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摩擦力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摩擦力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摩擦力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以及它的應用。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歸納概括能力等。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并積極地去探索未知世界。
教學重點: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怎樣增大或減小摩擦力。
教學方法:實驗法、觀察法、討論法等。
教學手段:泥鰍、抓魚手套、大米、筷子、玻璃瓶、實物投影儀、橡膠桶以及各種實驗材料(如:毛巾或橡膠板、玻璃片、帶鉤的小木塊、砝碼、橡皮筋等)。
教學內容:
1、抓泥鰍比賽。
2、學生實驗探究摩擦手。
3、認識抓魚手套的秘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活動一:抓泥鰍比賽)
活動目標:以抓泥鰍比賽為活動背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問題意識和探究興趣。
1、組織學生進行抓泥鰍比賽
。ㄔO計意圖:利用學生對自然事物倍感新鮮、好奇的心理特點,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究問題的情境之中,激起探究興趣,形成探究動機。)
2、交流。讓“獲勝者”說說自己成功的秘訣,讓“失敗者”說說自己在比賽過程中遇到的困境。
。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交流自己在抓泥鰍比賽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他們所采用對應辦法:為什么他的辦法能行,而我的辦法卻不行?引出摩擦的概念,同時使學生產生好奇的心理,對研究的問題將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快的進入下面的探究實驗中去。)
3、小結,揭示課題(板書:摩擦力)。
二、合作探究(活動二:學生實驗)
活動目標: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使學生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培養(yǎng)學生做對比實驗的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認識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出書本83頁的拖人游戲。
1、哪一種方式拖人感覺輕松些,為什么?
2、提出假設: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ㄔO計意圖:通過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拖人游戲圖片,引發(fā)學生思考: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關,并大膽提出假設,從而激起學生進一步用實驗驗證的興趣。)
3、學生合作探究實驗(實驗材料如:毛巾或橡膠板、玻璃片、帶鉤的小木塊、砝碼、橡皮筋等)進行驗證并填寫實驗報告單。
4、討論。并根據學生的相關回答進行板書: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的大小與等因素有關系。
物體的`重量
。ㄔO計意圖:從生活體驗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通過假設—實驗—交流—結論,得出其中的科學道理。通過自己進行實驗的選材、設計,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使學生形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科學觀。其中我是用橡皮筋而不是用彈簧秤拉動小木塊,主要是考慮到小學生只需從橡皮筋的長、短定性地判斷摩擦力的大、小就可以了。)
三、應用與實踐(活動三:筷子提米游戲)
先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出書本85頁的相關圖片。
1、討論:圖中哪些做法是在增大摩擦力,哪些做法是在減小摩擦力,為什么?
2、交流: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行為是在增大摩擦力,哪些行為是在減小摩擦力?
3、組織學生進行筷子提米游戲。
。ㄔO計意圖:在形成一定的結論后,通過理論—實驗—應用的實踐過程,不僅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對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四、鞏固與提高(活動四:認識抓魚手套的秘密)
1、教師又拿出開始抓過的泥鰍。
2、交流: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說說你會想什么辦法更快地抓住泥鰍呢?
3、展示小小發(fā)明家的作品——抓魚手套。
。ㄔO計意圖:科學教學應重視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深切體會到科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學了科學知識又可以運用于實踐,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用好科學的興趣。)
五、拓展
活動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并積極地去探索未知世界。
1、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與創(chuàng)設:假如沒有摩擦力,這個世界將會怎樣呢?
。ㄔO計意圖:讓學生放飛想像的翅膀,在假想的國度里遨游,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2、鼓勵學生課后進行探究。
的確。沒有摩擦力,我們寸步難行,那么對于摩擦力,你們還將進行哪方面的研究呢?
摩擦力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安排在學習了重力與彈力之后,教材以生活事例展開,以實驗探究摩擦力的規(guī)律為主線,安排了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二、教學的重難點
知識掌握方面:
重點是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大小和方向規(guī)律,難點是滑動摩擦中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別。靜摩擦是否與重力有關?
