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效應
我們作為社會群體性動物,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刻起,就已經(jīng)處在各復雜的社會關系網(wǎng)里,在不同的關系中,我們和他人保持著不同的社交距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淺談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效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效應1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里,當里面只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就進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邊。試驗進行了整整80個人次。結果證明,在一個只有兩位讀者的空曠的閱覽室里,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夠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學家坐在他們身邊后,被試驗者不知道這是在做實驗,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遠離到別處坐下,有人則干脆明確表示:“你想干什么?”
這個實驗說明了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間,它就像一個無形的“氣泡”一樣為自己“割據(jù)”了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自我空間被人觸犯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惱怒起來。
就一般而言,交往雙方的人際關系以及所處情境決定著相互間自我空間的范圍。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劃分了四種區(qū)域或距離,各種距離都與對方的關系相稱。
1、親密距離。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間隔或幾無間隔,即我們常說的“親密無間”,其近范圍在6英寸(約15厘米)之內,彼此間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其遠范圍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間,身體上的接觸可能表現(xiàn)為挽臂執(zhí)手,或促膝談心,仍體現(xiàn)出親密友好的.人際關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親密距離屬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聯(lián)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間使用,在社交場合,大庭廣眾之前,兩個人(尤其是異性)如此貼近,就不太雅觀。在同性別的人之間,往往只限于貼心,彼此十分熟識而隨和,可以不拘小節(jié),無話不談。在異性之間,只限于夫妻和戀人之間。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一個不屬于這個親密距離圈子內的人隨意闖入這一空間,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禮貌的,會引起對方的反感,也會自討沒趣。
2、個人距離。這是人際間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離,已較少直接的身體接觸。個人距離的近范圍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間,正好能相互親切握手,友好交談。這是與熟人交往的空間。陌生人進入這個距離會構成對別人的侵犯。個人距離的遠范圍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這個空間,不過,在通常情況下,較為融洽的熟人之間交往時保持的距離更靠近遠范圍的近距離(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間談話則更靠近遠范圍的遠距離(4英尺)端。 人際交往中,親密距離與個人距離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場合則使用社交距離。
淺談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效應2
我們作為社會群體性動物,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刻起,就已經(jīng)處在各復雜的社會關系網(wǎng)里,在不同的關系中,我們和他人保持著不同的社交距離,那有沒有方法通過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判斷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呢?答案是可以的。
距離可以分為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而空間距離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兩個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彼此的關系。在心理學上也有四種空間距離,代表了不同關系之間的安全距離。
1.親密距離:涵蓋了大約45厘米范圍內的實際身體接觸。通常這一距離涵蓋了你的親密朋友、愛人或者與你感情深厚的人。工作中通常不提倡身體親密,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例如,人們可能會在親密距離范圍內低聲傳達某些秘密信息。
2.私人距離:覆蓋了45-122厘米的范圍。在這一區(qū)域內進行友好的談話和討論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當人們進行激烈的爭論時,有時候會進入私人距離。
3.社交距離:覆蓋122-366厘米的.范圍。在商業(yè)或者非個人化的交流互動中,人們一般會保持這樣的距離。我們通常會與陌生人之間保持這樣的距離。
4.公共距離:覆蓋了366厘米以外的距離,直到聽不到為止。在大會上或教室里面對聽眾講話時會保持這樣的距離。但一些感覺較為遲鈍的人可能會通過在房間里大聲喊叫來傳遞普通的信息。這種方式的好處接收者不必走近就能聽到。
以上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四種空間距離,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可以通過空間距離判斷人們的關系。當然,有時候人們也會調整個人空間以便對環(huán)境進行支配,然而大部分時候,當我們進入他人所能接受的距離范圍內時,他人往往會感覺不舒服,會想躲避,因為這個時候,他們會認為這是對他們個人空間的侵犯。
就像我們搭電梯的時候,如果只有我們一個人,我們會站在中間位置,如果又來了一個人,我們會站在角落一邊,人越來越多,我們也會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而且我們總是會不自覺的眼睛往上看,其實這就是因為自己的空間被侵犯,他人進入我們所能接受的空間距離,而我們又暫時無法逃離,所以只能通過眼睛來躲避或想確認自己是否已經(jīng)快到達想到達的樓層了。
我們每個人對于不同關系的人都有自己所能接受的空間距離,所以如果關系不是很好,盡量不要侵犯他人空間,除非你們的關系在慢慢熱化?臻g距離就講解到這里了,你們有什么想發(fā)言的或者有什么比較關注的心理學方面,可以在下方留言喔,大家一起交流。
【淺談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效應】相關文章:
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效應11-13
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11-23
人際交往中的空間距離03-08
人際交往中的空間距離11-23
人際交往最佳距離11-09
人際交往心理效應的解讀12-07
在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效應11-15
人際交往心理效應匯總12-08
人際交往之公共拖鞋效應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