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開放式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教學內容應該是開放的,教師應該選擇開放性的教學內容,給學生以學習的空間,給教師以創(chuàng)造的空間。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開放式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開放式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1
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過于注重語言知識傳授,學習途徑和教學評價形式單一,沒有調動學生參與、體驗、交流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開放式課堂教學認為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兩個不同主體的開放的“人—人”互動組織系統(tǒng),它追求教學過程動態(tài)化,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近幾年來,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開放式教學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實施開放式語文教學的對策思路提出以下幾方面的看法。
一、開放式語文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興趣性原則。開放式語文教學強調大語文的教學主張,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主渠道,向課外閱讀開放,向其它學科開放,向生活開放,語文學習將以學生學習興趣為保障,保持濃厚的興趣,開放式教學才能得以實施。
2、實踐性原則。開放式語文學習更加強調學生的全程參與。必須充分尊重和發(fā)揮學生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拓寬語文學習渠道,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為豐富的語文實踐機會,讓學生在主體實踐中鍛煉提高語文素養(yǎng)。
3、綜合性原則。語文教學思想強調語文學習是一種綜合性學習,既有學習內容的綜合,又有學習方式的綜合,還有學習評價的綜合。因此,開放式語文學習要求教師處理好教學資源諸多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其最大功效地發(fā)揮作用。
4、可行性原則。開放式語文教學應依據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發(fā)展特點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進行。要統(tǒng)籌考慮各方面情況,考慮開放的程度于實踐的可行性。否則,開放式教學難以取得實效。
二、努力促進語文教師教學思想的開放
1、民主教學,是開放教學的`前提。
教師首先要摒棄“師道尊嚴”的思想,在師生間建立起一種平等的教學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自尊和個性,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觀點,當學生質疑問難時,當學生答錯問題時,老師應用微笑的神情、親切的話語,給學生以恰到好處的鼓勵和點撥,盡量縮小師生間感情上的距離,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敢想、敢說、敢問,學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會戰(zhàn)勝自己、超越自我,闖過學習中的一道道難關。筆者認為,這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前提,也是開放教育中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
2、以學生為主體,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關鍵。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首要任務是要充分認識學生在學習和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真正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的實踐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師是學生的朋友,是學生在學習上的導師,在教學中只是起引導、誘導、輔導的作用,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一幫、扶一扶甚至可以進行一些示范,但絕不可以越俎代庖,用過多的講和問代替學生的學和思。教師要轉變觀念,把教學的重心由“教”轉到“學”上,由“學”體現“教”: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凸出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就必須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通過引導、啟迪,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最終使學生產生3種力量:即激發(fā)動作的力量,使無能的手變成萬能的手;引活思想的力量,讓學生的頭腦真正成為雙手的司令官;釋放“新”益求“新”的新價值的力量。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活潑、愉快、自主的學習過程中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具體地講,就是在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展”。
三、開放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教師要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成功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給每個學生,把溫暖的語言播撒給每個學生,以平等的態(tài)度信任、尊重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的表現欲,避免使用諷刺、挖苦、旁敲側擊,含沙射影等不良語言或以冷漠的態(tài)度傷害學生感情。
其次,教師要信任學生,相信他們對問題有自己的認識和見解,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見解或不同意見,教師要放下架子,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給予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加自信心,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四、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開放
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制形式往往是教師站在高高的講臺上,面向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在教學舞臺上唱獨角戲,學生是聽眾、觀眾。這種教學形式的最大弊端是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抑制了學生學習潛能的充分開發(fā),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下決心開放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上下功夫?蓪⒄n堂組織形式分為集體學習、小組學習、伙伴學習、獨立學習等幾種。集體學習內容有讀課文、默讀思考、集體討論、練習等:小組學習內容有組內朗讀課文,人人發(fā)言參與討論,共同解決某一學習任務等;伙伴學習內容有:同桌或前后討論、互批互查作業(yè)等;獨立學習主要指獨立閱讀、思考問題及作業(yè)。在課堂教學中,根據需要靈活采用各種教學組織形式,能使全體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獲得訓練的機會,有利于學生間信息的交流,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學生在集體學習中迸發(fā)智慧的火花,提高學習質量。創(chuàng)新教育要求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到學生中,成為學生中的一員,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指導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巡視學生的學習,發(fā)現總結學生中好的學習方法,發(fā)現學生普遍不能解決的難題,為教師“點”和“導”作好準備。教師處在學生中間,便于多向交流,教師掌握情況及時,了解問題深入,不僅縮短了師生間的物理距離,更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教師成了學生可感、可親、可信、可依的學習伙伴。
五、語文教學內容的開放
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必須開放語文教學的內容。教科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F實生活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文教育資源,適合學生閱讀的中外文學名著、其他人文科學讀物、科技讀物,廣播、電視節(jié)目,錄音帶、錄像帶、光盤等電子音像資料,博物館、紀念館等社會資源和網絡資源,以及鮮活的現實生活,星論文網是一家專業(yè)從事論文發(fā)表,論文輔導的老牌機構!