能力培養(yǎng)方面:
重難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探究過程中掌握“控制變量”的方法。
三、教學設計思路
1.對靜摩擦力的學習以生活中的事例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探究了有關靜摩擦力的有關知識后,啟發(fā)學生說出生產生活中應用靜摩擦力的例子,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2.為了加強這節(jié)課的探究性,體現課改精神,這節(jié)課我主要安排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將全班分為三個大組,分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其中一個因素。
四、教學目標
按照新課程標準,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兩種摩擦力的產生、方向、大小如何判斷;了解滾動摩擦;進一步熟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通過探究教學,加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養(yǎng)成動手、動腦、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科學探究方法。使學生掌握如何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學會學習,讓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在交流合作中發(fā)展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倥囵B(yǎng)學生實事求是地進行實驗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谕ㄟ^對我國磁懸浮列車和乒乓球知識的介紹,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和奮發(fā)學習的精神。
五、教學準備
學生:探究摩擦力改進儀器一套(上附一個彈簧測力計和最大靜摩擦力指示條)、一個摩擦塊、一塊木板(上下表面不同材料)、一塊長布條、四個鉤碼。
教師:與學生相同外,另加兩組演示教具。
六、教學實施
。ㄒ唬╈o摩擦力——本部分主要突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以兩個富有趣味性和神秘色彩的演示實驗(提米實驗和拉書實驗),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欲,同時引入課題。引入時注意引導學生應用二力平衡的知識,為下面的學習提供了知識準備。
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有關摩擦力的知識。(投影課題名)
2.體會感覺,明確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體會一下摩擦力,把一本書提在手中體會一下我們對書的摩擦力。引導學生從摩擦力的產生處、物體具有何種狀態(tài)時、摩擦力起到了什么效果等方面來討論分析。從而給出靜摩擦力的定義,找到靜摩擦力的方向和產生條件。(投影靜摩擦力的定義、方向及產生條件)
3.觀察體驗,提出猜想
投影推木箱的圖片,引導學生討論靜摩擦力的'大小如何變化?進而組織學生通過推課桌來體驗靜摩擦力的大小,提出對靜摩擦力大小特點的猜想。(投影圖片)
4.實驗探究,驗證猜想
剛才同學們的觀點是隨著推力的增大摩擦力跟著增大,并且存在一個最大值,這種猜想是否正確呢?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展臺投影)展示實驗器材,小紙片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操作過程要點。請同學們明確分工,協調合作。(老師繼續(xù)巡視參與交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注意提醒學生運用二力平衡的知識)
5.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我們從上面的實驗中可以發(fā)現摩擦力的大小有什么特點呢?你的理由是什么?隨機提問幾個同學發(fā)表一下他們小組實驗的結論。(投影靜摩擦力的大小)
6.應用結論,走向實踐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對摩擦力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想想實際生產生活中還有哪些利用靜摩擦力的例子。隨機提問幾名同學。(投影奧運圖片)
。ǘ┗瑒幽Σ亮Α静糠种饕怀鎏骄渴浇虒W的理念—自主、探究、合作。
1.承上啟下,引出課題
回放剛才的圖片,在上面的事例中箱子被推動后,受到的還是靜摩擦力嗎?提示學生仿照靜摩擦力的定義來確定滑動摩擦力的定義。以推書為例分析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產生條件。(投影滑動摩擦力的定義、方向、條件)
2.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猜想
討論并猜想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今天,我們只對三個猜想進行實驗探究。并將全班分為ABC三個大組,每組用實驗探究一個猜想。A組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壓力有關?B組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的材料有關?C組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接觸面面積的大小有關?
3.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僦贫ㄌ骄坑媱,確定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既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個,我們應選用什么研究方法呢?
、谶x定所需器材,明確基本步驟
確定實驗方法后,我們還需要考慮選用哪些實驗器材,如何進行操作,記錄哪些實驗數據,完成實驗表格等等。
、鄯纸M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實驗方法,探究計劃確定以后,開始分組實驗。實驗前,各小組認真閱讀學習指導卡的內容。注意與剛才的操作不同之處:實驗時要固定附有彈簧測力計的支架,水平拉動木板。因為拉動彈簧測力計難于控制勻速,讀數不穩(wěn),造成誤差過大,而拉動木板對勻速沒有要求。(展臺投影操作演示)四名同學明確分工,協調合作,共同分析實驗數據。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巡視各實驗小組,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積極評價
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實驗數據,老師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每個大組抽取了一個實驗小組,公布自己的實驗數據、實驗結論。將各組的結論匯集在一起,引導學生一起總結出滑動摩擦力大小的規(guī)律。(投影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分析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義。
5.應用遷移,指導實踐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鼓勵他們找出學習生活中存在滑動摩擦力的事例。(投影滑冰圖片)進而引出雪橇的事例。
通過人在有沙的地面上容易滑到的事例,插入滾動摩擦力,(投影滾動摩擦力的定義)并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應用滾動摩擦的事例。(投影滾動軸承圖片)
6.分層練習(備選)
每小組從三個練習中任選一個完成。(投影練習)
7.課堂小結(投影小結)
、佾@得了哪些知識:
②掌握了什么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墼趯嶒炋骄康倪^程中你最深的體驗是什么?
