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范文資料網>反思報告>名詞解釋>《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之名詞解釋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之名詞解釋

時間:2023-03-23 14:44:19 名詞解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之名詞解釋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研究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根據科學的方法與程序,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tǒng)地收集、分析資料,獲取新知的過程。 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論去研究教育現象,以探索教育規(guī)律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 教育研究的效度:結論是基于事實或證據,能夠被證明的是有效的。 內在效度:指研究結果能被有把握地準確解釋的程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實性)。 外在效度:指研究的結果能被推廣到更大人群的程度(即研究的推廣性)。 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條件和結果是否可重復,是否具有前后一貫性,即研究的可靠性。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之名詞解釋

內在信度:在給定的相同條件下,資料搜集、分析和解釋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即研究的一致性) 外在信度: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復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結論。(即研究的重復性)

信度與效度的關系:

信度是效度的保證,如果一項研究沒有可信度,那么我們就根本談不上效度的問題。因此,從本質上說,信度和效度共同構成了研究的可靠性。

內在效度高的實驗,外在效度也一定高。

錯誤

內在效度是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因果聯系的真實程度,即研究的結果。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實驗研究結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應用范圍問題,表明實驗結果的可推廣程度,研究結果是否能被正確地應用到其他非實驗情境、其他變量條件及其他時間、地點、總體中去的程度。內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條件,但內在效度的研究結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內外效度有相會互相影響。 沒有信度就沒有效度。

正確。

因為一個項研究不可能沒有信度卻有效度。如果一項研究是不可靠的,我們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釋結果,并將它推廣到其他的人群和條件中去。 基礎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擴展知識; 應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決當下的實際問題。 定性研究是用文字來描述現象,而不是用數字和量度; 定量研究是用數字和量度來描述對象,而不是用語言文字。 描述性研究是對客觀事物予以考察,努力反映其客觀狀態(tài),回答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的問題。 干預性研究著力于對客觀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變的影響。 文獻原意是指有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現在泛指有參考價值的記錄知識或保存信息的一切載體。

文獻的三種等級 一次文獻是直接記錄事件經過、研究成果、新知識、新技術的文獻(專著、調查報告、檔案材料等); 二次文獻是對原始文獻加工整理,具有報告性、匯編性和簡明性,是對一次文獻的認識,是檢索工具的主要組成部分(題錄、書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獻是在和二次文獻基礎上對某一范圍內的一次文獻進行廣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綜合濃縮而成的參考性文獻,包括動態(tài)綜述、專題述評、進展報告、數據手冊、年度百科大

全及專題研究報告等。

文獻綜述的定義:

(1)把收集到的反映某一學科、某一專業(yè)或某項課題、某項研究在某一時期內的研究發(fā)展狀況、研究成果的文獻資料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分析而寫成的綜合敘述。它的特點是“述而不評”。

(2)對大量文獻經過閱讀、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再把這些看法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它不僅對文獻的綜合概括,而且在表述過程中加進了自己的評論、觀點和見解。(西方教師信念述評) 總體,即研究對象的全體。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質上結合起來的許多個別事物的集體,當它成為統(tǒng)計研究對象時,就叫做總體,是一定時空范圍內研究對象的全部總和。 樣本,是從總體中抽取的、對總體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個體,也稱為樣組。 取樣,是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從一個總體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數量的個體進行研究的過程。 簡單隨機取樣

按照概率論的原理,抽樣時要盡可能使總體中的每一個基本觀測單位都有均等的機會,有被抽中的可能。 系統(tǒng)隨機取樣

系統(tǒng)隨機取樣又叫等距抽樣、機械抽樣。 常量:一個研究中所有個體都具有的特征或條件。 變量:一個研究中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價值或條件的特征。 自變量(Independent Variable)是由研究者主動操縱而變化的變量,是能獨立地變化并引起因變量變化的條件、因素或條件的組合。

因變量(Dependent Variable)是由自變量的變化引起被試行為或者有關因素、特征的相應反應的變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觀測的指標。

自變量和因變量是教育研究中廣泛采用的變量描述術語。自變量可影響因變量。在某種意義上,因變量取決于自變量。(課本P23)

