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民間舞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qū)別

時間:2024-07-28 08:32:03 民間舞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qū)別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qū)別是什么呢?藏民族是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同時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qū)別吧。歡迎閱讀參考,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qū)別

  1、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qū)別

  藏民族是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同時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長民族歷史孕育下的若干節(jié)日中,幾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為敬奉神靈和歡娛民眾、借以把節(jié)日歡樂氣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中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以及吉林、黑龍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qū)的民間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游牧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tài),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有著生動真實的表現(xiàn)。在古代,蒙古族還有很多模仿兇猛動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鷹)舞、熊舞、獅子舞、鹿舞等。其踏地為節(jié)的舞蹈特點仍保持著蒙古族古代廣泛流行的踏舞特征。

  2、蒙古舞的種類

  2。1、是經(jīng)堂查瑪。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經(jīng)堂誦經(jīng)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贊。

  2。2、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臺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說、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yè),苦意修行,云游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

  3、藏族舞的基本動作

  藏族舞蹈的特點:"顫"、"開"、"順"、"左"、"繞"是各種類不同藏舞的共同特點,或稱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從而構(gòu)成了它區(qū)別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學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豐富,從腳部動作上可概括為"蹭"、"拖"、"踏"、"蹉"、"點"、"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種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勢,可歸納成"拉"、"悠"、"甩"、"繞"、"推"、"升"、"揚"七種變化。弦子:是屬于藏族里面的慢板。節(jié)奏是像上的,身體慢起慢下。

  藏族舞的特點

  藏族是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同時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長民族歷史孕育下的若干節(jié)日中,幾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為敬奉神靈和歡娛民眾、借以把節(jié)日歡樂氣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后來增加了簡單的上肢動作、原地旋轉(zhuǎn)和隊形變換,成為一種男女交替、載歌載舞的勞動歌舞形式。這種勞動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臺,成為歷史上勞動藝術(shù)的紀念。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總括名稱。藏族舞蹈文化源遠流長并與漢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與周邊民族和國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西藏高原地區(qū)的藏族文化。較常見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鍋莊、踢踏等。藏族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而各具特色。

  在藏族的民間節(jié)日中,希冀豐收與歡度“望果節(jié)”是辛勞了大半年后人們的最大期盼和喜悅。在藏語中“望果節(jié)”的“望”字,意為“田地”,“果”為“轉(zhuǎn)圓圈”,“望果節(jié)”的整個意思便是:圍繞豐收的田野歌舞。

  藏族舞的諧與卓

  簡介

  藏族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娛性的圓圈舞除《果諧》和《果卓》外,《堆偕》、《諧》與《卓》更是人們極為喜愛和著名的舞蹈。

  諧

  藏族人民把西藏的最高處,雅魯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薩迦以及阿里一帶,統(tǒng)稱為“堆”,流行在這里的農(nóng)區(qū)自娛性圓圈舞,被人們稱做《堆諧》!抖阎C》的最大特色與區(qū)別,是在人們以歌唱伴舞的同時,添加了樂器六弦琴。后因從《堆偕》中派生出表演性的男子《踢踏舞》,而是《堆偕》逐漸盛行于拉薩等地。

  《堆諧》的歷史十分久遠,至今可見在公元10世紀時,建于西藏阿里地區(qū)古格王朝宮堡集會議事大廳的壁畫,繪有身著長裙、體前交叉連手、右腳在前左腳略后,面向左轉(zhuǎn)的10名少女的《堆偕》舞姿。其情狀與仍盛行于當?shù),被稱為“旋”的《堆諧》舞蹈姿態(tài)幾乎不差分毫。在藏族所有自娛性圓圈舞中,男女體前或體后交叉拉手,是《堆諧》所獨有的形式。

  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男子《踢踏舞》,來自于《堆諧》。公元17世紀以前,《堆諧》只由歌曲伴舞,后來六弦琴“扎木年”作為伴奏樂器進入后,逐漸擔任起舞蹈伴唱歌曲前奏、間奏和尾聲的演奏,使原來的《堆諧》隨之在舞蹈形式上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因六弦琴的加入,使《堆諧》漸漸擺脫了原有受唱詞、句、段作舞的限制,而成為能隨不同節(jié)奏樂曲進行多種舞步變化的舞蹈。

