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yǎng)中小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課程的實施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有機會滲透、適時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v觀當今社會面對新的挑戰(zhàn)世界各國尤其是發(fā)達國家十分注重從低年級開始就培養(yǎng)兒童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我國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正在一步步被人們所重視。
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特別是在課堂閱讀教學的活動中,如果得不到相應的思維發(fā)散,探究、合作的激情就不能被徹底充分的調(diào)動和發(fā)揮,就無從談及思維、探究、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那么,怎樣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來進行“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呢?以下就我在聽了同題異構的兩節(jié)課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營造氛圍,輕松收集。
教育家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的主動參與者!弊鳛榻處,要善于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及時對學生予以肯定和表揚,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使其愛學、樂學,乃至成為一位研究者、探究者。一開始,剛開始讓學生收集信息時,學生總覺得很麻煩,只有少數(shù)的同學進行了收集。為此,我們除了檢查以外,更要注重對認真收集資料的學生給予表揚,肯定其學習的積極性和進取心,相信被表揚的同學在日后的搜集中更會樂此不疲,而其他同學也在相互的影響下躍躍欲試。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無形之中,讓孩子自身有一種積極向上的趕、學、比、超的意識,收集信息的興趣自然就調(diào)動起來了。長此以往,學生搜集資料的信心更足了,氛圍就更濃了。當然,我們還可以為學生查找資料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如,當天有搜集任務的,可以精簡家庭作業(yè);利用家校路路通發(fā)信息,尋求家長支持。
二、指導方法,有效收集。
葉圣陶先生說過:“學生不甚了解的文章書本,要使他們運用自己的心力嘗試去了解。嘗試的結果,假如真的了解,這了解是自己的收獲,印象當然比較深,自己對它的情感必然較濃;假如不能了解,也就發(fā)現(xiàn)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師的指導,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這時在內(nèi)容的領悟上都會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對以后的嘗試,這是有力的幫助和鼓勵!睂τ诹昙墝W生來說,資料的收集不能停留在起步階段。如果還出現(xiàn)“不少同學拿來長達三、四頁的電腦資料,課堂交流時,長篇大論,聽的同學不知所云”這種情況,我覺得此時的老師的主導作用要充分地彰顯出來,讓學生以課文為載體,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緊密相關來收集各種信息。同時教給學生收集方法,教會他們通過網(wǎng)絡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取信息。如學習《海洋——21世紀的希望》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查閱本課中的一些科學術語,如“能源危機”潮汐能“等,還可以結合文本內(nèi)容,去搜集“除了文中所講的內(nèi)容,你還知道哪些開發(fā)海洋,利用海洋的辦法?”在這兩節(jié)課中,我們均能看到老師布置學生搜集資料的痕跡,特別是殷老師的課中更呈現(xiàn)了學生自主搜集,交流匯報的環(huán)節(jié),她們的課都在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只是兩位老師在課件中也都出現(xiàn)了“海洋是個聚寶盆”的相關資料,如果這方面也提前讓學生自行搜集,可能效果要比老師呈現(xiàn)的好一些。因為收集和整理這些資料幫助學生準確、深入地理解“海洋是個聚寶盆”的含義,從而與能源危機形成強烈對比,這樣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去獲取的知識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三、整合信息,善于處理。
當前絕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于調(diào)查搜集資料不重視,不習慣,參與積極性不高,對于所收集的資料也不會進行整理。大多數(shù)家長也對這項作業(yè)不重視,認為可有可無。我們的老師也很少對查閱資料進行方法上的指導,只是簡單布置一下:“明天要上××課,請大家回家查閱相關資料!痹谡n上也只是找?guī)讉同學介紹一下,為學習新課做個鋪墊,而有時候?qū)W生查閱的資料對不上教學的要求,沒有多大用;即使資料都好,老師也不敢占用過多的課堂學習時間來研究學生所查的資料,學生在課堂上卻沒有得到充公的展示和利用的機會,學生收集查閱資料的積極性不高。因而,這一教育環(huán)節(jié)的價值基本沒有體現(xiàn)出來。
