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分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分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人物簡介: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即魏武帝,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qū)域,是三國時期勢力最大的霸主。
二、性格特點之一
廣納賢才,禮賢下士。
具體事例:
1、曹操是個頗負盛名的愛才之君。在官渡一戰(zhàn)中,曹操與袁紹對峙的局面一直僵持不下。袁紹手下,有幾位謀臣,其中就有才高八斗的許攸。在袁紹的.旗下,許攸是最受寵的謀士。一次偶然的機遇,郭圖趁許攸探查曹軍虛實。在袁紹帳前大肆指控許攸私通曹操,一臉茫然的許攸被倫為囚犯。他明白,如果自己仍舊輔佐袁紹的話免不了殺身之禍,還是趕緊棄袁紹而去為妙。眼下只有曹操離自己最近,何不投奔曹操為快。消息傳到了曹營,曹操早已耳聞許攸的才華,興奮不已。鞋子還沒穿好就跑來迎接許攸。最終,許攸幫助曹操找到了袁紹的糧庫,放火將其燒毀,袁紹大軍不戰(zhàn)而忘,袁紹不久后也因被曹操數(shù)次打敗吐血而死。
2、劉備本是一個微乎其微的百姓,可后因與祖輩與皇室有關,天子口喻將其提拔為皇叔,這也讓心疑的曹操對他有了一絲警惕。劉備是個正人君子,他為人忠義,心胸寬廣,平凡卻素有大志。從而桃李滿天下,變?yōu)閶D孺皆知的好口碑。所以,投靠劉備的英雄豪杰特別多,無論是謀士還是武將,都是千古英才,出力拔萃。徐庶就是其中的一位。徐庶是個才華橫溢的謀士,后被劉備所用。因為劉備勢力單薄,一直吃敗仗,慘烈的局面僵持不下。來因為偶然的機遇,經(jīng)部下介紹而得了徐庶,徐庶剛進蜀營,劉備便打了一個打勝仗。曹操聽見了,便從徐庶的老家把徐庶的老母架過來,同時命令手下寫好文書,說徐庶的母親飽受苦難,被囚于牢獄之中。徐庶生來就是個孝順的兒子,一聽這話,便含淚棄了劉備,投曹操而去。雖說這種手法奸詐,的確不是英雄所為,但這樣恰恰可以體現(xiàn)出曹孟德的愛才之心!
二、性格特點之二
心胸狹窄,血腥殘忍,疑心過重,
具體事例:
1、曹操妄圖殺死董卓而未得手,還賠了一把價值連城的寶刀,心中很是悔恨,他想起兵滅了董卓,可勢力遠不及董卓的一本。再者,如果再在這城中拖延下去的話,免不了會被通緝,引來殺身之禍。于是,曹操與陳宮連夜逃往郊外,在一家親戚開的驛站歇息片刻。當晚,曹操在客房休息,忽聞樓下傳來刺耳的磨刀的聲響,吃了一驚。于是揣著寶劍,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樓下,不知不覺中,磨刀的人倒在了血泊中,而曹操生怕別人會告知官府,便把所有的人全都殺害了。陳宮還不知道曹操做了些什么,卻被曹操告知此地不宜久留,應當速速離開。一臉茫然的陳宮忽然看見了成片的血跡,吃驚的望著曹操,卻看見他已經(jīng)走遠了,于是跨馬去追他。這時,驛站的掌柜來了,他見曹操這么慌忙地離開,十分不解,說:“我們本想用豬肉款待客家,卻不知客家這么急著要走,諾,這是我為您準備的美酒,你捎上吧!”掌柜搖了搖頭,笑著離開了。陳宮這才恍然大悟,卻發(fā)現(xiàn)曹操已經(jīng)將掌柜的首級斬下。他大驚,去問曹操為何這樣做,曹操卻說:“寧愿我負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負我!”陳宮愕然沉默。
三、總述
在羅貫中著寫的(三國演義)當中,曹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人。在我看來,曹操心胸雖然狹窄,但也不乏英雄豪杰的霸氣和正人君子的氣度。在三國割據(jù)天下之時,曹操的勢力是最大的,最后也是曹操門下的諸侯統(tǒng)一了天下,由此可見,曹操不乏過人的才華,就像諸葛亮所說的:“只有袁紹、呂布、劉備和劉表這四個諸侯可以攻克曹操!边@四個人都是那時的豪杰?梢,曹操一人便抵得上千軍萬馬,我們不能否認一個英雄在三國時代的統(tǒng)治。就像司馬懿在史記中說的那樣,我們看到的,只不過是一個事實而已,誰又能斷定,在三國的紛爭中,到底誰更接近一個君王呢?這只能留給后人去評述。
