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教學設計
《我的童年》是季羨林所作的文章,出自《季羨林自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我的童年》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鑒,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生字詞和文學常識。
能力目標:1、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點。
2、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情感目標: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1、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點。
2、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難點: 品味本文平淡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誦讀古詩《村居》、《宿新市徐公店》,播放《童年》,讓學生談自己對童年的認識,導入新課。出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
潤集》以及《季羨林散文集》等。
2.注意以下詞語的字音和字形
肅然起敬 萬象更新 誕生 孤苦伶仃
教 諭龍肝鳳髓溺愛 躥房越脊
渾渾噩噩 習以為常 光大門楣 椽子
做選擇題和寫話進行檢測。
三、初讀課文,感受童年。
自學指導: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理清文意。
2.在文中找出重要詞句,寫出感悟或提出問題。
3.試著概括每個部分的內(nèi)容。
第一部分(1)總寫作者對童年的感受
第二部分(2——13)寫我童年的生活
第一層(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回憶童年在家鄉(xiāng)的生活。
第二層(11——13)離開故鄉(xiāng),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四、合作梳理,回眸童年
1.圍繞“我的童年”,作者寫了哪些人,哪些事?
2.作者開篇即說“ 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來,眼前沒有紅,沒有綠,是一片灰黃”結合課文,說說作者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3.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點?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這一特點的。 明確:1.介紹了自己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父親與叔父艱難的生活;我童年的苦難與享受;我最早的學習生涯:老師與同學;傷感中離開故鄉(xiāng),踏上新生之路。
2.作者的童年是物質和精神都飽受苦難的年代。在父母身邊時,物質生活極度匱乏,吃的是紅高粱面餅,連鹽都無錢可買;“半個白面饅頭”就是作者眼中最好吃的東西,家里“連帶字的什么紙條子也沒見過”;在濟南叔父家,“我”的物質生活好些了,但精神生活并不如意,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離開母親,經(jīng)常在夢里哭醒。所以作者回憶起童年生活,眼前沒有喜氣洋洋的紅色,也沒有生氣勃勃的綠色,只是一片無奈悲涼的灰黃。
3.作者的童年可以說是苦難的童年,在苦難之中飽含著深沉的親情、淳樸的鄉(xiāng)情、誠摯的友情。叔父對我家生活的關照和接我去他家;我童年的享受吃到半個白面饅頭;和同學玩。
五、把握語言,品味童年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言進行賞析。從用詞、修辭、情感等角度進行?赡軙霈F(xiàn)的句子:
。1)4、5段中那些語句寫出了“我”父輩生活的艱難?寫父輩生活的艱難有什么作用? “孤苦伶仃”,“相依為命”,“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兩個無父無母的孤兒”,“餓得到棗林里去撿落在地上的干棗充饑”。
父輩生活的艱難,是他們?nèi)现\生的直接原因,也為后文“我”離開故鄉(xiāng)去了濟南做鋪墊。
(2)6—8段中“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是“我”三四歲時,奶奶每天給“我”的半個饅頭。說明了當時物質條件的缺乏和家境的困苦。
。3)第8段中說“這些芝麻綠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邊瑣事”,“我”寫這些“瑣事”的目的是什么?
這些瑣事使我終身受用不盡。寫這些瑣事,一方面是為了激勵自己前進,鼓舞自己振作;另一方面是為了激勵后輩,讓現(xiàn)在的孩子了解舊社會的苦難生活,從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六、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我們走進了季羨林先生的童年,展現(xiàn)了童年了生活的苦難,同時也包含了深沉的親情、淳樸的鄉(xiāng)情、誠摯的友情,揭示了童年生活對自己的深刻影響,相比之下,我們的童年生活是何其幸福,讓我們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七、布置作業(yè)
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以《我的童年》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我的童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的童年教學設計08-02
季羨林《我的童年》優(yōu)秀教學設計09-02
童年的發(fā)現(xiàn)教學設計09-15
《童年趣事》教學設計08-12
童年趣事教學設計10-14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06-11
童年的發(fā)現(xiàn)教學設計12-08
童年的回憶教學設計09-26
童年樂趣教學設計09-08
《童年的朋友》教學設計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