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望洞庭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望洞庭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面試小學語文教師的......號考生,今天,我為大家試講的題目是劉禹錫的《望洞庭》,下面開始我的試講。
一、導入
師: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里花朵真鮮艷/和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每個人臉上都笑開顏.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許多美麗的名山大川,比如: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萬里長城;“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曲徑通幽,巧奪天工,使人嘆為觀止的蘇州園林。
師:今天,老師同樣是要給大家介紹一處景點,它就是——洞庭湖,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入劉禹錫的《望洞庭》。(板書課題)
二、初讀
師:“望洞庭”,劉禹錫是怎樣望洞庭的?在望的過程中他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師: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范讀這首詩,在老師朗讀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標記上你不認識的生字詞,并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
師:好,老師開始了。
師:望洞庭 劉禹錫
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師: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師:好,老師讀完了,現(xiàn)在,我們先找一位同學讀一讀多媒體上的生字詞。
師:你的手舉得最高,就你吧。
師:大家說,她讀得怎么樣?
師:聲音洪亮,非常的有氣勢。
師:現(xiàn)在,我們將大家分為兩組,女生為一組,男生為一組。我們比賽讀一讀,看看哪一組讀的更好。
師:好,女生先來,嗯,聲音柔美,老師仿佛都感受到洞庭湖的美景了。
師:男生再來,哦,絲毫都不遜色,特別的有氣勢。
師:那解決了朗讀的問題,現(xiàn)在哪位同學,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劉禹錫呢。
師:你的眼神充滿了自信,就你吧。
師:嗯,你說劉禹錫,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看來你的課前預習做的很充分,老師給你點個贊。
師:現(xiàn)在,老師再給大家十分鐘的時間,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找一找你最喜歡的詩句,并說明理由。
師:大家討論的聲音漸漸小了,看來大家已經(jīng)解決的差不多了。
師:第一組。
師:哦,你們小組最喜歡的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師:你們覺得這里描繪了湖光與秋月和諧一致的美麗景色。
師:哦,你說你好奇鏡未磨是什么意思?
師:這個鏡子呀,說的是我們古代的鏡子。大家都知道古人用的是銅鏡。如果不經(jīng)打磨的話,是無法照人的。那這里說無風的潭面是未打磨過的鏡子,是為了說明?
師:嗯,洞庭湖的平靜,還有嗎?非常好,朦朧美。
師:想象一下,每當清晨或是黃昏的時候,洞庭湖的水面上就會籠罩著一層水氣,那該是多么美麗的一幅畫面啊!
師:第二組同學也有想說的。你們最喜歡的是?
師:哦,你們說詩歌的后兩句是詩人遠眺的場景,他不僅看到了翠綠的洞庭山水,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洞庭山水相映的美景。
師:你們分析的可真到位,一看就是認真進行了討論。
師:那這里,老師也有一個疑問了,作者說“遙望洞庭山水翠”,意思很明顯就是——遠遠望去,洞庭湖的山水都是翠綠的'。
師:那既然是綠色的,作者為什么不直接說“遙望洞庭山水綠”呢?
師:你的頭啊,都快搖成撥浪鼓了,快來說說你的理由吧。
師:嗯,他說“翠”除了有“綠”的意思,還說明君山非常的美麗,更能體現(xiàn)詩人對洞庭山水的喜愛之情。
師:哦,你說,你仿佛眼前都出現(xiàn)了一幅君山倒映在水中的美麗場景。
師:那現(xiàn)在,老師就來給大家出示一幅圖片,這就是詩中的君山,這就是美麗的洞庭湖,怎么樣?