開放式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2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應該是開放性的。開放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讓每一位學生張揚個性,敢想敢為,自主學習,充分發(fā)展,享受語文學習樂趣,感受自我智慧的力量,讓我們的語文教師為每一位學生搭建一個寬松的語文學習的舞臺,是我們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原有的那種繁瑣的,脫離語感,“強詞奪理”的文本分析,那種爭分奪秒,緊鑼密鼓的課堂節(jié)奏;那種欲蓋彌彰,扭捏作秀,脫離文本的煽情早已不適合當前語文教學的發(fā)展了,這樣的課堂只會使我們的學生漸漸倦怠,我們的教師慢慢庸俗。為規(guī)避這種趨勢,我認為當前語文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搞好開放。
一、語文教學的目標要開放。
傳統(tǒng)教學是將教學目標直接指向知識的傳授,局限在認知方面的目標,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教學在制定目標時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經歷和體驗,很少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與當前的知識,生理和心理實際。因此,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盡量做到分層制定教學目標,讓教學目標個性化。教學中我們應跳出《教參》的束縛,以教材為憑借,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出發(fā)點,確定出“最近發(fā)展區(qū)”,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既要有基礎性目標,又要有發(fā)展性目標,讓每一個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苯虒W目標的制定要有教者自主的分析與自我主見,針對本班學生實際,一堂語文課徹底解決一兩個學生切實需要解決的問題,給各個層次的學生留下一點兒實實在在的東西,比浮光掠影,蜻蜓點水的教學效果要有效的多。
二、語文教學內容要開放。
文本體并不就是教學內容,它是一個“導火索”,一個“藥引子”,只是教與學的一個立足點。我們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立足于文本但不應拘泥于文本。教學內容首先應做到簡約,選擇那些關乎學生終生受用的“核心部分”,這就要求教師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研讀,充分發(fā)揮教材的語文教學價值,其次,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教師應將文本中最精彩,最有趣,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對文本產生好感,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文本,開掘文本內涵的`興致。第三,教師做到以上兩點的基礎上可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這個拓展是不離開文本的拓展。如在教學《一夜的工作》時,先應不急于學習課文,可用較長時間介紹周的相關故事,不光介紹工作勞苦,生活簡樸的故事,還要介紹他關心群眾,幽默風趣,機敏智慧的故事,讓學生全面認識周,這樣既積累了偉人故事,又激發(fā)了學生急于學習文本的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如在教學《鹿與狼的故事》這篇課文時,我們不妨先讓學生爭著說出有關狼的成語,講一些有關狼的故事,教師點撥出狼在這些成語與故事中不好的角色。這樣學生既積累了知識,又為學生學習文本時理解羅斯福總統(tǒng)的舉動埋下了伏筆。
三、語文教學的方式要開放。
首先應做到由“接受性學習”向“研究性學習轉變”。新一輪課程改革把”研究性學習“提到教學過程的重要位置,許多一線的語文教師對此產生了誤解,認為“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是一對對立的,不能統(tǒng)一的矛盾。其實不然,語文教師只有把“接受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置身與教學活動過程中,才能培養(yǎng)出既有興趣接受傳統(tǒng)文化精髓,又有獨特見解,創(chuàng)新精神和終身發(fā)展能力的新型人才。我在這里說向“研究性學習”轉變,并不是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顧及文本的了解與理解,走向”研究性學習“的極端,為什么要轉變,只是我們以前教學中”接受性學習”的比重過大而已。我們課堂上所需要探究的問題,首先應該立足于文本,但質疑不能來源于老師,應該發(fā)自于學生,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千差萬別。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去精心設計問題,認真準備問題的結論,容不得學生有半點偏差,這樣最終的結果只能導致學生說假或閉嘴。