如果學生收集來的資料豐富但混亂,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效率也不高。那就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對收集來的資料進行有效地整理。一是卡片摘錄法。教學生制作“信息資料卡”。把與問題相關的有價值的或與有密切關系的資料摘抄在“信息資料卡”上,如果相關內(nèi)容篇幅很長,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也可以。如在《海洋——21世紀的希望》這課中,“信息資料卡”上可摘抄一些科學術語的解釋,或是“海洋是個聚寶盆”的資料。在教學時,教師講到相關內(nèi)容即可讓學生匯報交流,同時給予鼓勵與表揚,強化搜集資料的好處。這樣不僅體現(xiàn)了教師對這一能力的重視,也及時肯定了學生的勞動成果,大大激發(fā)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興趣。二是分類剪貼法。用一本硬面抄,前面空幾頁寫好分類目錄(課題),平日找到好的資料,就剪下來(或復印下來)貼在硬面抄內(nèi),編上頁碼,再在前面目錄中記上標題。這樣搜集資料簡便省力,運用起來也十分方便。
《如何培養(yǎng)中小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縱觀兩節(jié)語文課,發(fā)現(xiàn)我們的老師在思想上能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也都能落實到教學中來,可能是源于教學的某種現(xiàn)狀——應試教育仍無法被素質(zhì)教育真正替代,因此,在課堂上還不能很好地放開手腳,大膽前行。
總之,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學生在收集、處理信息的過程中能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走進社會、走進自然、遨游于信息的海洋之中。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不斷增強,自然地融入到學習中去,必定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何培養(yǎng)中小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篇2]
步入新世紀,我們已進入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作為素質(zhì)教育,更應該將此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信息這個概念,已成為新型名詞映入人們的腦海!靶畔ⅰ痹凇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指用符號傳送的報道,報道的內(nèi)容是接收符號者預先不知道的。如果用在教育教學中,也可以說,學生的學習就是一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而為什么收集信息、如何收集、處理信息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問題。其實學生學習過程就是把所學知識轉(zhuǎn)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一個信息處理過程。我們也可以認為學生學習過程可以是一個信息轉(zhuǎn)化的過程:收集信息→篩選信息→處理信息→得出答案。
一、發(fā)現(xiàn)、收集信息。我認為收集信息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信息。學生在學校里無論學到再多的知識,未來仍有未知的無限領域等待他們?nèi)ラ_拓,F(xiàn)有的信息收集渠道,無非以下幾種,文字信息、圖像信息、聲音信息、網(wǎng)絡信息。收集信息的前提是,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問題可以是課文中的,也可能是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現(xiàn)的環(huán)境,一個鼓勵的氛圍,如:觀察力的培養(yǎng),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走出校門去考察、參觀等等。鼓勵學生置疑,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針對問題收集資料,從中獲取答案,汲取知識。收集信息以后,還要積累信息,如果不注意積累,那么收集信息的目的也就達不到了。收集方法上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現(xiàn)有的信息收集渠道,無非以下幾種,文字信息、圖像信息、聲音信息、網(wǎng)絡信息。文字信息包括課本信息、報刊雜志信息、課外讀物等等,可以通過日記、摘抄、剪報等形式收集,這在平時就可以讓學生去做。圖像信息可以把影視引入教學,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可以擴展課文無法提供的信息量.特別是一些名著,小學生讀起來有些困難,可以先看影視片,再去讀原著,更有助于對原著的理解。
