藏、土族服飾特點。清朝咸豐、同治年間,保安人遷徙到今甘肅積石山大河家地區(qū)后,與周圍的回族、東鄉(xiāng)族、漢族密切往來,其服飾又有了明顯變化。平時,男的喜戴白色或青色的軟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節(jié)慶時,一般頭戴禮帽,身著黑條絨長袍,外扎彩色腰帶、掛腰刀,足穿牛皮長筒靴。
婦女平時穿紫紅色或黑綠色燈心絨大襟上衣,藍色或黑色褲子,有的喜歡穿過膝的`長袍,下身多穿水紅的花色褲,襯托的格外典雅俊俏。如今,保安人男子平時戴白色號帽,身穿白色襯衣,黑色坎肩,藍或灰色褲子;走親訪友或外出時,多穿中山服或軍便服。女子穿右衽上衣、長褲、外套對襟或大襟坎肩。成年女子皆戴蓋頭或披大頭巾,戴各種小首飾。
保安族男子平時穿白布衫,青布坎肩,黑、藍、灰色長褲,頭戴布制黑、白色圓頂小帽;喜慶節(jié)日喜歡穿翻領、大襟、鑲邊的黑色條絨長袍,腰束之高閣5尺長的彩色長帶,頭戴禮帽,足蹬牛皮長筒靴;冬天穿褐色翻領皮襖。婦女穿大襟襖、坎肩,多以燈芯絨為原料,喜紫紅、綠等艷麗的色彩,并鑲有花邊;一般戴蓋頭,姑娘戴綠的,少婦戴黑的,老婦戴白的。
基諾族文字與藝術文化習俗
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攸樂和補遠兩個方言,方言間詞匯差別較大;Z語聲母塞音和塞擦音有清無濁,擦音分清濁,有復輔音、腭化輔音、清化鼻音。韻母以單元音為主,復元音少,有鼻化元音和鄭舌元音。輔音韻尾大多出現在漢語和傣語借詞里。有6個至8個聲調。語序和助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句子成分的次序為主、賓、謂。名詞作修飾語時在被修飾的名詞之前,數量詞、形容詞作修飾語時在被修飾的名詞之后,動詞、形容詞的修飾語在中心詞之前。
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基諾語,在其他場合大多使用漢語。由于社會和地理的原因,基諾族與傣族、漢族關系密切,交往頻繁,基諾語基本詞匯中有一部分是傣語借詞和漢語借詞。如:“色”(雪)、“納包(井)、“赫曼”(稻子)、“馬畢”(辣椒)等為傣語借詞;“豆腐”、“肥皂”、“燈籠”、“醬油”等為漢語借詞。1983年后,基諾族曾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一套拼寫符號記錄基諾語,讀寫方便。
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后邊”,加以引伸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6月經民族確認,成為中國的第56個民族;Z鄉(xiāng)舊稱為基諾山,清代文獻寫為攸樂山,都是以基諾族自稱而得名,足見基諾族是當地的古老居民。有關基諾族的漢文記載始于18世紀。
基諾山因盛產普洱茶,明末清初即有漢族商人進入,推廣種茶制茶技術,對基諾族社會發(fā)展產生了影響。雍正七年(1729),清朝在基諾山思通(今司土寨)設攸樂同知,筑了磚城,駐軍500人,欲在這里建立滇南重鎮(zhèn),但時隔6年因瘴氣厲害而裁撤,此后只在這里委任基諾族首領為攸樂土目。后來傣族土司統(tǒng)治基諾山區(qū)。
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地方政府在基諾山委任保甲長,保甲長與傣族土司任命的基諾頭人相結合,主要職責是為國民黨地方政府催繳貢賦。1941年10月至1943年4月,基諾族人民為了反抗國民黨地方政府的殘酷壓榨,在操腰的領導下,團結哈尼、瑤、漢等族人民,同國民黨地方政府的軍隊進行了英勇斗爭,最終迫使云南省地方政府把車里縣長撤職查辦,3年內未在基諾山征稅。
【羌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相關文章:
羌族有哪些風俗習慣07-10
羌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07-11
羌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07-11
羌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03-29
羌族的風俗習慣07-10
盤點羌族的風俗習慣07-12
介紹羌族的風俗習慣07-18
羌族的風俗習慣有什么07-25
四川藏羌族有什么風俗習慣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