8.課外探究,把學習引向課堂以外
回扣開始的拉書實驗,很重的課桌我們可以推動,問什么輕輕的兩本書卻拉不開呢?(投影問題)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再一次完整地體會探究實驗的整個過程,體驗探究實驗中的快樂和成就感,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把摩擦力與前面學過的相對運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實驗方案,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同時,通過小組每個成員的通力合作,讓學生認識到團結協作精神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為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奠定基礎。通過探究實驗,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爭論“摩擦好不好”,使學生了解生活、生產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途徑,養(yǎng)成用所學知識聯系生活、生產問題的習慣,加強了物理與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從而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物理教學理念。
附:板書設計(適時投影)
第三節(jié)摩擦力
一、靜摩擦力
1.定義:當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做靜摩擦力。
2.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跟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3.產生的條件:相互接觸,有相對運動趨勢,接觸面不光滑,有壓力。
4.大小:0根據二力平衡確定實際的大小。
二、滑動摩擦力
1.定義:當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跟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3.產生條件:相互接觸,接觸面不光滑,有壓力,有相對運動。
4.大。夯瑒幽Σ亮Φ拇笮「鷫毫Τ烧,與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表達式:分析各量的物理意義。
三、滾動摩擦
滾動摩擦是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當壓力相同時,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摩擦力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ㄒ唬┛茖W概念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fā)生摩擦,運動物體會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2.在水平面上勻速拉動物體,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平面上勻速拉動物體,物體重,摩擦力大;物體輕,摩擦力小。
(二)過程與方法
1.能基本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近似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推測、設計實驗驗證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ㄈ┣楦小B(tài)度、價值觀
形成認真實驗、根據數據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近似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ǘ╇y點
勻速直線運動時收到的摩擦力大小與拉力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一)學生實驗準備:彈簧測力計(5N),兩面粗糙不一的木板,毛巾鉤碼,塑料盒;
。ǘ┙處煖蕚洌何⒁曨l(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水平方向近似勻速運動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前活動。
教師與學生簡單交流。
搓手游戲。搓手活動。
聯系本節(jié)課的內容,緩解氣氛。
一、導入
1.認識摩擦。
。≒PT出示新舊兩個鞋底的`圖片。)通過新舊鞋底的照片,引出“摩擦”。
師問:生活中還有哪些摩擦現象呢?2.摩擦與運動密不可分
。≒PT出示四幅圖)滑滑梯與身體、滑雪板與積雪、黑板擦與黑板、手和單杠之間都有摩擦。
提問:歸納一下,需要什么條件?
聯想生活中的摩擦現象。
思考發(fā)生摩擦時需要的條件。(兩個以上的物體,接觸,運動)
“摩擦”這個詞學生都很熟悉,但是對摩擦的真正含義不一定真的領悟,這個環(huán)節(jié)在于把摩擦和運動緊密聯系起來,同時引出課題。
二、摩擦力
。ㄒ唬└惺懿⒄J識摩擦力
通過“人拉人”的活動,領悟拉力與摩擦力在水平方向拉動時,方向相反。
。ǘ┠Σ亮Φ拇笮
1.通過問題引出,摩擦力與拉力在勻速拉動時,他們的大小正好相等。
。ò鍟鴦蛩倮瓌哟笮∠嗟龋
提問:你覺得可以怎樣測量這個摩擦力?