  至17世紀中期,一次在一年一度的“雪頓節(jié)”上,各地藏戲團云集拉薩。當時,在后藏“窮巴藏戲團”的藏戲中,穿插了由六弦琴進行伴奏的《堆諧》男子舞蹈,舞蹈的不拘一格和歡快、熱烈,引起了人們不約而同的新奇和驚喜。從此,這種舞蹈開始傳入拉薩。后經(jīng)民間藝人們的相互交流與提煉,在原有的基本舞步上,強調(diào)了后半拍起步,并創(chuàng)造了用腳踏出節(jié)奏響聲的新步法,對舞蹈結(jié)構(gòu)和套路進行了重新的規(guī)范,從此,一個新的舞種——男子《踢踏舞》便脫穎而生。以后,在伴奏樂器上又逐步增加了洋琴、笛子、胡琴、串鈴等,使男子《踢踏舞》成為表演性舞蹈登上了舞臺而倍受人們喜愛。

  以后,一人們?yōu)榱素S富《踢踏舞》的音響和技巧性,在表演者的腳腕或小腿上綴滿響鈴,使響鈴和踏腳聲同起同落,甚至能掌握鈴聲在踏腳過程中起、落的高難技巧,已成為衡量《踢踏舞》水平的一項標準。

  《諧》,是即為人們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這種民間自娛性舞蹈,曾盛行于現(xiàn)四川省的巴塘、昌都、甘孜和青海省的藏區(qū),但舞姿最富魅力和瀟灑,還要數(shù)巴塘地區(qū)的《弦子》。因此,人們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為《巴塘弦子》。

  每當節(jié)日,人們聚在一起,跟隨著一位或幾位手持胡琴,邊拉琴伴奏邊頻頻起舞蹈的伴奏男子之后,甩動如云長袖在歌聲和琴聲的相互變換中,翩躚起舞,樂而忘返。《巴塘弦子》 的舞姿圓潤、狂放而流暢。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轉(zhuǎn)的琴聲下,舞隊忽而聚攏忽而散開,忽而跟隨著領(lǐng)舞繞行,好似游龍擺尾,忽而又成圓圈揚袖旋轉(zhuǎn),如同白蓮初綻。此外,由拖步、晃袖、點步轉(zhuǎn)身及模擬孔雀等姿態(tài)動作的穿插、組合下,使整個舞蹈語匯豐富、姿態(tài)瀟灑,令無論是舞者還是觀者都陷于無盡的陶醉而難以自拔。

  卓

  《卓》被藏族一般泛指為“表演性的圓圈歌舞”。而其中不少“卓”中,都有不同“鼓舞”的表演。

  藏族自古認為,“鼓”能給人帶來吉祥與歡樂,是求得神靈祝福所不可或缺的器具,而在一些祭祀和節(jié)日舞蹈中,必須要進行擊鼓作舞的表演。

  西藏的山南地區(qū)流行著一種身挎扁圓形腰鼓,雙手持馬蹄形鼓棰邊敲擊邊作舞的男子鼓舞《卓諧》,就是人們極其喜愛和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民間鼓舞。據(jù)說,這種“大鼓舞”產(chǎn)生于 8世紀左右,藏戲創(chuàng)始人,白教喇嘛湯宗杰布為修建鐵橋造福于人民,組織歌舞表演班子四處義演過程中,所創(chuàng)作的。當年擊鼓作舞的形象,至今可在西藏著名唐代建造的桑鳶寺金城公主殿內(nèi),碩大的“慶賀桑鳶寺落成圖”壁畫上看到。那些身挎扁鼓揮棰作舞,栩栩如生的“鼓舞”形象,與《卓諧》的舞姿幾乎仍無所出入。

  《熱巴卓》和《熱巴》都屬于“卓”中的表演性民間舞蹈。除藏族之外,不少人難以分辨二者間的相互關(guān)系!稛岚汀肥侵高^去流浪藝人賣藝為生,所表演的雜藝歌舞節(jié)目。其中包含“民間歌舞”、“鈴鼓舞”和有一定情節(jié)的“雜曲表演”三部分。流傳在昌都、工部地區(qū)以及云南、四川省的藏區(qū)。