控制變量(Control Variable)是與某特定研究目標無關的非研究變量,所以又叫無關變量(irrelevant variable) 操作性定義是一種規(guī)定,它使被確定的需要定義的變量和條件的操作或特征的具體化。 研究方案也稱課題研究方案或課題研究計劃,是研究的施工藍圖和工作計劃。它是對某一研究課題從提出課題、實施研究到全面完成課題研究這一動態(tài)過程的系統(tǒng)、具體的設計規(guī)劃。 實驗研究:是為了闡明某種現象,合理地控制和創(chuàng)設一定的條件,從而驗證假設、探究現象成因的一種研究方法。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之名詞解釋》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常見的概念: 變量: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價值或條件的特征。 常量:是一個研究中所有個體都具體的特征或條件。 自變量:由研究者主動操縱而變化的變量,是能獨立地變化并引起因變量變化的條件。 因變量:是由自變量的變化引起研究被試行為或才有關因素、特征的相應反應的變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觀測的指標。 無關變量(控制變量):是與研究目標無關的非研究變量。由于它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所以需要在研究中加以控制。 無關變量就是對研究結果沒有影響的變量。

錯誤。

無關變量也稱控制變量,是指與特定研究目標無關的非研究變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縱的自變

量和需要測定的因變量之外的所有變量。無關變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的變量,但有時侯無關變量會對因變量發(fā)生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對無關變量進行控制。

:因變量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自變量引起的,內在效度反映了對實驗樣本而言實驗結論的真實性程度。

11.程度。 內在效度高的實驗,外在效度也一定高。

錯誤。

內在效度是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因果聯系的真實程度,即研究的結果。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實驗研究結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應用范圍問題,表明實驗結果的可推廣程度,研究結果是否能被正確地應用到其他非實驗情境、其他變量條件及其他時間、地點、總體中去的程度。 內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條件,但內在效度的研究結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內外效度有相會互相影響。 沒有信度就沒有效度。

正確。

因為一個項研究不可能沒有信度卻有效度。如果一項研究是不可靠的,我們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釋結果,并將它推廣到其他的人群和條件中去。 真實驗:隨機抽取和分配被試,被試具有同質性;因變量、無關變量得到比較嚴格控制;有實驗組和對照組。 準實驗:被試無法進行隨機取樣,強調對自變量進行操縱控制,對無關變量有所控制。 準實驗就是真實驗。

錯誤。

準實驗是指一個實驗運用原始群體,而不能隨機地安排被試進行實驗處理,無法像真實驗一樣完全控制誤差來源,只盡可能予以控制的實驗。

真實驗能隨機分派被試,完全控制無關干擾因素,能系統(tǒng)地操作實驗控制因素,從而使內外效度都很高的實驗。

因此,準實驗和真實驗是不一樣的。 真實驗設計:因變量、無關變量得到比較嚴格的控制;有實驗組和對照組,被試隨機選擇和隨機分派。 所羅門四組設計

隨機選擇被試和分組,兩組有前測,兩組無前測,一前測組和一無前測組接受實驗處理,四個組均有后測。把前兩種方式結合起來,是較理想的設計。 實驗組對照組前測后測設計

實驗組對照組前后測設計:隨機分組;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對照組則不給予實驗處理;兩組均進行前后測。 時間延長設計

隨機分組;實驗組接受實驗處理,對照組則不給予實驗處理;僅施后測,并對兩組進行規(guī)定的、固定的、連續(xù)的觀察。 準實驗研究是指一個實驗運用原始群體,而不是隨機地安排被試進行實驗處理。 教育科學的比較研究是對某類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不同表現進行比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guī)律及其特殊表現,從而得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 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法,就是以歷史研究法來研究教育科學。它是通過搜集某種教育現象發(fā)生、發(fā)展和演變的歷史事實,加以系統(tǒng)客觀的分析研究,從而揭示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第一手資料就是指 “歷史事實發(fā)生時期留下的資料”,比如回憶錄、日記、見證者的敘述、公私檔案、民間歌謠、手稿以及公開發(fā)表的作品等。

