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爵士舞鍛煉動作技巧
下面就跟我們一起看熱辣爵士舞鍛煉動作技巧吧。
放松
STEP1:略下蹲,用雙手幫助右腿盤起,然后置于彎曲的左腿之上,盡可能保持平衡并緩慢下蹲,感覺大腿和臀部肌肉拉伸,保持5秒后換腿進(jìn)行。
STEP2:左臂前伸,兩膝用力并攏,右腿如圖向后抬起,右手拉住右腳腳踝,使右腳腳跟盡可能貼近大腿后側(cè),感受大腿及背部肌肉拉伸,保持5秒后換腿進(jìn)行。
STEP3:雙腿水平張開,略比肩寬,吸氣挺胸。保持肩部與地面水平,右臂用力向左伸直,同時用左手肘部夾住右臂,將其盡量拉近身體,感受肩臂肌肉拉伸,保持5秒后換左臂重復(fù)該動作。注意,被拉伸的手臂始終保持伸直狀態(tài)。
STEP4:吸氣挺胸收小腹,右腿彎曲,左腿前伸腳跟著地,緩慢下蹲,感受大腿、臀部及背部肌肉拉伸,保持5秒后換腿進(jìn)行。
嬌點(diǎn)提示:放松動作能有效緩解肌肉乳酸堆積的狀態(tài),減輕運(yùn)動后肌肉的酸疼感,每次運(yùn)動后最好堅(jiān)持完成。
舞蹈分類
爵士舞的種類也有不少,尤其是在美國舞蹈圈的種類就更繁多。主流可分為:踢踏舞 Tap Dance,舞臺式爵士舞 Theatrical Jazz Dance,現(xiàn)代爵士舞Modern Jazz Dance,街頭爵士舞Street Jazz Dance。
踢踏舞可說是爵士舞的始祖。早在1800年代中期已有踢踏舞的出現(xiàn),它承接了非洲舞蹈中復(fù)雜及分割節(jié)奏的特色。在 1920至1940年代這個爵士舞的黃金時段,基本上爵士舞就等同爵士舞,踢踏舞就是爵士舞。專業(yè)踢踏舞者在這個時候和大型爵士樂團(tuán)常常一起表演。后來因著潮流的轉(zhuǎn)變和爵士舞流派分支的發(fā)展,踢踏舞漸漸被看成爵士舞以外的一種舞蹈。
舞臺式
高帽和手杖是從前舞臺式爵士舞常用的道具,但舞臺式爵士舞也不只局限于這樣。舞臺式爵士舞有一種炫耀的風(fēng)格,隨著切分的爵士音樂伴奏顯出搖擺的特質(zhì)。舞臺式爵士舞緊隨百老匯的歌舞劇之演變。它們從二十年代的 燦耀目的輕松娛樂發(fā)展至四,五十年代小心經(jīng)營和結(jié)構(gòu)緊密的歌舞話劇。在二,三十年代時,爵士舞和踢踏舞往往只是歌劇劇情以外的一些小插曲。
二十年代的「舞蹈總監(jiān)」("dance directors")很多對舞蹈一竅不通,他們只懂挑選面孔甜美的女子做表演者;但到了三十年代中期,「編舞者」 ("choreographers")開始取締這些「舞蹈總監(jiān)」。
佐治白蘭治(George Balanchine)是首位在百老匯用「編舞者」這名稱的人;他也是紐約城市芭蕾舞團(tuán)的創(chuàng)辦人和編舞者。芭蕾舞是首種對百老匯有重要影響的藝術(shù)舞種,它的成功鼓勵了后期認(rèn)真地利用爵士舞元素來作舞蹈編排的嘗試。白蘭治的經(jīng)典作包括1936年,與踢踏舞舞者香比夏巴(Herbie Harper)編成的「第十街的屠殺」(“Slaughter on Tenth Avenue”)。
自三十年代中,百老匯已不再是隨便湊成的爵士舞,踢踏舞和女子歌舞團(tuán)(chorus line)的歡娛節(jié)目那么簡單,而是要求用正式受過舞蹈技巧訓(xùn)練的舞者。這種新的舞臺式爵士舞之興盛,可歸功于三位杰出的編舞者:嘉芙蓮端咸(Katherine Dunham),謝龍羅賓士(Jerome Robbins)和積高爾(Jack Cole,他被譽(yù)為「美國爵士舞之父」)。嘉芙蓮端咸在大學(xué)時主修人類學(xué),又獲獎學(xué)金去鉆研西印第安及非洲的民族舞蹈。她善于用特出的服裝,燈光及編舞架構(gòu)去把原始部落的舞蹈色彩帶給觀眾。她的舞蹈課,常夾雜原始舞蹈的動作于典型舞蹈基訓(xùn)鍛煉中。端咸更曾與佐治白蘭治攜手為歌舞劇“Cabin in the Sky”編舞。積高爾是舞臺式爵士舞發(fā)展的重要人物;他在1942年把混合了東印第安舞蹈及美國哈林社交舞的動作,把爵士樂的搖擺節(jié)奏展現(xiàn)于觀眾面前。一些舞作品中多不勝數(shù),例如:“Magdalena,”“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 “Cover Girl,” “The Merry Widow,”“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There'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Les Girls” 等。高爾更培育了好幾位舞蹈影星,如米芝姬羅(Mitzi Gaynor),妮妲希華斯(Rita Hayworth),云慧頓(Gwen Verdon)等,并為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及珍羅素(Jane Russell)等設(shè)計(jì)舞步。就連舞蹈界名人占基利(Gene Kelly)和麥馬圖(Matt Mattox)也跳過高爾的作品。
爵士舞 米高班尼(Michael Bennett)于1975年的"A Chorus Line"十分受歡迎,贏取了Pulitzer Prize,更是百老匯持續(xù)長久的音樂劇之一。"A Chorus Line"褒揚(yáng)另類的百老匯舞者和舞蹈風(fēng)格 – 強(qiáng)悍的爵士舞,踢躂舞,炫目花巧的芭蕾舞和表演的技巧和功架。其他的百老匯歌舞劇如寶科司(Bob Fosse)1972年的"舞廳"(Cabaret),1975年的"芝加哥"("Chicago")和1978年的"舞蹈"("Dancin'")也助長爵士舞的流行程度。八十年代出色的歌舞劇如「貓」("Cats"),「西貢小姐」("Miss Saigon")和「歌與舞」("Song and Dance")等也給百老匯爵士舞一些表現(xiàn)的機(jī)會,但由于這些劇目都以歌曲為主元素,舞臺式爵士舞自那時至今也未見有何顯著突破。
【爵士舞鍛煉動作技巧】相關(guān)文章:
爵士舞常用動作與技巧大整合07-12
爵士舞通常動作與技巧大整合08-24
跳好爵士舞的六個動作技巧04-27
爵士舞的動作要素06-24
爵士舞的力度控制技巧06-07
鍛煉口才技巧07-24
爵士舞有哪些經(jīng)典動作09-15
爵士舞的基本動作介紹06-02
爵士舞的特點(diǎn)及動作要素09-06
爵士舞蹈動作要領(lǐng)全分析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