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進小技巧
登山來自于人們生活、生產勞動的實踐。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登山行進小技巧,大家快學起來啦。
登山技巧:
上山:上體放松并前傾,兩膝自然彎曲,兩腿加強后蹬力,用全腳掌或腳掌外側著地,也可用前腳掌著地,步幅略小,步頻稍快,兩臂配合兩腿動作協(xié)調有力地擺動。
下山:上體正直或稍后仰,膝微屈,腳跟先著地,兩臂擺動幅度稍小,身體重心平穩(wěn)下移。不可走得太快或奔跑,以免挫傷關節(jié)或拉傷肌肉。
坡度較陡時: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線來降低坡度。必要時,也可用半蹲、側身或手扶地下山。
通過滑苔和冰雪山坡時:除用上述方法外,還可使用鍬、鎬等工具挖掘坑、坎臺階行進,或用手腳摳、蹬、三點支撐、一點移動的方法攀援爬行。
通過叢林、灌木時應注意用手撥擋樹枝,防止鉤戳身體,對不熟悉的草木、不要隨便攀折,以防刺傷,并盡量選擇好的路線。
通過亂石山地時:通過亂石浮石地段,腳應著落在石縫或凸出部位,盡可能攀拉,腳踏牢固的樹木,以協(xié)助爬進。必要時,應試探踩踏石頭,以防止石塊松動摔倒。
攀登技巧
攀登時手腳要緊密配合,保持身體重心的穩(wěn)定,不斷觀察、試探攀登點的牢固適用性。欲借草根或樹枝攀登時,應先穩(wěn)住重心試著用力拉動,以免因草根樹枝突然松脫造成危險。
徒手攀登時(三點固定攀登法):即利用崖壁的凸凹部位,以三點固定一點移動的方法攀上崖壁。攀登時,身體俯貼于崖壁,采用兩手一腳固定,一腳移動或兩腳一手固定,一手移動的姿勢,利用手摳、拉、撐和腳蹬等力量,使身體向上移動。
繩索攀登:兩手握住繩索,使身體懸起并稍提腿,用兩腿內側和兩腿外側夾住繩索,隨著兩腳夾蹬繩索,兩手交替引體上移。或兩手伸直接握緊繩索,腿腳兩下垂,兩手交替用力向上引體,攀至頂點。
拔繩攀登:是指固定繩索的上端,用腳蹬崖壁手拉繩索引體上移,攀登方法是,上體稍前傾,繩索置于兩腿間,兩手換握繩索交替攀拉上移。同時,一腳蹬崖壁,另一腳上抬準備蹬崖壁,用手拉、腳蹬的合力使身體向上移動。
繩索攀越:是固定繩索的兩端,身體橫掛在繩索上攀越山澗、小溪等障礙物的方法。橫越時,兩手前后握繩,腹部微收,一腿膝窩掛住繩索,使身體仰掛在繩索下面,臂部稍上提,兩臂彎屈約90°。前移時,后握手前移,異側腿由下向上向內擺動,并將膝窩掛于繩上。當一腿膝窩掛上繩索時,另一腿離開繩索懸擺。兩臂、兩腿依次協(xié)調配合,交替向前移進。
撐越壕溝:將桿一端插入溝底固定,并斜靠在石壁上緣約成70°,撐越時,快跑幾步至握桿點投影線后,兩手上下分開握緊撐桿(有力手在上)。同時,一腳快速而有力地蹬地起跳,使身體向前上方躍起并懸掛于撐桿一側,兩臂借身體向前擺動的慣性力將桿向前推移,身體隨桿擺過垂直面后,兩腿前擺,下握手向后推撐桿,身體前傾,屈膝緩沖著地。
立姿跳下:立于崖壁邊緣,兩腿彎屈稍分開,身體前移,兩腳稍用力蹬崖壁邊緣,向下跳落,以前腳掌先著地,隨著屈膝緩沖。
懸垂跳下:身體背向跳落方向,屈體下蹲,兩手摳住崖壁邊緣,身體下移,兩腿依次下伸,使身體懸垂,并略向左(右)移,左(右)手下移扶壁,手腳同時推蹬崖壁轉身跳下,腳掌先著地,隨著屈膝緩沖。
走斜坡避險法
經常走山路的人都知道,往斜坡上走,身體的姿勢最好稍微前傾。因為背上背著東西,為了要身體在斜坡上保持平衡,就要把重心放在前面。而斜度愈大則步幅就要越小要不然第一步走得太大,第二步就跟不上來。另外就是要保持一定且適當?shù)乃俾剩咂饋聿粫,心情也舒暢?/p>
途中萬一遇到下坡或稍微平坦的地段,也不可以放松心情,亂了步行頻率,加快或加大腳步,這樣反而會使身體的狀況一下子適應不過來而感到難過。
山路一般都是布滿巖石、礫石、樹根等而凹凸不平,所以走時一定要看清楚,每一步都要踏得很平實,而且要保持相同的速度,一步一步慢慢走。最重要的是要能充分利用鞋底和地面所產生的摩擦。象在山谷斜坡那種斜度很大的地面行走,最好先用腳尖把坡面踢出踏腳(路)階,再把腳踩上去。雖然一些鋸齒形的道路是捷徑,但是走下來卻往往比走原路還累,還慢。
行路法①
保持自己的速度和節(jié)奏
要想走長路而不疲勞,竅門是放小步幅、保持步調平穩(wěn)。疲勞大多是由于在平地上加快速度或邁大步,破壞了節(jié)奏所造成的,絕不能急躁。
上坡路更要放小步幅。
邁著大步爬坡,身體一定會搖搖晃晃,從而破壞了平衡。應該使用比平地上更小的步幅,一步一步穩(wěn)定有力地行走。特別陡的斜坡,可以一邊左右圓緩地拐著彎一邊前進。
下坡路尤其危險