夸大”:潛意識里太看重自己的研究對象,總以為自己研究的觀念、事件或人物,就是最重要的觀念、事件、人物,在研究中傾注了太多的情感;

己的大腦思考,信口開河。

教育科學的調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論指導下,通過運用觀察、列表、問卷、訪談以及測驗等科學方式,搜集教育問題的資料,從而對教育的現狀作出科學的分析認識并提出具體工作建議的一整套實踐活動。

調查(survey)是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客觀事實材料;

研究(study)是對所搜集得來的事實材料進行整理和理論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用邏輯思維的方法,對調查資料進行思維加工,揭示出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guī)律。(分類法、比較法、歸納法、演繹法、類比法、分析法和綜合法等。) 定量分析主要是用數學的方法(主要是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數據,找出研究對象的數量特征、水平、比例、結構以及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數量描述、頻數分析、差異分析、相關分析和趨勢分析等。)

數量描述中最基本的有百分比、總和、平均值和方差(或標準差)。百分比反映了研究對象的比例或比重;總和反映了研究對象的規(guī)模;平均值反映了研究對象的典型水平或平衡位置;方差(或標準差)反映了研究對象的離散程度。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之名詞解釋》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頻數分析可以反映研究對象的集中程度、分析情況。 問卷法:將事先編制好的問卷發(fā)放給被調查者填寫后收回,以獲得所需要的研究資料的一種調查方法。 開放式題目由回答者任意做答,不規(guī)定可能的答案,也稱為無限制式題目。 封閉式題目的可能答案是限定的,回答者不能任意作答,也稱為限制式題目。 單向表:一種簡單的統(tǒng)計表,資料被按照一個維度分成若干類別,通常需要同時列出各個類別的頻數與百分比。 列聯表:一種復合統(tǒng)計表,資料被按照兩個維度各分成若干類別,也稱交叉表或雙向表,表中的數據屬于點記資料,每個受訪者的回答只能對應于表中的一個格子,廣泛地運用于比較兩個變量分布的關系。 研究性的交談,是研究者通過口頭談話的方式從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 觀察法,是指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和輔助儀器,對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的客觀事物進行系統(tǒng)考察,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也稱為自然觀察,它是指就研究對象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研究者參與某一情境中去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 全面觀察:全面觀察并沒有特定的焦點,往往是觀察初期的一個階段。 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運用歷史回顧、文獻分析、訪問、觀察、參與經驗等方法獲得教育研究的資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對其進行分析、獲得研究結論的方法。 行動研究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種教育研究活動,是一種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密切結合本職工作綜合運用各種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動教育工作的改進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動。 定量研究是指確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規(guī)定性的科學研究,就是將問題與現象用數量來表示,進而去分析、考驗、解釋,從而獲得意義的研究方法和過程。定量研究設計的主要方法有調

查法、相關法和實驗法。 調查法是一種古老的研究方法,是指為了達到設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計劃全面或比較全面地收集研究對象的某一方面情況的各種材料,并作出分析、綜合,得到某一結論的研究方法。 相關法是指經由使用相關系數而探求變量間關系的研究方法。相關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確定變量之間關系的程度與方向。變量關系的程度,有完全相關、高相關、中等相關、低相關或零相關等;而變量關系的方向有正相關和負相關等。 實驗法是指操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變量,并且控制研究環(huán)境,借此衡量自變量與因變量間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實驗法,另一種是實驗室實驗法。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名詞解釋2017-04-09 14:33 | #2樓

教育科學研究:2指是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學研究程序,通過對教育現象的解釋,預測和控制,探索教育規(guī)律的一種認識活動。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4是按某種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系統(tǒng)地進行教育研究和構建教育理論的方式。

基礎研究:17指的是為了探索和創(chuàng)新知識,擴展和完善理論的研究。

應用研究:18指的是為了應用基礎研究成果或有關理論解決教育中實際問題的研究。 預測研究:18指是對教育未來發(fā)展的前景與趨勢的研究。

文獻:47指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是傳遞交流知識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和形式。 總體:74即研究對象的全體,是一定時空范圍內研究對象的全部總和。

