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下雪了活動反思
一年四季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能見到自然界中最美麗的雪景。喜愛潔白的小雪花是幼兒的天性。由于小班幼兒對小雪花的知識了解的不多,而且有很強的求知欲,渴望了解雪花的特征,作為教師必須抓住這自然景觀,培養(yǎng)幼兒探索精神,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下雪了》,通過聽童話及情景表演,讓幼兒充分感知雪的特征,體驗雪的樂趣,還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猜測,在一個輕松活潑的語言氛圍里,有話說、愿意說。為了達到多讓幼兒參與進講述的目的,我在不改變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shù)男薷,將原先全部由雞媽媽嘗雪說雪的特點的語言分攤到每一個小動物角色的語言上,這樣不僅能多讓幼兒練習到一種“不,不是……”的句式,也對后面的分角色表演環(huán)節(jié)起到均衡了各角色的語言量,降低了扮演雞媽媽幼兒的語言難度。同時,將原本延續(xù)法的故事結尾修改成以雞媽媽對雪的總結,將本次語言活動的中心轉移到了表達對雪的感受上,而不是著重于學習雪的特征。
這節(jié)語言活動上下來發(fā)現(xiàn)有以下一些問題:
1、作為一個故事教學活動,在目標的設定上應以理解故事內(nèi)容為首要目標,因此,在給故事分段時應考慮到故事內(nèi)容的完整和連貫,劃分為2個部分,教學時增加一次完整欣賞故事,完整講述時不要求幼兒和老師一起說小動物的話,有利于孩子對故事的整體把握。
2、教師對于幼兒可能出現(xiàn)的回答預期還不夠,在設計提問時應多用開放性的問題,如:“小動物說了什么?”不限制幼兒的回答思路,這樣可以讓幼兒的回答更踴躍,更愿意說。
3、對于小班上這個階段的幼兒來說,猜測雞媽媽的語言較有難度,且幼兒對于下雪及雪的實際經(jīng)驗相對較少,因此,可以不用讓幼兒猜,直接告訴他們。
4、在角色扮演環(huán)節(jié),可以將最后的撒雪花伴隨表演過程,這樣能更加有下雪的情境,激發(fā)幼兒表演的熱情和欲望。
5、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每個孩子的反應,盡量把預設的環(huán)節(jié)做到位。如在角色扮演戴頭飾時,應等所有幼兒都戴好頭飾安靜坐下后再和每個小動物打招呼,表演時做好個別交流,讓預設的對幼兒有利的內(nèi)容切實的做到位。
【下雪了活動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下雪了》含反思05-06
區(qū)域活動反思08-04
捐書的活動反思03-17
主題活動反思01-07
大班活動反思12-15
游戲活動反思01-27
語言活動反思01-25
中班活動反思02-08
美術活動反思02-10
區(qū)域活動反思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