提問:測量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2.觀看視頻,補充學生沒有說到的注意點。
3.活動一:以小組為單位,測量一個筆袋受到的摩擦力。
學生活動,體會鞋底阻礙移動的感覺。
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觀看視頻,學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正確測量水平方向摩擦力的方法。
學生分組實驗,記錄。
利用學生自己的切身感受,知道摩擦時會產生一種阻礙運動的力叫做摩擦力。并且用學生拉學生的方式與我們后面拉動物體的力的分析相同,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連貫性。
反復強調本節(jié)課的實驗結果一定要建立在兩個條件下才能成立。使學生構建正確的科學知識。
三、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研討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師通過活動一的實驗結果對學生進行提問。
(二)完成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選擇想要研究的問題,分小組討論,實驗。
。ㄈ⿲嶒灲Y果分析
兩個研究因素分開討論,先形成初步的實驗結論,板書。
提問:我們再回去看看我們的實驗,上課時我們一直在強調哪些注意點?
學生思考猜測影響各組摩擦力大小不一的原因。
學生領材料,實驗。
學生觀察實驗數據。
學生思考,將結論補充完整。
讓學生通過幾組數據的對比分析,得出相對合理的結論,而不是只有一組實驗就輕易下定論,讓科學探究更具科學性。
四、總結延伸
PPT出示一張圖片,引出滾動與滑動。
分析思考圖片中的摩擦。
引出滑動與滾動。
摩擦力教學設計4
一、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打破以往的教學結構,將摩擦力作為一個整體來逐步研究,而不是分別研究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方向和大小,使得學生更全面的從本質上掌握摩擦力的特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三大特點:
1、采用“學習即研究”的理念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感受來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并圍繞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來解決問題。讓學習的過程轉變?yōu)檠芯康倪^程,從而實現物理學習的本質。
2、采用體驗式的學習方法,通過就地取材的物品來進行小實驗,看似簡單易操作,但卻能帶給學生最真實的體驗,讓學生有最直接的感受。
3、采用知識教育和科學方法教育融于一體,通過實踐找規(guī)律,讓學生通過觀察與類比、猜想與假設、實驗與歸納、控制變量法、描點作圖法等探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歸納出摩擦力的特點。
本節(jié)內容是學生已具有一定初中知識背景下,進一步來理解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斷以及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學情分析和教材解讀的深入
。ㄒ唬⿲W情分析
1.學生初中已經學習了力的概念并可應用二力平衡進行計算靜摩擦力的大。
2.在初中階段對摩擦力有定性了解,但不夠深入高中階段加以細化;
3.在初中學習電阻時用到過控制變量法歸納出摩擦力的特點。
。ǘ┙滩姆治
本節(jié)課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節(jié)P57-P61,本節(jié)內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識基礎上的延伸。是本章教學的重點,難點,也是高中物理中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重點和難點。大家在初中已接觸過摩擦力的學習,高中應從更深的一個層面來認識摩擦力,靜摩擦力的問題很復雜,具體表現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有時似乎又是“若有若無,方向不定”。本節(jié)課,我力求使學生們可以正確認識靜摩擦力。
三、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靜摩擦力;可以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判斷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可以列舉說明靜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明白最大靜摩擦力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ǘ┻^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及動手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操作能力。
2、通過對靜摩擦力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形成在生活中認識“力”的科學素養(yǎng)。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最大靜摩擦力進行的實驗探究及數據分析,使學生感受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分析靜摩擦力的應用,進一步體現出物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道理。
四、重點難點
。ㄒ唬┲攸c
1、研究靜摩擦力大小的范圍。
2、研究靜摩擦力的方向。
。ǘ╇y點:如何對靜摩擦力進行方向的判斷。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講授法、實驗法、討論法相結合的實驗探究模式
實驗和多媒體教學:
(1)教師演示用:玻璃杯,大米,筷子,氣球,玻璃球,兩本交疊在一起的書,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紅墨水,細線,木塊,礦泉水瓶,PPT課件。
(2)學生用實驗器材2人一組:彈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1、趣味實驗演示
向壓實的整杯米中插進一根筷子,用筷子將米杯提起,將氣球放進玻璃杯內,向氣球內充氣,用氣球將玻璃杯提起。
發(fā)問設疑:將整杯米和玻璃杯提起的.神奇力量是什么呢?
2、深入分析:
對整杯米進行受力分析,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還有筷子對整杯米的向上的作用力,向學生提出疑問,這個作用力可能是什么性質的力,進而給出在物理學中像這樣產生于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間的摩擦力叫做靜摩擦力。
(二)新課教學
1、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①兩物體接觸且相互擠壓
通過回顧課前氣球提杯子的小實驗,向學生發(fā)問,為什么干癟的氣球不能夠提起杯子?