曾有外國同行聽了中國老師一節(jié)語文課,首先委婉地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但最后卻提出了一發(fā)人深省的問題:“老師講的好,同學門回答的都正確,為什么要上這節(jié)語文課呢?”如在教學《四季的腳步》時,在談及“春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這個問題時,有個學生說“春天給我們帶來了水果。”話音剛落,同學大笑,老師愕然,孰不知,這位學生只是根據自己的認知說出與眾不同,與時令相反的事物來,是他在觀察生活,研究生活中學習到的。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及時肯定,保護孩子那寶貴的探究之心。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讓我的老師反復回答,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的,更何況我們的學生呢?再說,任何文本它所包含的思想,寄寓的情感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復雜的微妙的。比如在教學古詩《泊船瓜洲》時,教師在疏通文本的基礎上應用較多時間介紹當時政治背景及作者的寫作背景,讓學生根據詩句挖掘探究作者的思想與情感,既要說出思念家鄉(xiāng)之情,又要體驗出那種政治上的遠大報抱負,對政治前途的傷感,倍感渺茫和無奈之情。
其次,應做到由“教課文”向“用課文教”轉變。語文教學應該立足于文本的語言形式,我們的教學方式也應該由此而選擇,通過一篇篇文章教給學生閱讀和習作的方法,才能使學生真正提高語文水平。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教師應在讓學生理解課文寫什么的基礎上積累有特點的“例句”,而后進一步體會作者是如何譴詞造句的,最后讓學生或運用積累的句子,或模仿新出現的“例句”語言進行描寫,從而習得言語經驗。再比如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絕不是記住春天具有“春風美”,“春景美”等,而是要學習朱自清如何抓住關鍵詞句來描繪春色,如何將情感用形象貼切的語言表現出來,如何組織文章的結構等,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立足點。
第三,應做到由“傳授系統(tǒng)的完整的語文知識”向“語文實踐”轉變!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系統(tǒng)和完整!被镜恼Z文能力表現為語感,學生語感的生成是語文素質教育的核心,語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覺的自動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活動。要達到如此熟練的程度,就要增加語言的積累,就要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豐富語文的實踐經驗。新課標中規(guī)定的145萬字的閱讀總量,100多首的詩詞背誦任務及較大寫作量的要求,正反映了語文實踐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边@就說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是語文教學不可忽略的重要目標。語文教育中豐富的人文內容要使學生吸收并內化為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就要引導學生自己去讀書,去體驗,去揣摩,并將它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由此看出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是統(tǒng)一的,有語文教學,就應該有人文教育,就應該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
四、語文教學的時空要開放。
大語文教育觀認為,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課堂上,而要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打破學科壁壘,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并在發(fā)展語言的同時發(fā)展認識實踐能力。要做到以上所述,當前語文教學就必須從傳統(tǒng)的時間與空間上解放出來。首先要做好課堂時間的開放,還時間給學生,留足學生探究與思考的時間,以前那種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的滿堂灌,機械練或者是形而上學的探究再也不適應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了。其次要做好課外時間與空間的利用,試想,新課標小學階段那么大的識字量、閱讀量,寫作量是可憐的幾節(jié)語文課能完成的嗎?我們語文學習的陣地可以是語文課,可以是活動課,可以是圖書館,可以是班隊會,可以是山間田野,可以是舟車街市?梢怨(jié)假日踏訪學語文,也可以寒暑假參觀學語文。讓興趣與生活做學生的另一位語文老師吧!