取樣:74是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從總體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有代表性的個體進行研究的過程。 教育科學有歷史研究法:83是通過搜集某種教育現象發(fā)生、發(fā)展和演變的歷史事實,加以系統(tǒng)客觀的分析研究,從而揭示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外部評論:93主要確定資料的真為或真實性,即“辨為”和“證真”

內部評價:93主要確定史料的客觀性、可靠性,即確定文獻資料本身的意義、價值和準確可靠程度。

教育觀察研究:98教育觀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員通過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輔助儀器,在一定時間內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的客觀事物進行感知、考察收集資料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觀察記錄代碼系統(tǒng):118是研究者將行為或事件分為有意義的、可能觀察和處理的類別,將大的行為單位分為小的行為單位,并為觀察、記錄和隨后分析處理的方便而制定出整套符號系統(tǒng)。

教育調查研究:121教育調查研究是在科學方法-論和教育理論指導下,圍繞一定的教育問題,運用問卷、訪談、測量等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騰的事實材料,從而作出科學分析并提具體工作建議的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

問卷調查:127是研究者把研究問題設計成若干具體問題,按一定的規(guī)則排列,編制成書面的問題表格,交給被調查者進行填寫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從而得出結論的一種研究方法。

訪談調查:135是調查者通過與被調查者面對面的交談,以口頭問答的形式來了解某人、某事、某種待業(yè)和某種態(tài)度的調查方法。

教育實驗研究:162是研究者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創(chuàng)設一定條件,人為地變革研究對象,從而驗證假設,探討教育現象因果關系的一種研究。

自變量:165即變化的措施、條件。

歷史—邏輯方法:207-208摒棄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中的各種細節(jié)及偶然因素,通過一系列概念范疇,以純粹的理論形態(tài)來揭示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而建立科學理論體系的方法。 教育實驗設計:172是指在確定研究課題的基礎上,研究者對教育實驗進行過程的一系列活動及其內容和方法所進行的科學的確定和描述。

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192是在已有的客觀現實材料及思想理論材料的基礎上,運用各種邏輯的和非邏輯的方式進行加工整理,以理論思維水平的知識形式反映教育客觀規(guī)律的一種研究。

教育命題:201明關教育判斷的語句,是對教育活動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思想。

定性分析:214是研究者在對所搜集到的文字、聲音、圖片等資料進行系統(tǒng)審查、匯總、歸類的基礎上進行邏輯和意義分析,從而揭示出事物內在特性的過程;它是一個對資料的分類、描述、歸納、抽象的過程。

定性分析的效度:226在定性分析中,效度是指研究結果的有效性,也就是一項研究結果能

夠實現其目的的程度。

點估計:247用一個特定值作為總體的參數估計值。

區(qū)間估計:247用數軸上的一段距離或一個數據空間表示總體參數的可能范圍。 集中量數:241代表集中趨勢的量數。

差異量數:241表示一組數據的差異情況或離散程度的量數,它反映數據分布的離中趨勢。 研究假設:249也稱備擇假設,也這相對的假設是虛無假設,也稱零假設。

假設檢驗:249是研究者通過對虛無假設進行檢驗,通過拒絕和接受虛無假設來作出接受和拒絕研究假設的決定。

小概率事件:250在假設檢驗時,通過把概率小于0.05和0.01的事件稱為小概率事件。 方差分析:218協(xié)方差分析量種統(tǒng)計控制和方法。其功能是利用直線回歸法,將足以影響實驗結果卻無法用實驗方法加以控制的有關因素方差中剔除,再經過調整后,求出方差的無偏估計量。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之名詞解釋】相關文章:

科學研究方法名詞解釋09-23

材料分析方法名詞解釋09-23

試驗統(tǒng)計方法名詞解釋09-23

社會學方法名詞解釋09-23

材料分析測試方法名詞解釋03-29

教育專業(yè)名詞解釋09-23

教育活動名詞解釋09-23

心理學研究方法名詞解釋09-23

教育心理學經典名詞解釋09-23