二、篩選信息。我們收集信息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尋所需要的,從中尋求答案。任何教學都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教學目標既是一切教學過程的出發(fā)點,又是一切教學過程的歸宿。確定出最近發(fā)展區(qū),讓他們在基礎目標的基礎上有所增加以確保各類學生都有所得。比如在定學生每周一記的要求上就可以考慮學生的興趣,喜歡看書的可以寫讀書筆記,也可以摘抄好句子,段落。喜歡兵器的男孩子,可以收集報刊雜志的圖片,文字,做成剪報。這樣在收集信息的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拿《長征》這一課來舉例:課前預習時,讓學生自讀課文,先找出不懂的詞、句。在課外通過查字典、翻閱歷史資料、等方式自學,并且讓學生找一找有關紅軍長征的資料。這樣大量的信息資料收集,使學生了解了紅軍長征的偉大,但是有些信息資料是課文中不用的,于是又重點抓住文中著重提到的飛奪瀘定橋,過雪山等事件,學生不但找到有關資料,還非常的詳細,不僅有事情發(fā)生的年、月、日,還把當時的歷史背景也了解了。不過學習當中,大多數(shù)學生犯了自以為是的錯誤,“三軍過后盡開顏”中的“三軍”孩子們解釋為海陸空三軍?磥磉是信息不夠全,于是我問:“在當時紅軍有空軍,海軍等部隊?這切合實際嗎?”學生們也紛紛搖搖頭。于是又請學生再找一找資料,關于三軍的信息,終于學生找到三軍指的是當時的兩個方面軍,并非是海、陸、空三軍。通過對信息的篩選,學生得出了正確答案。信息量大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明確信息的對錯,篩選出有利的信息,得出正確答案,這才達到篩選信息的目的。
三、處理信息。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由發(fā)現(xiàn)去探尋,收集信息,尋求答案。這在課文預習時可以體現(xiàn)出來,通過預習,學生找出問題所在,圍繞問題收集有關信息,如文章的寫作背景,歷史背景,作者生平。這一方法,我在教授《草船借箭》中使用,效果不錯。在板書課題以后提問:“看見課題你會想到什么?”學生紛紛提出問題“草船怎么借箭?”“為什么用草船去借箭?”“起因是什么?”等等,我歸納問題種類,有以下幾種:是誰要借箭?借箭的起因,怎么借,結果怎樣。我讓學生帶上問題到課文里去找有關信息,并且讀出來。學生帶著有關問題從課文里找到有關信息,一一讀出。但所有信息不一定都準確,通過討論引導,尋求正確答案。帶著問題去找信息,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圍繞問題處理信息,剔除不正確的,留下正確信息,幫助得出正確答案。通過集體活動的方式,學生相互學習,師生共同切磋的一種教學方法。討論法與問題法的區(qū)別,除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量更大之外,更突出的價值是學生立于積極主動地位。根本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互相學習探討,集思廣益,有利于深化知識,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評判能力和論辯能力。其實無論哪種方法,都是為學生收集信息提供源頭,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處理信息能力。最簡單的就是做讀書筆記,包括摘抄,通過抄寫加固記憶。還可以做卡片,收集多了可以歸類,在歸類的過程中又使知識加以鞏固。還有一種就是寫隨筆,在閱讀時,針對一段話,一個句子,只要有感想就寫出來,可以練習寫出真情實感?偟恼f來就是多動手,勤動腦。如今進入互連網(wǎng)時代,電腦的普及使學生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寬更廣,甚至可以走出國門。網(wǎng)絡信息已成為更多信息的來源體,作為教師也應該有時代感,學習使用電腦。把電腦引入課堂,可增多學生的信息量,軟件的運用可把大量的作業(yè)在課堂上完成,對學生做錯的地方,明確指出,讓學生重新嘗試,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延續(xù)的途徑。而市面上的一些學習軟件,可以讓有條件的學生使用,學習軟件可以讓學生培養(yǎng)自學能力,也可擺脫課堂授課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無論如何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都是站在學生為主體的立場上,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能力,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上。
【如何培養(yǎng)中小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11-23
如何培養(yǎng)感悟能力05-02
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業(yè)能力12-20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11-23
提問能力如何培養(yǎng)11-23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提高歷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07-15
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11-23
如何培養(yǎng)兒童交際能力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