五、語文教學的風格要百花齊放。
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是“師者”而不是“匠人”,一堂理想的語文課,不僅需要教師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需要教師高尚人格魅力。人有特點,課就應該有風格。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師,有時并不深入研究新課標,新教材,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而是急于去模仿他人,于是語文教學中呈現出形形色色虛假的繁榮。孰不知,我們在模仿中得到了一點點,卻失去了更多,我們的語文教師,也不妨根據自身的條件,張揚自己的個性,利用好自己的優(yōu)勢資源。有的善演講,有的善朗誦,有的善詩詞,有的會寫作,有的善書法,有的愛文藝這就是各自寶貴的教學資源,何不各顯其能呢?丟棄自我,失去風格,沒有獨特的課堂品位,成為名符其實的教書匠,實在可惜啊!
開放式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3
自己確立的教改課題是《小學語文開放式教學探究》,剛剛接觸這個語文開放式的教學,真的使我很迷茫,不知道怎么開放,在摸索中逐漸積累了一點兒經驗。但現在教的是二年級,孩子小,所以一度使我真的不知所措。一晃一年過去了,回望走過的歷程,真的百感交集。
我班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有的孩子一節(jié)課老實不了幾分鐘,所以剛開始我認為只要能讓小孩子老老實實地坐穩(wěn)了聽講就行了,對于開放式教學,好像離我現在這個班真的還很遙遠。
隨著學校教學科研活動的開展、落實,自己也認真鉆研教材,研究學生,看各種教學刊物,長了知識,豐富了經驗。對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有了更深的理解,課堂不能把孩子固死了,應該讓孩子放飛理想,還給他們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間,讓孩子們暢所欲言。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孩子們更應當是自由的、放松的,因為他們還小,還不習慣那么長的一節(jié)課,這時候的老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要起主導作用,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引導,適時點撥,啟發(fā)學生開動思維機器;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注重創(chuàng)造民主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自主性,使課堂教學出現一個師生情感和諧交流,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思維多向交流的局面。因此我逐漸開始嘗試了開放式的語文課堂教學。
一、課堂的內容要開放,要回歸生活。
二年級的課文,從內容設計上說,都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圖文并茂,學生很容易接受。但對小孩子來說,有些不怎么好理解,“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因此學習課文時不能孤立地處理課文內容,必須盡量把自然中、社會中的人文性內容引入課堂中來,盡量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這可以通過實物或表述、圖片、錄像、課件等再現自然或社會內容,或通過引導學生表情朗讀、聯(lián)想、想象、表達、表演等表現課文情境。一直以來,我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例如:我在教《問銀河》時,在通讀課文的同時。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看到的,看書、上網查到的知識,說說銀河里都有什么?銀河到底能不能起浪,能不能生波?有長胡子的小蝦、愛鉆洞的泥鰍、穿著硬殼衣服的小海螺、搖頭擺尾的小鯉魚嗎?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使學生了解這些問題都是一個天真的孩子向銀河提出的富有想象力的問題,同時學生也了解了一些天文知識。然后利用兒歌的留白處: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續(xù)寫兒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二、在開放式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適當創(chuàng)設情境,善于捕捉反饋信息,進行適時調整課堂教學的進度。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一個動態(tài)的充滿靈氣的個性活動,每個學生都是作為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參與學習過程的始終,尤其是學科的學習,更是一種充滿個性、表現個性的活動。我們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如果不強求有統(tǒng)一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給學生有一定的選擇學習的機會,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潛能就能得到較好發(fā)展。