對比分析,當氣球充滿氣時,氣球可以提起杯子,此時氣球與杯子接觸且存在擠壓,當氣球內氣體放出時,氣球與杯子不接觸且不存在相互擠壓,氣球也不能提起杯子,進而得出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之一是兩物體接觸并存在擠壓。
②兩物體存在相對運動趨勢
仍然由氣球提杯子的小實驗入手,當氣球與杯子都放在桌面上,且相對桌面靜止時,氣球和杯子之間不產生靜摩擦力。當氣球提起杯子時,氣球和杯子之間就產生了靜摩擦力,這是由于當氣球提起玻璃杯時,玻璃杯會“想”相對氣球向下運動,我們將其稱為玻璃杯有相對氣球向下的運動趨勢,進而自然得出靜摩擦力的又一個產生條件是兩物體存在相對運動趨勢。
、蹆晌矬w接觸面粗糙
夾玻璃球競賽:
競賽規(guī)則:誰能在十秒鐘之內,用筷子夾起的玻璃球多誰就獲勝。
十秒鐘過去,我們會發(fā)現,一位同學夾起了幾個玻璃球,而另一位同學幾乎沒有夾起玻璃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進而追問,為什么比賽結果會如此懸殊?
教師解密,這是由于老師給“獲勝”的同學所用的筷子提前穿上了一層“橡膠外衣”,進而使筷子與玻璃球接觸的表面變得粗糙,才使得“獲勝”同學順利夾起玻璃球。
由此自然得出靜摩擦力產生的第三個條件是兩物體接觸面粗糙。
2、靜摩擦力概念
通過得出了靜摩擦力產生的三個條件,可進一步概括得出靜摩擦力的具體概念,即:兩個相互擠壓且相對靜止的物體,由于存在相對運動趨勢而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做靜摩擦力。
給出定義后,教師提出一個將兩本交疊在一起的書分開的小游戲,讓學生親身體會靜摩擦力“巨大”力量,進而對靜摩擦力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
3、靜摩擦力的三要素
、、作用點
引導學生通過定義直接得出,靜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兩物體接觸面上。
、诜较
①用刷毛彎曲方向表示刷子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在引導學生分析靜止在斜面上的刷子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引導學生運用假設法分析得出刷子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與刷子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這一結論。
②對被氣球提起的杯子進行受力分析,引導學生利用已學過的二力平衡的知識逆向思考,分析靜摩擦力的方向。
、鄞笮
實驗探究靜摩擦力的大小變化:
杯子與木塊相連,不斷向杯中加水,直到木塊滑動,可直觀定性的觀察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大小變化,自然提出猜想,靜摩擦力的增大存在一個限度,教師加以解釋說明,給出靜摩擦力大小情況:靜摩擦力的增大有一個限度,即fmax,這個最大值稱為最大靜摩擦力,其數值范圍fmax≥f≥0,且最大靜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
4、鞏固提高
、僖龑W生利用定義判斷靜止在曲面上的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
教師加以總結概括,得出:靜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觸面切線方向并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谧寣W生分析在超市電梯上的人的受力情況,和人走路及傳送帶上的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
教師加以糾正和強調:受到靜摩擦力作用的不一定是靜止的物體,靜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5、應用
教師給出靜摩擦力在生活中應用的相關實例,并給與解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靜摩擦力的利與弊。領會自然的神奇力量。
七、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靜摩檫力
一、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1、相互接觸、擠壓(彈力產生的條件)
2、與接觸面有相對運動趨勢
3、接觸面粗糙
二、靜摩擦力的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做靜摩檫力。
三、摩擦力的方向:所以無論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四、摩擦力的大小[來靜摩擦力的大小0 八、作業(yè)設計 課后完成課后“問題與練習”中1、2、3題。 九、問題研討 (1)物理研究以實驗為基礎,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利用身邊的現象設計小實驗的方法來探索物理問題,如何能更好的利用實驗讓學生探索物理問題? (2)利用學習小組分組實驗并討論,如何運用小組評價機制? 【摩擦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摩擦力的秘密教學反思08-19 初中摩擦力說課稿09-22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10-24 數學教學教學設計08-31 晨光教學設計09-18 教學流程設計12-06 杠桿教學設計07-12 《山雨》教學設計08-14 詠柳教學設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