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山村詠懷原文及賞析
山村詠懷原文及賞析1
山村詠懷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譯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遠(yuǎn),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亭臺的樓閣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鮮花在綻放。
注釋
、偃ィ褐妇嚯x。
、跓煷澹罕粺熿F籠罩的村莊。
③亭臺:泛指供人們游賞、休息的建筑物。
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游玩時,看到了鄉(xiāng)間野外的駘蕩春光和迷人的鄉(xiāng)村風(fēng)物,為了表達詩人的閑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所以寫下了這首詩。
簡析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shù)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tài),“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shù)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shù)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gòu)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fēng)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故事
一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shù),嘴里念叨著“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邊的人就不能看美麗的花兒了!焙髞恚@兒的花越來越多,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山村詠懷原文及賞析2
山村詠懷
邵雍〔宋代〕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簡析
這首詩通過列錦的表現(xiàn)手法把煙村、人家、亭臺、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田園風(fēng)光圖,并創(chuàng)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shù)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tài),“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shù)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shù)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gòu)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fēng)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堯夫,生于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隨父邵古遷往衡漳(今河南林縣康節(jié)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歲,隨其父到共城蘇門山,卜居于此地。后師從李之才學(xué)《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xué)有大成,并著有《皇極經(jīng)世》、《觀物內(nèi)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陽天宮寺西天津橋南,自號安樂先生。出游時必坐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兩度被舉,均稱疾不赴。熙寧十年(1077年)病卒,終年六十七歲。宋哲宗元祐中賜謚康節(jié)。
【山村詠懷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詠懷原文及賞析11-05
雨過山村原文,賞析08-07
雨過山村原文及賞析11-09
雨過山村原文及賞析09-11
歲夜詠懷原文及賞析05-10
歲夜詠懷原文及賞析09-13
暮過山村原文及賞析05-05
《詠懷古跡·其三》原文及翻譯賞析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