師:是不是就像詩人的比喻一樣,遠遠地望去,就像在白銀盤里放著一只小小的青螺。
師:那通過簡短的四句,你們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
師:嗯,對洞庭湖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師:嗯,詩人也一定像我們一樣陶醉在了洞庭湖的美麗景色之中。
師:那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愛與贊美之情,再來齊讀一遍整首詩。
師:望洞庭,1、2,起。
師:嗯,果然理解的到位,讀的都不一樣了。
師:好了,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理解了詩意,了解詩人介紹,同時體會了詩人對于洞庭湖的喜愛與贊美之情。其實,詩歌的魅力遠不止如此,課下就請同學們繼續(xù)朗讀這首詩,并嘗試進行背誦。
師:同時,請同學們搜集相關資料,寫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可以是陽光下的洞庭湖,也可以是四季中的洞庭湖。
師:好,同學們,下課。
望洞庭說課稿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望洞庭》。
對于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么,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望洞庭》選自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7課,《望洞庭》是一首描寫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秋天轉任和州,行經(jīng)洞庭所作。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將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繪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這首詩重在表現(xiàn)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求知欲強,本文是一首山水詩歌,對學生來說較為熟悉。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著重采用誦讀,感悟的方法進行文本分析。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出發(f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尋找詩歌主要意象。
2.通過小組討論、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描繪夜間洞庭湖景色特點,體會詩歌意境。
3.感受劉禹錫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教學重點:描繪夜間洞庭湖景色特點,體會詩歌意境。教學難點:感受劉禹錫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诖,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朗誦法;討論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形成閱讀期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運用多媒體展示五張圖片,為學生介紹中國五大淡水湖,重點介紹洞庭湖,進而引入文本。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根據(jù)課前預習,出聲誦讀課文,介紹劉禹錫。
其次我會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注意朗讀的快慢、停頓、語調、輕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頻,糾正他們的讀音與停頓。
最后,我會引導學生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思考:通過題目中的“望”字,尋找一下作者看到了什么?學生通過朗讀,能夠說出作者身處秋季夜晚的洞庭湖之中,看見了遠處的君山、看見了波平如鏡的湖面,天上明亮的秋月,繼而板書。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jié)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學生在初步感知詩歌情感基調之后,設置問題。我的問題是:仔細閱讀第一句,思考那個字用得好?學生經(jīng)過再次朗讀后回答。詩句的第一句“和”字用的好,將月光與湖面緊密的結合起來,即皎潔的月光與澄澈空明的湖水交相輝映,形成一幅唯美的畫卷。
2.順勢我會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的問題:詩歌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學生展開討論,我將進行巡視給予一定的指導和點撥。討論結束后我會尋找小組代表回答。經(jīng)過總結,我們看到:詩歌的第二句和第四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第二句將潭面比作未經(jīng)打磨的鏡子,“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xiàn)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疤睹鏌o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xié)調。
第四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君山比作一顆小小的青螺,將湖面比作是一個大大的銀盤,想象豐富,比喻恰當,色調淡雅,銀盤與青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
3.接著,我會提出問題:朗讀詩歌,你看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學生經(jīng)過朗誦,結合我的引導和總結后,明確問題答案如下: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徹空明的,與素月的清光交相輝映。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恰似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田螺。
4.在以上分析之后,我會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整首詩歌表達了作者情感?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整首詩歌借描寫秋月下的洞庭湖,細致的刻畫洞庭湖的山、水、月,表達了作者對自然風光的喜愛之情。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為:
教師運用多媒體呈現(xiàn)其他山水詩,進一步感受,作者對自然風光的喜愛之情。
(五)小結作業(yè)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的內容:本首詩歌借描寫秋月下的洞庭湖,細致的刻畫洞庭湖的山、水、月,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風光的喜愛之情。
最后,我的作業(yè)設計為:以“我心中的洞庭湖”為題準備演講稿,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xiàn)這一點:
以上是我今天說課的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望洞庭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望洞庭》,下面我將從說目標、說過程、說教法、說學法四個方面做具體的闡述。
一、說目標
《望洞庭》是部編本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首古詩,本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劉禹錫選取了月夜遙望洞庭湖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獨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現(xiàn)于紙上!墩Z文課程標準》在階段性目標中提出了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驗詩情,領悟內容,感受古詩語言的優(yōu)美等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我特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即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進行背誦;
2、理解詩意及詩中描繪的景色,培養(yǎng)學生豐富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辦;