  而《熱巴卓》則是以表演“鈴鼓舞”和各種高難技巧的舞蹈。《熱巴卓》的表演,在由專人向大家致以吉祥、康樂的祝詞后,由男持銅鈴、女持扁鼓和馬蹄槌翩躚起舞中,拉開舞蹈的序幕。他們先以圍圓圈跑動的舞蹈打開所需用的場地然后,由女子先表演集體鼓舞,在人數(shù)不限,剛?cè)嵯酀纳倥璧钢,以“頂鼓旋轉(zhuǎn)”、“纏頭擊鼓”、“扭腰打點”等鼓技,表現(xiàn)出藏族女子舞蹈所特有的婀娜風采。之后,是在女子擊鼓伴奏下的男子單人技巧性舞蹈表演。

  英姿颯爽的健兒們,一個個在呼叫聲中,以“躺身蹦子”、“躺身平轉(zhuǎn)”、“踢腿跨脖”、“單腿跨轉(zhuǎn)”和“兔子跳”等動作,博得在場觀眾的連連喝彩。在觀眾的要求下,隨伴奏鼓點,還可以增加表演有著不同套路和高難技巧的女子“鼓舞”。舞蹈的快速、激烈、翻騰旋躍,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舞動,與節(jié)目最初所表演的女子集體“鼓舞”形成了陰柔之美與陽剛之氣的強烈對比。無論是《熱巴卓》還是《熱巴》中的“鈴鼓舞”,因演出內(nèi)容的豐富和舞姿的優(yōu)美、技巧的高難而被人們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后,流浪四方的《熱巴》沒有了,但文藝工作者曾根據(jù)《熱巴卓》編創(chuàng)的舞蹈《草原上的熱巴》,卻在世界舞蹈比賽中獲得了銅獎,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蒙古舞的藝術(shù)特征

  蒙古族居住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依山傍水,以畜牧為主,同自然搏斗,這些生活特征便構(gòu)成了蒙古族舞蹈的個性特征和感情色彩。舒展優(yōu)美的動作勾畫著風吹草地見牛羊的畫境,熱情豪放的動律使人感受到駿馬的馳騁,含蓄沉穩(wěn)的性格流露著牧民的憨厚,深沉等特點。

  舞蹈應(yīng)當是人民在強烈的情感驅(qū)動下必然表現(xiàn),蒙古族舞蹈正是因為它蘊含了具有民族風俗特色的舞蹈動作而更加吸引人和感染人。從蒙古舞蹈的主題中我們不難看出,蒙古舞多是歌頌草原,歌頌?zāi)赣H,歌頌愛情,歌頌生命,同時他們贊美勇敢,贊美自然,贊美頑強不息,展示草原兒女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奮斗精神,游牧民族馳騁在大草原上,以藍天為帳篷,以綠野為氈毯,長期的牧放與狩獵生活,練就了強悍,矯健的體魄。

  蒙古舞的風格特色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chǎn)。由于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風格。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jié)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后退,意在表現(xiàn)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zhì)。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風格特點的“軟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語匯,表現(xiàn)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風格。鄂爾多斯民間流傳的盅碗舞,舞姿質(zhì)樸簡單,沒有嚴格的規(guī)律動作。

  二是筷子舞?曜游枰约绲膭幼饕婇L,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時擊打手、腿、肩、腳等部位,有時還擊打地面(或臺面)。隨著腕部的翻轉(zhuǎn)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轉(zhuǎn)身左前傾,有時轉(zhuǎn)身右前傾。其肩部的動作既有律動感,又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融歡快、優(yōu)美與矯健為一體。動作雖簡單,但卻以技巧取悅觀眾,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質(zhì)。在鄂爾多斯民間流傳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獨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zhí)筷子發(fā)展為雙手執(zhí)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語匯也更加豐富。因此舞蹈顯得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三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發(fā)祥于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y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zāi)的意思,后來才慢慢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傳統(tǒng)的安代舞,有準備、發(fā)起、高潮、收場幾個程序,都由“博”來主持。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興安地區(qū)帶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復(fù)存在,而是把它作為一種民間歌舞傳承下來。在科爾沁地區(qū),在逢年過節(jié)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里、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伙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沖跑、翻轉(zhuǎn)跳躍、凌空踢腿、騰空蜷身、左右旋轉(zhuǎn)、甩綢蹲踩、雙臂掄綢等等,這些優(yōu)美瀟灑的動作,融穩(wěn)、準、敏、輕、柔、健、美、韻、情為一體,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安代舞的由來,相傳很早以前,在中國北方科爾沁大草原上,生活著父女倆。他們相依為命,有一天女兒得了一種奇怪的病,怎么治也治不好,老父親只好用牛車拉著病重的女兒到外面去求醫(yī)。不料車走在半路上,遇上風雨,車輪陷在泥里,車軸也斷了,可憐的老父親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圍著牛車來回轉(zhuǎn)。女兒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親哭得淚也干了,圍著牛車高聲唱著祈求神靈的保佑。這歌聲引來了眾鄉(xiāng)親,他們見狀也潸然淚下,跟著老人甩臂跺腳,圍著牛車哀歌。這樣唱著舞著,感動了上蒼,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著,舞著。

