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wù)勅松囊饬x
今天是兒童節(jié),本應(yīng)該過得像孩子一樣輕松才是。但你過得很消沉,甚至想到死,仔細想來,這次考試對你的打擊著實不小。由我分析原因,首先是你對自己沒有正確認識,也就是自負和狂傲,于是如今碰壁,撞了一鼻子灰。從小沒有受過什么挫折的你經(jīng)不起這種侮辱,便想以死逃避,逃避不是軟弱,只是一時沒有找到一個自己信服的理由去面對,于是你說你羨慕我有信仰,而且你還發(fā)問活著的意義與價值,多么深刻的人生覺悟!我真實挺為你高興的,雖然你很消沉有憂愁。
人生需要去經(jīng)歷和磨礪才能得到成長。人生微觀,愛情初觀,世界無觀便是我們的三觀,如今你發(fā)出了這個哲學問題,我當然為此感到高興。
那么,我們就談?wù)勥@個一直圍繞你的問題吧:人生的意義。
人一生下來,死亡就開始成長。父母的意外,你我就來到世上,這不是我們能控制和選擇的。我們一點點度過了天真無邪的童年,但隨著成長,經(jīng)歷的不同,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便發(fā)生了改變。我把它分為意義之外,相對意義,絕對意義和無意義四種。
大多數(shù)人存在意義之外,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他們很現(xiàn)實,活著就是活著,沒必要想那么多,他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不為問題本身糾纏。
也有一部分人痛苦地活著,或者認識到人類的局限,便對生命意義進行質(zhì)問:宇宙外還有宇宙嗎?用地球尺度,人是一顆塵埃;用宇宙尺度,地球是一顆塵埃;用宇宙尺度,人是什么?一向自視甚高、唯我獨尊的人類,充其量只不過是宇宙新陳代謝過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環(huán)而已,而已,也許連個呼吸都算不上。再過多年以后,地球毀滅,宇宙爆炸,人類的一切科技、文化、藝術(shù)文明毀于一旦,世界將重新排序上演。
面對這般景致,有些人便認為生命沒有意義,這便是佛教,諸相為空,萬法皆空;還有一些人也知道生命本沒有意義,但為了活下去,便尋找然后賦予生命意義,比如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科學事業(yè)對人類苦難的同情作為自己畢生的信仰。這些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便是局限下的相對意義;但另一些人,他們追求絕對意義,相信永恒的存在,即上帝存在,用科學解釋就是自欺欺人的人。
總的概括起來,佛教和基督教都是走了極端。佛是“無”,基督是“有”;一個是完全沒有意義,一個絕對有意義,而站在人類前沿的少數(shù)人則選擇在有與無之間尋找相對意義。無意義是佛教的消極,也是終極;絕對意義是西方宗教的積極,也是理想;而相對意義便是中庸,便是現(xiàn)實。
這里,我恭喜師妹從大眾的意義之外脫離,正前往意義之內(nèi)的探索之行。在跨越意義之外進入意義之內(nèi)的阻礙中,人是痛苦的,正如你已想到死一樣。師妹,加油,你現(xiàn)在又兩條路,一條是向前探索,進入意義之內(nèi),或者退回意義之外,否則停留在之間是會出問題的。當生的痛苦超越了對死的恐懼,人們便選擇死亡。所以世界上只有四種人,夾雜在之間的人是營養(yǎng)不良或者生長畸形的。當你尋得了生命的意義,生命便不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還存在比生命更有價值的東西。正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一樣的舍身取義。這也是意義之內(nèi)與意義在外的最大的區(qū)別,意義之外生命最重要,意義之內(nèi),生命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實現(xiàn)某種價值的附屬。
人生的意義其實解決的是為什么活著的問題,為父母?為自己?為天下人?為科學事業(yè)?而我為了我的信仰活著,要想對這個世界充滿激情,那就必須熱愛這個世界,尋找所愛,追求所愛,生命的意義在于追求,在于奉獻,在于創(chuàng)造,在于愛。
【談?wù)勅松囊饬x】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