3、感悟詩歌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得重陶。
說重點:因為中國古詩詞言簡意豐,所以我將“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理解詩意并感受詩中所描繪得景色定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因為本詩的想象力豐富,但小學三年級學生大多只有在教師的啟發(fā)下
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才能實現(xiàn)與文本對話,所以我將“欣賞本詩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豐富想象力”定為本點次過程課的'難點。
二、說過程
本詩的教學,我主要從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教學。
。ㄒ唬┙翌}導入,激發(fā)興趣、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和學生交談引出課題,并交流洞庭湖的資料,使學生對洞庭湖有個初步的了解,這樣便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課堂基調,課堂教學也因學生的入情入境而進入積極的狀態(tài)。
。ǘ┤x古詩,品味意境,歌是唱出來的,詩只有用心朗誦,才能彰顯他的獨特韻味,在此,我采用了誦讀法,設計了“三讀”環(huán)節(jié)。一讀,字正腔圓,學生初讀本詩時,我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重點讀寫“和”和“磨”來突破讀寫難關。二讀抑揚頓挫,在學生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告訴學生詩歌更講究節(jié)奏,讀詩要讀出它的抑揚頓挫,讀出它的變化,才能讀出它的美。三讀詩中意境,通過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練讀,學生大多異能熟讀古詩,并初步感知古詩大意,此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讀—品讀古詩,我鼓勵學生不僅要讀懂詩意,還要想象畫面。
三讀古詩環(huán)節(jié)我力圖將學生置身于閱讀的主體地位中,用不同形式的讀來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讀出層次,讀出詩韻,讀出詩情。
(三)抓重點詞,想象詩境
在熟讀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抓住重點詞語感悟詩中意境,抓住“和”字想象湖光和“秋月”相互映照下的洞庭湖并重點體會鏡未磨中洞庭湖的平靜,在后兩句的引導中我重點抓住“翠“”結合“青螺”來理解洞庭山的綠和潭面的平靜,至此本課的難點得以突破,洞庭湖的美景也在學生的腦海中得以形成。
以上的教學設計,我避免了古詩教學中的串講串問,通過抓重點字詞剖析,品味其精妙之處,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感受語言之美,真正學有收獲。
三、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本詩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朗讀品悟法,以讀代講法,順勢而導等方法,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幼中來,在樂中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在學習中有所發(fā)展,通關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來發(fā)展學生得思維能力。
四、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于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來進行展開,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讀寬”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并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
望洞庭說課稿4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的望洞庭(師板書課題),安排學生齊讀課題并說說課題的意思,(師指導:在洞庭湖岸邊遙望其美景)理解了課題再讀味道就不一樣了,來,一起讀。
生:齊讀課題———望洞庭。
一、讀通
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由朗讀古詩,關注其中的個別字詞,例如:兩相和、鏡未磨、一青螺等,必要的時候老師需要正音。
1、找個別同學朗讀,并讓其他同學作出評價。從中明確部分字詞的讀音,反復讀,最終能夠讀的正確流利。
2、分男女生讀,讀的時候老師適時評價,例如:男生讀的鏗鏘有力,女生讀的婉轉動聽。也可以兩句兩句的比賽讀。
3、字詞解決后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好節(jié)奏,小組交流古詩詞朗讀的方法和技巧,教師進行范讀(最好能做到音斷氣連)
4、學生能通過剛才的學習基本讀通本詩,并且在方法技巧方面有所收獲,例如:正音、節(jié)奏、音斷氣連等。
課件展示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5、齊讀本詩,完成該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讀懂
生能在讀通的基礎上,繼續(xù)讀課文,并且能借助資料、工具書、想象等方法大致理解本詩的意思,教師在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適時進行指導。(此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生自由讀古詩,并借助課下注釋或者工具書理解每句詩句的意思。關注鏡未磨等字詞的含義,此處可以借助相關歷史知識。
2、小組交流學習收獲,闡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通知相互學習,能有更多的收獲。
3、全班交流學習收獲,老師指導點撥,生進行反復練習,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意思。(課件展示: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輝應,顯得多么和諧。無風的'湖面平靜得如一面沒經(jīng)過打磨的銅鏡。從遠處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蒼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銀盤里盛放著一枚青螺。)
4、朗讀古詩,完成該教學環(huán)節(jié)。此處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讀,(齊讀、個別讀、集體讀、配上音樂讀)能形成背誦更好。
三、讀情
生能在讀懂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該詩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并能將此感情通過誦讀展現(xiàn)出來。
1、自由交流本詩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暢所欲言,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允許有不同的見解,有查閱資料的更要鼓勵表揚。
2、教師補充相關的資料,生默讀資料并交流討論,形成自己的感受,并將感受通過朗讀進一步展示出來。
。ㄎ⒄n展示:展示洞庭湖的美景,順便了解背景:詩人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間年去來洞庭湖,據(jù)文獻可靠的約有六次。說的是明月當空的夜晚,詩人劉禹錫經(jīng)過洞庭湖,寫下了所見的美景,作者觀望洞庭湖的景色的角度剛好把洞庭湖的美景盡收眼底,抓住了最美麗的湖光山色。詩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描寫了景物的特點,抒發(fā)了作者的真實情感。)
3、學生展示朗讀,或者誦讀,老師也可以進行范讀,此處重點評價的是能否讀出對洞庭湖優(yōu)美景色的贊美之情。特別是最后兩句詩人的神奇想象一定把握好感覺。(對于學生朗讀的情感不做太高要求)
。ㄎ⒄n賞析望洞庭)
4、齊讀,背誦。完成該教學環(huán)節(jié)。
四、拓展
課件展示劉禹錫其他的詩作:
秋詞
自古秋風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對于資料的補充,一般都是有老師直接展示在課件上,數(shù)量不要太多,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當堂背會最好。
2、繼續(xù)搜集類似的古詩詞,進行誦讀,感受祖國經(jīng)典文化和古代詩詞的無窮魅力。
望洞庭說課稿5