例如:我在教學《雪趣》這課時,初讀完課文后,我就讓學生來看課件,“雪花紛紛飄落,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房子白了,樹木白了,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下課了,孩子們在操場上做著各種游戲!币环利惖漠嬅嬲宫F出來,使學生觀察、體會,冬天來臨時植物、人物和大自然的變化。真切地感受到冬天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回味冬天孩子玩游戲時的那種快樂心情,產生如臨其境的`感覺,激起共鳴,找到生活中的印記,然后再回過頭來指導學生有感情、有語氣地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有的知識點在備課時,我認為學生可能理解不了,就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三、讓孩子感受開放的內容,還應該與其它學科融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我認為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智力潛能,鼓勵學生敢于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標新立異、敢于異想天開。作為教師我及時發(fā)現并肯定學生所想、所說、所做中的合理因素,充分肯定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盡量減少指令性、唯一性的成分,而適當增加開放性的成分,以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路開闊、獨辟蹊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不斷建立學習的自信心、進取心。
《村居》這首古詩將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集于一體。在教學中,在學生感知詩意、體會意境、感情朗讀后,我讓學生根據對古詩的理解畫成一幅畫,讓學生自己畫一畫,貼一貼,各展其能,學生們專心地畫著,當他們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后,我看得出,他們的臉上掛著成功的喜悅。然后讓學生主動參與民主評議,“你覺得他畫得怎樣?”這時的學生就說開了,有說學生畫得很好,也有說學生畫的不好的,說“他把太陽畫在小孩頭上很好,因為春天太陽暖融融的!,有的提出了需要改進的地方,“我覺得他把白云的位置畫錯了,要畫在風箏上面,因為風箏不能飄過白云!币还(jié)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度過。有時候,我還把音樂融會一起,讓學生在音樂中陶醉,在音樂中理解,使課文更加融會貫通。
把音樂、美術、語文有機融合在一起,打破了傳統(tǒng)的分科教學,采用讓學生讀讀、畫畫、評評的方式,使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畫面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從而使學生在語文自主實踐活動中發(fā)現美,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
四、走出課堂,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開放式教學的動態(tài)性還表現在教學活動不完全局限于課內進行,學生思維、討論和學習的空間可以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在課堂上,有些問題解決不了時,我就引導學生到課外去,讓他們到大自然去,使學生學習與現實生活、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體驗全新的感受。
在教學表達《小小創(chuàng)意廣告牌》時,在學生了解了怎樣寫廣告牌后,我就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欣賞大花壇里百花的嬌艷,觀賞小樹的勃勃生機,體會小草的柔軟美麗,我及時引導,學校正因為有了這些美麗的景色,才更漂亮,所以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學校,保護我們學校美好的環(huán)境,F在學校在征集廣告語,同學們現在就即興給花草樹木設計廣告語吧。學生們很興奮,都積極動筆,寫出了“我還沒長大,請不要傷害我!薄澳_步輕輕,足下留情。”等很有創(chuàng)意和價值的廣告語。我及時對學生提出表揚,成功的喜悅使學生一下子興趣盎然,異常興奮,忍不住又給學校的走廊、樓梯設計起廣告語,這節(jié)課的目的在玩中達到了,我和學生都感到很輕松。
開放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中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善于抓住課內、課外知識的情感點,以自己飽含的激情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情感因素,在學生心靈上引起共鳴,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享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受到美的熏陶,在情感體驗中得到升華,從而使人格得到發(fā)展和完善。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貫徹開放式課堂教學,努力使學生具有豐富科學文化知識,充分發(fā)現和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對于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開放式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開放式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09-24
關于開放式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09-24
開放式語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09-24
開放式教學的思考與實踐09-24
關于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的幾點思考09-24
生物開放式教學評價的思考和實踐探索09-24
論開放式語文教學09-24
對河南民辦教育發(fā)展的幾點思考05-19
開放式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