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使學生具有激情首先教師要有激情,二探行著眼語言的積累重視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三導行淡化詩意講解倡導自主誦讀尊重個性化理解,在引導中我重視幻燈圖畫樂曲多媒體等等方式的整合。
新課標解讀發(fā)言稿
古詩教學的行為課堂初探
——讀《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有感
蟠龍小學鄒玉蘭尊敬的祝主任、各位同行:
下午好!
在承擔區(qū)教研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對《新課標》進行了再次研讀,每一次研讀都會有著不同的收獲。今天既然是以“詩”為課例,我就結合《新課標》談談小學詩歌教學的一些體會。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鬃釉唬骸安蛔x詩,無以言”。在傳統的古詩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沿著這樣一種教學模式:釋題目——解難字——譯全篇——說情感——齊背誦。結果,本來意蘊深厚、營養(yǎng)豐富的古詩大餐,被簡化成解詞、背誦這樣一個簡單的設計,效率低下而無趣。我校以“激行、探行、導行、行動”為模式開展“行為課堂”的研究,我進行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探索:
(一)激行——以情感做引領,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
《課標》指出:“語文課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边@熱愛之情需要教師用情感去點燃。要想使學生具有激情,首先教師要有激情。在古詩教學過程中的每一課、每一節(jié),都要找準激情點,并以此為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比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充滿了朋友之間依依惜別的情緒;《贈汪倫》充溢著對深厚友情的贊美之情。在學生學習的時候,老師以情激情,找準情感的基點,才能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和感召下去學習語言,去獲取情感與人文精神的營養(yǎng),進而起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
(二)探行——著眼語言的積累,重視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積累詩文,《課標》有了具體要求。語感從何而來?古詩詞是最好的教材。我在“行為課堂”中,注重學生自己進行探究,用自己的方法進行積累,培養(yǎng)語感。比如,我在班上鼓勵學生主動背誦,開展每周一詩、每日一詩、每節(jié)課前3分鐘詩詞句積累的活動,并且鼓勵學生在說話或習作時也能用上一兩句古詩。教學過程中還采用講詩詞中包含的故事、誦讀接龍和誦讀比賽等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讀詩、背詩的積極性。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中,我們學校開設了每周一次以誦讀古詩文為主的晨讀活動,
由全校語文老師來承擔這個任務,每周通過學校廣播給全校學生推薦一首唐詩或者宋詞,組織全校學生集體學習、集體誦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學品位。
(三)導行——淡化詩意講解,倡導自主誦讀,尊重個性化理解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閱讀反映著學生個性心理的行為,由于每個學生生活積淀不同,文化底蘊不同,審美情趣不同,審美的結果也就不會相同。進行古詩文的教學,教師不能以自己獨白式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一定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在學生自主探行的基礎上,離不開教師有意識的、巧妙的引導。在引導中,我重視幻燈、圖畫、樂曲、多媒體等等方式的整合。比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詩(今天這節(jié)課)中的“勸”、“更頸、“一杯酒”這些詞,教師通過情境模擬、教師引讀、想象畫面等形式進行有機引導,尤其是老師說:“你能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來表現嗎?”“你這樣的朗讀肯定有著不同的理解!钡仍捳Z,充分表達了對學生個性的尊重。
(五)行動——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閱讀范圍
不管是探還是導,最終落腳點還是學生的自主行動,形成學習能力。《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因此,我在古詩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拓展閱讀、引導聯想和多方鏈接的方法,每講一首古詩之前,都要讓學生到課外去搜集與該詩相關的其它古詩進行誦讀。例如,教學古詩《送元二使安西》之前,就布置學生去搜集與本詩有關的時代背景、詩人簡介、以及相關的送別詩等資料,這樣,在課內學詩的時候,學生就能夠說出很多與課文中詩句相關的其他詩人的詩句。課后還讓學生再去積累相關的詩,或者用學到的方法去學習另外的詩!肮Ψ蛟谠娡狻,有了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相信學生會終生受益。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做到腦中有“標”,即《新課標》;心中有“生”,即以生本理念為指引,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靶袨檎n堂”的構建中,我們還將與《課標》為伍,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讓我們的學生在生本課堂中,享受幸福教育。
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
新課標解讀校本教研發(fā)言稿
新課標解讀校本教研發(fā)言稿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新課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新課標中把數學教學中的“雙基”發(fā)展為“四基”,過去的“雙基”指的是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現在新課標指的“四基”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即通過數學教學達到以下要求: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四基對老師的要求更高,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會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會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教師為兒童的學習和個人發(fā)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數學基儲數學準備和發(fā)展方向,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使人人獲得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不同的人在數學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今天我就四基中的“基本活動經驗”談談自己的認識,“基本活動經驗”是指“在數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操作、考察和思考,從感性向理性飛躍時所形成的認識。”基本活動經驗建立在生活經驗基礎上,在特定數學活動中積累的,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經驗,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數學現實和數學學習的直覺,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例如:我在教學《教的認識》時是這樣做的首先角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可以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去找角,看看誰找得多。既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數學現實和數學學習的直覺,學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操作、考察和思考,從感性向理性飛躍時所形成的認識。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然后再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做角,讓孩子們領悟數學,自己去體會什么是教,并把角裝到腦子里。
總之,在教學中要根據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知識水平,設計符合兒童特點的數學課,讓學生在動中學、玩中學、樂中學,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全
方位、多層次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質。讓學生輕松地學習數學,讓學生真正地享受“快樂數學”,這才是新課程的最終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