【說教材】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所以我們的教材從第二冊就安排了古詩內容的學習,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獨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現(xiàn)于紙上,表現(xiàn)出驚人的藝術功力,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因此,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制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技能目標)
2、理解詞義句意,并能寫出《望洞庭》一詩描繪的景色,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能目標)
3、感悟詩歌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目標)
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掌握方法”,“欣賞意境”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fā)展的余地。
【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略)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4、引出課題: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動聽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5、多媒體出示詩和音樂,師范讀。
。ㄔO計意圖: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xiàn)實對話,為學生創(chuàng)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洞庭湖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wǎng)絡等途徑獲得信息。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jù)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梁,為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為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臺。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洞庭湖的圖片等。通過圖片展示洞庭湖的迷人風光,并配以和諧的音樂,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對洞庭湖的了解,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對具體情境的體驗、領悟更深,認知和情感發(fā)展更協(xié)調。)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多個學生讀,正音齊讀。(設計意圖:讀通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自由讀,做到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詞。
4、交流匯報,相機教學
。ㄒ唬┙虒W“湖光秋月兩相合,潭面無風鏡未磨”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晚上。相和:相互和諧。潭面:洞庭湖面鏡未磨:沒有磨拭的鏡子。句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輝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沒有經(jīng)過磨拭的鏡子,迷迷蒙蒙。師: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師:誰能美美的把這兩句詩讀好呢?指名多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指導吟誦
。ㄔO計意圖:四年級的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這樣可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采用“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ǘ┙虒W“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遙望:遠望。
(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題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指君山,水指洞庭湖。
句意: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在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設置情境: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常見的大盤子,但它使用白銀做成的,銀光閃閃,隨后老師說:“我在盤中放上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你看到了嗎?這是你有什么感覺?”睜開眼睛把你想象的與書上的插圖比一比,像嗎?這里,詩人把月夜下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君山比作青螺)師:這么美好的意境,誰能把它讀出來?指名朗讀,指導吟誦。
(設計意圖:朗讀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句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讓學生從中受到審美教育。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為了使學生對古詩有更為具體的直觀感受,設置了一個想象的情境,情境的實質是人為優(yōu)化了的環(huán)境,是促使兒童能動地活動其中的環(huán)境。這種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氛圍,與兒童的`情感、心理會發(fā)生共鳴而契合。它所關注的是兒童內心的自由、愉悅、釋放、本真,追求的是兒童在課堂中的快樂生活。并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通過一讀再讀,讓學生在讀中自悟,切實體會到這個比喻的精妙,并且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
三、朗讀悟情讓學生連貫詩意,描繪意境。
洞庭山水美,而這首詩寫得更美,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配樂指導吟誦。
。ㄔO計意圖: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并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墩n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并配以優(yōu)美和諧的古樂,更有韻味了。)
四、延伸拓展
同學們讀得真好,我們都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這樣的美景又引來了一位大詩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懷,寫下了《望洞庭贈張丞相》,課后同學們可以自學一下。
。ㄔO計意圖:結合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的情感體驗的程度,通過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機延伸,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延伸,引領其向更遠更廣闊的境界提升,拓寬學生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積累更多的語言資料。)
五、總結
同學們,洞庭湖風光無限,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
六、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2、想象《望洞庭》一詩描繪的景色,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望洞庭說課稿】相關文章:
《望洞庭》教學設計12-22
望洞庭教學反思06-15
望洞庭的教學設計01-26
望洞庭教學設計優(yōu)秀02-10
《望洞庭》教學反思15篇02-21
望岳教學反思09-10
《望岳》教學反思12-25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8-17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