下坡路上常常會亂了步子節(jié)奏,摔倒受傷。在這種地方跑跑跳跳是非常危險的。經驗越豐富的人走下坡路時越是緩慢。鞋帶也最好系得比平時緊些,如果太松,腳指尖會頂?shù)叫,有時甚至會造成腳指甲缺血壞死而脫落。
集體行進
由多個人組成的小組,總會有些人走得快一些而有些人走得慢一些,但是,既然是集體行動,同時也為了防止發(fā)生事故,建議按較慢的人的速度一塊兒行走。帶隊的人應該走在隊伍最后。
行路法②
過吊橋
吊橋不時地搖晃,要一個人一個人地過。對橋下河水恐懼的人應該只看腳下1米前方的橋面。
過獨木橋
把腳橫開如肩寬,采取稍有點外八字的步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平衡。若獨木橋只有一根,應看著1米左右的前方,一步一步使鞋底踏穩(wěn),盡快走過去要比慢吞吞地更穩(wěn)便。
過河
對于淺于膝蓋的河水,如果是夏天,要穿鞋趟過去,這樣比較安全。如果河流里有石頭,可以踏石而過,且應選踏比較干燥的石頭,因為濕石容易滑倒。而對于深過膝的河水,涉水過河比較危險,請另選它路過河。
正確的休息方法
走多少時間后休息大致取決于如下標準:平地,每走50分鐘休息10分鐘;爬坡,則每走30分鐘休息10分鐘。休息時間過長反而會使剛剛活躍起來的身體機能變得遲鈍。休息時可坐到石頭等高一點的地方,以使血液不致下行臀部,身體保持良好狀態(tài)。休息時還可以做一些輕微的屈伸活動。
注意事項:
1、少說話。
說話耗費的體力是非常大的,說話需要調動口腔肌、咽喉肌、肺肌等多處肌肉組織,需要從心臟調用血液來供應這些肌肉運動之需,更嚴重的是,說話消耗的氧氣數(shù)量是非常巨大的,我們說話的時候,幾乎所有肺部吸入的氧氣都被用來供應說話,血液中的氧含量迅速下降。如果是大聲吆喝、連續(xù)說話,耗費體能的更巨大的。所以,途中盡量少說話,是節(jié)省體能的一個重要方法。
2、減少坐下休息的次數(shù)
很多驢友在上坡的時候,一感到疲勞,就忙不跌地一屁股坐下。想走的時候,本來就十分疲勞的雙腿,還要消耗很多能量來把整個身體和背包支撐起來。其實,休息的辦法有多種,沒有必要全身坐下:
3、選擇樹干斜靠一下,減輕雙腿承負,緩解壓力。
選擇較高的地方坐下,最好坐在與臀部高度差較小的斜坡、石塊上來休息,起身走的時候不用耗費很多體力來抬起全身。
使用驢行專用休息法:雙手扶膝蓋部位支持上身,彎曲上身成平衡橋,背部水平,讓背包平穩(wěn)地放在背上,雙腿略彎曲,面向上坡方向,放松軀干,可以讓雙肩減輕負重感,使脊柱緩解自上而下的壓力,迅速緩解疲勞,恢復體力。啟動的時候,不要迅速抬起上身,而是在向上行的過程中,慢慢恢復軀干到正常位置。
盡量深呼吸,放慢步伐,慢到感覺不吃力為止,把休息分散到每一步當中,減少休息的次數(shù)。
如果坐下休息,盡量在走到前方是平緩道路的地方坐下,而不要在休息之后立即進入拔高的地方休息。否則休息之后,心肺和肌肉都處于平靜狀態(tài),突然需要巨大體能,會引發(fā)危險不說,還更浪費體能。
小步、略拖著腳走。小步可節(jié)省部分體力,而上山的時候,不把腳抬很高,略微有點拖地,只要不影響行走和安全就行,這樣可以節(jié)省體力,這些小地方都留心一下,養(yǎng)成習慣,就能節(jié)省很多體力。
上高臺的時候,可用手幫著把腿抬上去,然后用手按膝部上升身體。山中有很多道路,突然會需要攀上一個高石臺,這個時候如果非常疲勞了,就不要來完全使用腿部的力量上升身體,因為腿在上山的.過程種一直沒有停止使用,肌肉在極度疲勞的時候會有些痙攣,不靈便,所以上下肢進行搭配是最好的,可節(jié)省很多體力,又保證安全。3、深呼吸的方法
很多驢友在上坡的時候呼吸短促淺粗,沒有規(guī)律,這樣會越來越疲勞。上山的時候,要保持步履和呼吸適當?shù)墓?jié)奏,有意地去控制達到習慣的狀態(tài)。負重陡坡盡量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疲勞的時候加深呼吸,有意略微減緩節(jié)奏,使體能隨呼吸分布均勻。急促的呼吸是對肺肌運動的浪費。同樣的運動量卻不能吸收足夠的氧氣,這是驢友應該注意的。
好的步履和呼吸節(jié)奏,可以堅持數(shù)小時徒步而不用停下休息,并且不感到疲勞。
4、上山時盡量把重心降低
從物理學角度很好理解,重心低,不僅步子穩(wěn),也會節(jié)省體力。比如個子小的人,就比個子高的人登山節(jié)省體力。上身略微前傾到一個適合的角度,讓重力幫忙你登山。如果是陡坡,最好手腳并用,這樣會非常輕松,前面的斜坡剛好彌補手臂的長度,使人可以和獸一樣四肢行走,這是非常節(jié)省體能的方法之一。有裝備的可使用手杖來達到這一效果。
【登山行進小技巧】相關文章:
2.戶外登山小技巧
6.行進健身操怎么做
7.登山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