  這個奇聞不脛而走,后來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達慕盛會,都用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抒發(fā)人們的感情。人們圍成一個圓圈,敞開長袍的下擺,右手拿一塊綢巾,邊歌邊舞,曲調(diào)悠揚婉轉(zhuǎn),人們給這種舞蹈起了個名字叫做“安代”。

  四是查瑪。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一種帶有慶典性質(zhì)的藝術(shù)活動。歷史上,在“殿宇雄壯、比擬佛國”的科爾沁地區(qū)乃至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全境,絕大多數(shù)寺院召廟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查瑪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科爾沁地區(qū)查瑪表現(xiàn)形式有三種:一是經(jīng)堂查瑪。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經(jīng)堂誦經(jīng)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贊。二是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臺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說、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yè),苦意修行,云游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廣場查瑪。在大雄寶殿前廣場上表演。人物眾多,程式固定,動作規(guī)范,舞蹈性最強,流傳較為普遍。在查瑪表演中,登場者統(tǒng)稱護法神。護法神分大查瑪(主神)、小查瑪(皈神)兩類。查瑪一般由13—15個舞蹈段落組成。凡屬大查瑪者,均以單人舞的形式表演一個獨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同時起舞的。小查瑪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現(xiàn);亦可在主神舞蹈時,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對而言,舞蹈中大查瑪?shù)膭幼鞒练(wěn)獷悍,神態(tài)超然,舉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體現(xiàn)了強烈的宗教內(nèi)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瑪則動作靈活,節(jié)奏明快,不拘形態(tài),較少神威,有很強的韻律性。某些規(guī)模較大的召寺,為了便于傳承,還將近似的人物動作予以規(guī)范,確定名稱。

  五是科爾沁“博”舞!安,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時所跳的舞蹈。博教曾為蒙古族所長期信奉,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后即日漸衰落,僅有少量殘存,主要流傳于科爾沁草原。博舞保留較完整的是興安盟和通遼市。博舞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shù)形態(tài),由于其自身的豐富內(nèi)涵及其所具有的藝術(shù)性和娛樂性,不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科爾沁地區(qū)的行博,主要是用來祭祀求福和驅(qū)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驅(qū)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科爾沁地區(qū)的博舞動作基本相同,但風格各異,有的古樸雄壯,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剛?cè)嵯酀,有的風趣幽默,有的舒緩曼妙,有的瀟灑明快。個別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細膩柔媚,別具風韻。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博們在行博時都須頭戴沉重的銅制五佛冠,腰扎九個圓形銅鏡,身著法裙、法服等;行博過程中要做出顫腿、扭腰、旋轉(zhuǎn)、跳躍等動作,并且能夠?qū)ι窆、神鞭、銅鏡、寶劍、腰刀等運用自如。粗獷、熾烈、顛狂的激情表演是科爾沁博舞的獨特風格。

  總之,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有了高興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jié)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xiàn)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zhì),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與美酒有不解之緣。在民間,幾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興。說蒙古族是以歌舞為伴的民族一點都不為過。

  薩吾爾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間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區(qū)廣為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新疆蒙古族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跳薩吾爾登。薩吾爾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間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稱,同時又是民間舞蹈的統(tǒng)稱。薩吾爾登常在喜慶節(jié)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的家宴等娛樂活動時跳;顒訄龅、人數(shù)不限,一般是在氈房和氈房附近的草地上進行。薩吾爾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載歌載舞跳和對歌對舞跳幾種形式。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區(qū)別】相關(guān)文章:

古典舞和民族舞的區(qū)別09-03

藏族舞的特點有哪些06-19

蒙古舞的風格特征03-06

蒙古舞的肩部動作06-20

蒙古舞的分類及舞姿分析04-14

藏族踢踏舞的特點與美學思考04-12

中國古典舞對現(xiàn)代舞的影響和借鑒11-22

拉丁舞要點和技巧07-04

民族舞都有哪些舞種01-09

跳拉丁舞的好處和壞處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