于禁簡介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后屬曹操,曾于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贊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zhàn)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后投降,致使晚節(jié)不保。關羽敗亡后,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1],謚曰厲侯,有一子于圭。
于禁人物評價
曹操:①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jié),雖古名將,何以加之!②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zhí)節(jié)義,每臨戰(zhàn)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征,統(tǒng)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14]
虞翻:禁敗數(shù)萬眾,身為降虜,又不能死。北習軍政,得禁必不如所規(guī)。還之雖無所損,猶為放盜,不如斬以令三軍,示為人臣有二心者。[15]
司馬懿:禁等為水所沒,非戰(zhàn)守之所失。[16]
陳壽: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14]
裴松之:圍而后降,法雖不赦;囚而送之,未為違命。禁曾不為舊交希冀萬一,而肆其好殺之心,以戾眾人之議,所以卒為降虜,死加惡謚,宜哉。[14]
陳叔寶:李陵矢竭,不免請降,于禁水漲,猶且生獲,固知用兵上術,世罕其人。[17]
孔平仲:將軍疇昔負朋友,若此昌豨猶得生。循環(huán)報復雖天意,壯士所惜唯功名。曹瞞相知三十年,臨危不及龐明賢。歸來頭白已憔悴,泣涕頓首尤可憐。高陵畫像何詭譎?乃令慚痛入九泉。淯水之師勇冠世,英雄成敗皆偶然。[18]
郝經(jīng):張遼、徐晃諸將壯猛有謀,亦關張之亞匹;然失身于操,終為勇而無義。[19]
李贄:于禁最識大體,只為國家爭勝負,不為一身辨曲直,真良將也。[20]
王歆:世無百戰(zhàn)百勝將軍,禁逢霖雨,敗于關某,不為恥也。然雖比類荀林父、孟明視,雖敗而國家不替,然未聞其腆顏降敵也。使二子降楚歸晉,吾恐不得死所也。禁為國家宿將,以威懾眾,能治亂伍,亦當時之杰,惜乎為德不終。既為羽禽,復為吳得,送詣文帝,如此輾轉,禁未羞死,獨登高陵而突然慚恚發(fā)病乎?文帝所為亦過矣,非帝王之行,亦非君子之行,然大有為王仲宣作驢鳴之味,是名士行,真大快事也。
于禁藝術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于禁于曹操招賢之時前來投奔。曹操起兵為父復仇,于禁與夏侯惇、典韋同為先鋒。宛城之戰(zhàn)中果斷斬殺企圖叛亂的青州軍,因而得到曹操賞識。隨曹操參與官渡之戰(zhàn),后隨夏侯惇一同討伐劉備,因擔心遭受火攻而曾試圖提醒夏侯惇,但為時已晚,曹軍敗績。
赤壁之戰(zhàn)中,曹操中周瑜之計誤斬水軍都督蔡瑁、張允,于禁和毛玠因而代替二人成為水軍都督。[21]赤壁兵敗之后,于禁隨曹操征討馬超、韓遂,于陣前不敵馬超而敗北。關羽率軍攻樊城時,于禁、龐德奉命前往援救鎮(zhèn)守樊城的曹仁,于禁因恐龐德與己爭功而屢次牽制龐德,并拒絕龐德的建議于低地扎營,終被關羽以水攻大敗。戰(zhàn)后于禁被俘,向關羽乞降,被押解往荊州。[22]呂蒙攻陷荊州后于禁被送往吳國,孫權降魏后將其釋放返魏,奉命守護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將于禁戰(zhàn)敗乞降等事畫于陵壁,于禁看后慚愧發(fā)病而死。
【《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分析】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形象分析05-01
三國演義中曹操人物的形象分析07-10
三國演義曹操形象分析05-01
曹操形象分析課件05-01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09-08
《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06-02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內容05-01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模板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